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imes – Chapter 121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121章 结仇(两章合一)

转眼便到了春日宴的日子,范秋筠早早便打扮妥当,她的一身行头都是花了大价钱,让绣娘赶工缝制的,素雅不失鲜亮,雍容又不张扬。

可是来接她的却只是梁王府的云嬷嬷,却不见赵云暖的影子。

范秋筠不悦,这个姑子太不识礼数了。

现在就能议亲了,待到除了服,就把她远远嫁出去。

有郡主的封号又如何,只要嫁得远,就是皇后娘娘也管不了娘家的事,再说,藩王的郡主又能有什么好亲事,要么是破落户,要么就是穷书生,到那时,隔三差五就有穷亲戚上门打秋风,看她还有什么威风可抖。

至于远在白鹤山的赵时晴,范秋筠压根没有放在眼里。

一个养女而已,多看她几眼对她都是施舍。

云嬷嬷默不作声,却把这位表姑娘嘴边的那抹不屑尽收眼底。

梁地偏暖,紫藤花已经盛开,将偌大的山庄渲染得如梦幻般美丽。不仅是那一道道紫藤花墙,还有各种奇花异卉,此时也都从暖房里移了出来,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范秋筠到的时候,山庄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的闺秀,梁王府还在孝期,所以这些闺秀们的衣裙都以淡雅为主,却又与满园的紫藤相得益彰,显然在穿着打扮上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她们或说笑,或吟诗,或做画,各得其所。

范秋筠的目光在闺秀们身上飞快掠过,却没有看到赵云暖。

她心中的不悦越发强烈,怎么搞的,把她接过来,赵云暖自己却还没有到,这是故意晾着她,还是压根没把她放在眼里?
难怪阿娘常说,姑娘大了就要嫁出去,留在娘家早晚要留出事情来。

赵云暖过了年就二十了,一大把年纪却还要赖在娘家,也就是姨母懦弱,若是放在其他人家,即使嫁不出去,也给打发到庄子里了。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华,紧接着,一名内侍尖着嗓子高声唱道:“大郡主到——孟大小姐到——”

原本还如珍珠般散落在花丛中的闺秀们,此时全都向那边聚拢,个个脸上都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范秋筠在心里冷哼,这些梁地女子,与吴地的那些也不遑多让,都是趋炎附势的,她就不信她们会这么想见赵云暖,不过就是装模作样罢了。

等等,孟大小姐?
和赵云暖一起来的孟大小姐,莫非就是那什么孟老翰林从山沟沟里找回来的老孙女?
是的,在二八年华的范秋筠看来,已是花信之年的孟大小姐,就是老女人了,既然她是孟家的孙女,那不就是老孙女吗?

想到这里,范秋筠顾不上嘲笑那些闺秀,她提起裙子,也朝着那边走去,丫鬟敏儿忙在后面跟上。

只见赵云暖正向闺秀们引荐站在自己身边的女子,那女子身材高挑,同样一袭素淡的衣裙,如云的秀发上也只插着两支羊脂玉的簪子,和这满园的闺秀们相差无几的装着打扮,可那飞扬入鬓的蛾眉,明亮如星的眼眸以及那宠辱不惊的气度,硬生生让她与周围的闺秀区分开来,却又不似那百花丛中的牡丹占尽芳华。

她很美,也很耀眼,却又留了三分余地,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想要靠近,如杏花迎向微雨,如夏荷沉醉于月色。

范秋筠的脸色白了白,这就是孟家找回来的孙女?
不是在山沟沟里长大,粗卑丑陋,难登大雅之堂吗?

不是芳华已逝,老得嫁不出去了吗?

范秋筠后退了两步,却又强撑着站稳脚跟,她这是怎么了?
这女子虽然有几分姿色,也有几分气度,可是只要不是瞎子,一眼就能看出,她的眼中已有风霜,那是深闺里娇养的小姑娘没有的,更是无论怎么保养也褪不掉的。

