第256章 第二百五十章 扶贫案例
小姬罕见地撇了撇嘴,不怎么赞同乔治的观点。在她看来,组织应该相信乔治,不说全力支持他,起码也要给个好点的机会。
村支书早在村口呆着,见到乔治,两人打了招呼,互相介绍。
轮到小姬,乔治看向小姬。
村支书的目光随着乔治,望向小姬,目光透过她身子,落在后方。
丝毫没看到,穿着小裙子的小姬,她纤尘不染,与这一切都格格不入。
小姬摇头说:“我不想让他们看到我。”
乔治尊重小姬的意见,他点头,说:“麻烦你带路。”
“好咧。”村支书倒是大大咧咧。
领着背登山包的乔治进村。
此村名为通山村,省级贫困村,全村只有一条两米宽的出村通道,正好上午下了雨,村支书裤腿都是泥。
小姬飘着,小皮鞋虚踩着烂泥,一起进村。
村里安安静静,没有多少青壮年,乔治问了村支书,许多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当地也没有什么产业。
到村之后,乔治顾不上休息便让村支书带他到村民家里坐坐。
村支书带着他去村民老魏家里,走进老魏没有门扇的大门里,乔治像个正常人一样环顾四周,脑子里蹦出一个成语:家徒四壁。
床是两块木板拼凑,上面乱七八糟堆放着一些衣服,黑白电视放着闪着雪花片的电视剧。
经过走访得知,老魏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大学,一个高中,都需要钱,因为学费的事情,老大还差点退学,好在有助学贷款。
从老魏家出来,村支书说:“像老魏家这种情况,村里还有很多户。”
乔治心情沉重,这巨大的贫富差距,更坚定了他扶贫的心。
小姬忍不住抱怨:“这和流放有什么区别?”
乔治没回话,因为他不想让村支书认为,他有奇奇怪怪的心理毛病。
他只是回道:“我会带着大家脱贫致富。”
村支书没回话,只是乐呵呵地笑了笑,在他看来,这位来历不明,上头空降来的第一书记,只是太年轻。他见过两个年轻人,在这里耗尽心力,变成老油条。
等到两人回到专门为乔治准备的屋子。
可以说是比家徒四壁还惨,红砖墙、水泥地,一张可能比乔治还老的木窗,上面没有被褥。地上还满是灰尘。足以让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提桶跑路。
还好有扫把,乔治拿起扫把打扫地面。
小姬站在门口,说:“我可以利用她撒播在世间诅咒和谎言的力量,编造一个谎言,欺骗大家,让大家来这里旅游。”
“不了。”
乔治说:“假的当不了真。”
“乔治哥哥。”小姬说:“现在你耽误不起时间,我知道你要向那群软弱的凡人证明你有能力。可….别忘了,你的故乡。”
“有两点原因。”乔治说:“一,我现在还搞不清三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比,可能没有规律,也可能有规律,最悲观的设想是,我已经迟了。”
“可这也不是浪费时间的说法。”小姬看起来,在这里一天都待不下去,她怀念人类的城市,哪怕是拿她去做实验的基地。
“二、许多时候踏踏实实向前走,才是正道、才是捷径。”乔治说:“我既然要取信于华夏组织,如果不用我的超凡能力,一步步来,又怎么能让他们,冒着危险,把国民的生命、把自己的仕途甚至是自己的命,交给我呢?”
“好吧。”小姬说:“那你打算怎么做?拉他们一起签合约?还是和老人说一说?我感到,有不少贵人支持你。”
“都考虑。”
“那我放心了。”小姬说:“我还以为你不会动用你的关系呢。”
“我不是木脑子。”
在小姬的想象中,乔治打扫完后,一个电话打给老人,之后几天内,大量拨款涌入这贫苦的村子里。
但没有。
之后一周内,乔治亲自将全村干部、产业大户和贫困户走访了一遍,了解各种情况。晚上回来上网学习许多资料,忙里忙外的,有时候一天和小姬说的话,都不超过十句。
弄得小姬嘴巴不满的努起来,差不多能掉个水瓶。虽然很不高兴,但小姬还是任劳任怨地陪伴在乔治旁边,为他干活。
“六个月了,乔治哥哥。”
小姬蹲在田埂上,双手抓起洁白裙边,免得它受泥土沾染。
乔治没那么讲究,他带着发黄的草帽,坐在田埂上,赤着脚,放在田地上,旁边放着锄头。
小姬没见到想象中的大量资金和政策倾斜,反而见到乔治甚至开始做农活了。
乔治力排众议,组建党员服务队,上门帮助缺劳户和贫困户发展生产。他起带头作用,最难、最耗时的事,他都一手包揽。
“哥哥。”小姬省略乔治二字,用纤白的手指戳戳乔治脏兮兮肩膀:“大家对你很不满。人家本来想就这样安稳下去,但你不仅组建服务队,自己还带头苦干,他们又不得不一起做,整天对你骂骂咧咧,说你脑子有病,又说你有官瘾。”
“特别是嘴巴扁扁的村支书。”小姬说着,模仿村支书的口气:“这小年轻,真是脑子进了水,不就是想当官,害得我整天八点才回家。”
乔治脸色平静:“我都知道。”
“好吧。”小姬说:“村里的女人们,还说你有精神病,整天和不存在的人交谈。”
“嗯。”乔治说:“普通人见到一个年轻人,经常和空气说话,心里绝对诡异是非常正常的。”
“哥哥,我想回去。”
乔治拍了拍小姬的头说:“既然想回去,直接说,不要对我用激将法。我回向上面申请。”
“不。”小姬说:“我只想和你一起,我们去外面散散心也好。”
“很抱歉,我时间不多了。”乔治说:“你的进度怎么样?”
