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分别之时,魔法少女间的告别不能流一滴眼泪
熟悉的大厦楼顶,夏诗瑶变回来了,用本体试着做饭。
由于她的水平太差了,所以洗菜的事情交给了她。
浣红还没变回来,剩下点魔力,她非得继续用下去,想要突破所谓的自我。
懒得进厨房,她继续拿着哑铃在锻炼身体。
今晚的主厨是银琳,灶台太高了,她得拿着个椅子垫脚,站在上面炒菜。
她难得的也锻炼起了使用魔力的技巧。
一只手拿着法杖,用古派施法转换魔力施展了小火焰,在下面烧烤锅子,制造火焰炒菜。
魔法的小妙用。
哪怕分心了,依旧弄出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晚餐。
宋无离照顾自身几十年了,这点厨艺还是有的。
努力地摆了个拼盘,还挺好看的。
三人坐在饭桌上,吹着晚风,靠着银琳制造的冰块降温。
由于最近没怎么吃过大鱼大肉,浣红抢得很凶,先把肉往碗里刨了一半,素质叼差。
夏诗瑶也赶紧下手,半条鱼刨开,夹到银琳的碗里了。
以前翌日市没那么缺少粮食的时候,大家吃个饭倒是不用抢得这么过分。
“喂,我可是在长身体,最近锻炼量大,为什么同我抢啊。”浣红开始了先攻。
夏诗瑶可不管她有没有道理:“你长身体,那别人不长么?”
三姐妹里头,明显看着最小的就是银琳,长肉的借口她更有用。
只不过她现在不会这么说。
要去护送船队了,现在平静许多,不和她们斗嘴。
慢悠悠地吃着,把肉都让给了她们,自己吃点青菜就行了。
直到浣红为了转移话题,说了菜的事儿:“李家还有大鱼大肉哦?李家哪里搞来的?”
银琳反而不好奇,知道夏诗瑶家里有钱,不知道具体多有钱。
如果只是提前准备点粮食,这些有钱人应该是做得到的吧?
夏诗瑶支支吾吾解释了起来,说是家里日常会储备很多的粮食,为的就是应付这样的突发事件。
够吃到明年了。
浣红:“李家有那么大的冷库哦?”
随口一问而已,又让夏诗瑶惊出了冷汗。
悄悄看了看低头扒饭的银琳,这小家伙似乎没注意到浣红这话有什么问题。
夏诗瑶便连忙解释了几句。
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吃完以后,银琳习惯性地去洗碗。
夏诗瑶也靠了过来,一块儿洗碗。
银琳靠左一点,她也跟着靠左一点,非要粘过来。
“干嘛?很挤。”银琳用手肘顶了顶她的侧腰。
夏诗瑶这次没反击,小声地说:“你这次离开得这么远,我有点不放心你。”
听得出来是真的关心,银琳沉默了,不知该怎么回答。
几十岁的大男人了,很少被这么关心过。
夏诗瑶:“你什么时候去报道?”
银琳:“明天做准备,我是后天才上船。”
夏诗瑶:“准备开船那段时间才去吗?”
银琳点了点头。
夏诗瑶又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本该开开心心的送别饭,最后的气氛弄得并不开心,有些伤感。
次日,银琳做些最后的准备。
工作上的事情拜托了钱德豪,让他代替组长职位,这一点主管已经做好了。
只是需要老钱和老宋交接一下。
这一次可是带薪出差,不是远程办公,真的可以不用做什么事,大多数时候去玩就行了。
公司还给报了好几个保险,说是一旦他因公殉职,后事一定能处理得妥当。
放心玩去吧。
宋无离闲得有点不习惯,时不时地打开工作群,看着大伙儿开开心心工作的模样,有些妒忌他们了。
这个白天,他自个去商场购物了。
到处都是关闭的店门,生意都没多少人做了。
买了点衣服,买了点野外生存的东西。想买点速食食物,买不到。
看来只能靠人类联盟的供应了。
夜晚,变身以后飞行到高空,看着只剩下星光点点的翌日市,银琳感慨万千。
记得刚学会飞行的时候,在高空看着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有一种繁荣盛世的感觉。
就像是回到了百年前还没有异魔的时代。
没想到遭遇理发male和星召会的袭击以后,能源出事,食物紧缺,这繁荣的都市就变成了现在落败的模样。
将城市只剩下稀疏星光的模样记在眼里。
今晚睡了个不太舒服的觉。
早上依旧准时醒来,时间还早,习惯性地吃个早餐,拿出手机刷刷新闻。
正在播放着【临时船运日】相关的事情,和公众们介绍起了这个计划的全貌。
请上几个负责人远程连线,解释了计划的各种细节,解答市民的各种疑问。
为的是安抚大家,避免因为饥荒而出现内乱。
人类至上主义者那边的电视台没有提及任何魔法少女的事情,只有偏向魔女派这边的媒体才会提到魔法少女。
隆重介绍了银琳的参与,有海量的介绍魔法少女银琳的内容。
仿佛整个翌日市乃至世界的命运都到了这位魔法少女的身上。
魔女派明显是在做局,只有这一次,人类派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什么。
任凭魔女派的喉舌新闻媒体宣传着魔法少女银琳,述说她的传说,传颂她的丰功伟绩。
那些不玩短视频的人们到了现在才更深一步认识了银琳,知道世界上出现了这么一位强大的魔法少女。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宋无离带着大包小包离开了家里。
几分钟后又回来了。
收好太阳能板,关好家里的水电,门窗确认关好。
离开住了多年的家。
先去和黄一俊还有总监汇合,坐了总监的车。
总监那庞大的身躯太有压迫感了,真不像是个游戏公司的部门总监,更像是一个孔武有力的保膘。
路上,黄一俊的话很多,和总监混多了,混熟了,这个时候都敢抛下总监和老宋闲聊了。
到了码头,一路都没堵车,很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预想中的混乱场面没有出现,人们井然有序地检票排队,依次登上了船。
几十个登船口,很是壮观。
逃离翌日市的市民很多,粗略一算,估计跑了接近一百万人口,到了这批东行船队的载客上限。
可能还有很多人申请不进来。
宋无离不想评价对错,只觉得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