老了,就是老了。

而她刚过十六岁生辰,如果说她是含苞欲放,那么这个姓孟的就是残花败柳了。

范秋筠笑了,很为自己能想到残花败柳这个词而得意。

嘴角含笑,脚步也轻盈起来,她走得很美,风摆杨柳般走了过来。

之前云嬷嬷已经向那些闺秀们介绍过范秋筠,大家都知道她是聂老王妃娘家的外甥女,算是大郡主的表姐妹。

因此,见她来了,闺秀们不约而同给她让出一条路来,这让范秋筠更加自信。

她有做官的叔伯,有清贵的外家,有丰厚的嫁妆,还有青春和美貌。

孟大小姐有的,她全都有,而她有的,孟大小姐却没有。

她打听过,那孟家虽不至于家徒四壁,可也捉襟见肘,孟老翰林虽然寻回了这个孙女,可是家里的资源却全都给了继室所出的孩子们,能给孟大小姐的,也只有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虚名而已。

这种出身,在梁王府面前什么都不是。

范秋筠走到赵云暖面前,笑靥如花:“表姐,你怎么才来,筠儿等你很久了。”

赵云暖微微颔首,对范秋筠说道:“范姑娘来得正好,我介绍孟姐姐给你认识。”

范秋筠的笑容僵在脸上,周围的闺秀们心里的小人却在疯狂呐喊。

一个是范姑娘,一个却是孟姐姐,亲疏远近高下立见。

最好笑就是这位范姑娘,大郡主是御封的郡主,咱们这些人哪个见了她不是恭敬行礼,唤一声郡主娘娘,可这位范姑娘却张口便叫表姐,真当随便什么人就能在大郡主面前叫姐的?以为自己是二小姐吗?
赵云暖却已经微笑着对范秋筠说道:“孟姐姐已与王兄订亲,也就是现在,我们还能叫她孟姐姐,下次她再露面时,大家就要尊称一声王妃娘娘了。”

闺秀们全都笑了,连声恭喜,她们之前便听到风声了,今天看到赵云暖与孟晓棠一起出现,她们便心知肚明,今天的春日宴,就是赵云暖专为孟晓棠而办,让她借着春日宴正式亮相,也趁机公布两家订亲的事。

在那一声声恭喜和赞美声中,范秋筠的心越来越冷。

“表哥订亲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姨母可知晓?”

丫鬟敏儿使劲拽她的袖子,想让她不要说了,可是她忍不住,她为了来梁地九死一生,差一点就被聂蓉蓉那个贱人害死了,可是现在,她连赵廷晗的面还没有见到,赵云暖却告诉她,赵廷晗已经订亲了?

这是耍她吧?
对,赵云暖一定是故意的,明明那天他们父女见过赵云暖之后,给聂氏送去厚礼的时候,聂氏看她的目光还是慈爱和蔼,拉着她的手问了很多话,还赏了一对镯子给她。

对,姨母一定不知道这件事,没有父母之命,订得哪门子亲?无媒苟合吗?
赵云暖笑得有些无奈,像是解释给家里不懂事的小辈听的一样:“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没有母妃的首肯呢?只是梁王府尚在孝期,一切从简,怕是要委屈孟姐姐了,不过,宗室该有的礼数,那是一样也不会少的,范姑娘不妨在梁都多逗留几日,三日后梁王府下聘,王兄虽不能回来,但是会请瑞从弟替他前往孟府,我那瑞从弟文采风流,出口成章,到时怕是全梁都的读书人都会去孟府沾喜气。”

赵云暖口中的瑞从弟,名叫赵廷瑞,他与赵云暖是同一个曾祖父,不过他出自庶房。

这位瑞公子,是梁都有名的风流才子,还曾给赵廷暄做过伴读,聂氏嫌他孟浪,把他换掉了。

不过,自从赵廷晗回来后,赵廷瑞常去王陵,所以让他去孟家下聘,显然是赵廷晗决定的。

但是范秋筠不知道这些事,在她看来,赵云暖是在说谎。

“不可能,姨母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给表哥订亲?”

赵云暖面色一凛,寒声说道:“王兄奉旨成亲,莫非范小姐认为母妃会抗旨?”

话音未落,闺秀们齐齐跪倒,却又全都偷偷瞟向范秋筠。

敏儿连忙用力捅了她一下,范秋筠这才反应过来,跪了下去:“筠儿不是那个意思,筠儿不敢”

赵云暖的目光掠过她的发顶,看向其他闺秀:“都跪着做甚,免礼吧。”

众人全都起来,只有范秋筠仍然跪在那里,就在刚刚,她感觉到了赵云暖带来的威压,她垂着头,指甲深深陷进皮肉。

她仍然不相信聂氏会同意这门亲事。

其实还真让范秋筠说对了,聂氏确实不同意。

她前脚刚刚见过范家父女,赵云暖后脚就到了,和她说了要和孟家结亲的事,聂氏立刻便否了。

她没有见过孟晓棠,可是只要是赵云暖乐见其成的事,她全都反对。

赵云暖声音冷冷:“大哥在王陵,不能亲自向您禀告,现在我替他说了,任务完成,张嬷嬷,你去把祖母留下的那柄玉如意找出来,我现在带走。”

听到此言,聂氏就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不顾仪态地跳了起来:“不许去找,不许去!”