“很差。”小姬低下头说:“我觉得还有一年多点要离开你,很伤心。我真的没能从你的行为上学到什么。看到那些可怜人,我很努力很努力地要把我心情变沉重。”
乔治拍了拍小姬的头,说:“没关系,顺其自然。”
小姬把头上的灰尘拍了拍说:“好吧。”
…
…
“通过走访调查,得出一个结论:通山村的贫困表面上看是产业薄弱,基础差,根源还是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党员干部缺乏活力和热情,没有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首要….”
清澈的AI播报声,回荡在会议室里,会议桌前坐着十几位身居高位的干部。这些“八股文”他们听多了,但现在所有人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听听这异界人的成果。
“….如果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的干事激情,没有一点基层工作经验的小乔赶到手足无措。上网学习关于基层党建的材料,向镇上的领导请教,与村两委干部商量,上门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建议…”
“但光有理论不行,激发群众积极需要拿出实际行动及成果。他与党员干部以及贫困群众到凤泉、复月学习,体验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
“…到丰山县万向村等自然条件同样恶劣的地方学习,亲身感受‘小山村也有大作为’,增强了发展信心….”
“…通山村村支书说起小乔,一个劲地夸着这位年轻干部,说他带来的新血液让通山村活了起来…”
“…村上劳动力短缺,组建党员服务队,上门帮助缺劳户…”
“…争取Z银行总行工会和C县分行支持,捐钱130万元修建如村道路…”
“..组织村内技术人才成立“土专家团”,无偿向群众传授种养技术…”
“..引进两个农业产业化企业,新发展大型养殖场三个,家庭农场10个…”
“..小乔说起村上的贫困户,更是“门儿清”:老魏夫妇利用产业周转基金,在自家房子背后,因地制宜搭建了几圈,养殖肉鸡,其他贫困户也结合自身特色,通过政策扶持实现了增收致富…”
终于,漫长的八股文“播放”完毕。
一位“谨慎派”低下头,再一次确定桌面上的文件。洁白复印纸上写着:
“本文由乔治亲手写,由XXX删改去关于超凡力量内容。”
他再一次问道:“他永远不会撒谎,很诚实对吗?”
“对。”老人腰板挺直,面色红润:“你可以去看第五页报告。”
“我读过三遍。”谨慎派说:“制订村民合约,自从合约达成后,不文明、违法行为,大大下降,还调解了村里好几户的几代恩怨…..法律重新回归?”
农村基层失控,法律意识淡漠,谁对谁错,主要看谁家男人多。这很正常,毕竟派出所远在镇子上。
“对。”老人说:“他现在还把整个村子里的诅咒全部净化,我们用“生产队的驴”做了实验。”
“这不妥。”谨慎派说:“你们现在明知道“生产队的驴”是她的神选者,她通过他来判断我的虚实,万一这事情泄漏。”
“我们只是用实验的名义,问他要了蓝色药丸。”老人说:“并派人使用蓝色药丸,向通山村村民打巴掌,全部没奏效。”
“他本人是在村里面吧。”
“是的。”
“实验结果没有说服力。”
“咚咚咚。”
门敲响了。
一位两鬓发白的军人走进来,敬礼道:
“最新实验结果出来,一百五十颗蓝色药丸均无效。”
老人满意地点点头,看着谨慎派的眼睛说:“他现在在本地等着我们回复,人不在村里。”
坚持善良秩序似乎真的能庇护人们不受魔王诅咒鱼肉。
这个念头在许多人心中浮起。
“按照他的成绩,是可以评上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这代表着,按原本他们说好的,要给乔治更多跟多资源。
谨慎派挪了挪屁股,说:“我们应该还观察观察研究研究,看看这套持不持久?他用的可是超能力,还有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