张嬷嬷迈出去的脚悬在半空中,看看聂氏,又看看赵云暖。

赵云暖微微一笑:“那柄玉如意是祖母留给长孙媳的,放在您这里,也是让您给代为保管,您若喜欢,我让人照样雕上几柄送过来。”

她不动声色,对进退两难的张嬷嬷说道:“张嬷嬷,快去吧,这遂宁宫的东西,没有人比你更清楚放在哪里。”

张嬷嬷叹了口气,却再不犹豫,快步走了出去。

聂氏指着赵云暖,骂道:“你这个不孝女!为什么当年死的那个不是你?为什么?”

赵云暖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为什么死的那个不是她?呵呵,这句话竟然是从亲生母亲嘴里说出来的。

死的是阿映,可阿映为何会死?阿映的死,她这个当娘的难道没有责任吗?

好端端的,聂琼华为何会拐走阿映,还不全都是因为她这个当娘的。

“母妃,我若是你,有生之年我都会为父王为阿映念经祈福行善赎罪,乞求他们的原谅。

算了,我看你病得更重了,张嬷嬷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多派几个人过来吧。”

说完,赵云暖转身便走,身后传来瓷器破碎的声音,她没有回头。

走出屋子,便看到捧着玉如意回来的张嬷嬷,赵云暖打开锦匣看了看,确定这就是祖母留下的那柄,便点点头,对张嬷嬷说道:“那处庄子的地契已经交给你儿子了,我让他过几日便带着小孙子进府看你。”

张嬷嬷眼睛亮了,两个月前,儿媳妇难产,是赵云暖帮她请了王府里早已荣休多年的老稳婆过去,救了她的儿媳,也救了她的孙子。

不但如此,赵云暖还给了她一座小庄子,哪怕以后没有了王府里的差事,他们一大家子也能衣食无忧。

当天晚上,遂宁宫里便多了十几人,聂氏无奈,只好又“病”了。

三日后,赵廷瑞一身光鲜,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聘礼去孟府下聘了。

梁都最繁华的大街上,沿街站满看热闹的百姓,小孩子们努力向前挤,等着抢喜钱,虽然没有丝竹礼乐,但是梁王府的喜钱却是一路洒过去,在百姓们的祝福声中,抬着聘礼的队伍一路向前。

藩王下聘,聘礼数目也只是比太子少十几抬而已,前面的已经抬进孟府了,后面的刚从梁王府里抬出来。

临街的一座酒楼雅间里,范家父女站在窗前,面色铁青地看着从楼下经过的队伍。

“阿爹,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是谁不行,为什么会是那个姓孟的老女人?她哪点比得上我?都是赵云暖从中捣鬼,表哥住在王陵,一定连那姓孟的面都没有见过,还有姨母,她一定不知道这件事,都是赵云暖只手遮天。”

“胡说!”范大老爷沉声斥责,“梁王的亲事,岂是大郡主能瞒天过海的?既然她说是聂老王妃同意的,那就一定是,女儿,咱们让那女人给耍了!”

范大老爷口中的“那个女人”是聂老王妃。

范秋筠先是怔了怔,但是她很快便明白过来:“二舅舅岂不是白死了?”

范大老爷冷笑:“这个王妃不要也罢,不过就是一个病秧子而已,凭我女儿的样貌,就是做贵妃都能做的,你放心,阿爹一定找一门比这更好的亲事,你在路上吃的苦也不能白吃,想把我们范家当猴耍,我定让她付出代价,欠我们的,一定十倍百倍拿回来!”

Good Times

Good Times

好时节
Author:

Zhao Shiqing was born with an extraordinary gift; she coul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f beasts. When she was a child, her entire family was murdered, and she narrowly escaped. She was taken in as an adopted daughter by the King of Liang. From then on, Zhao Shiqing had a doting father, a fragile mother who couldn't take care of herself, a cunning older brother, a mama's boy younger brother, and a virtuous sister, along with a cold and beautiful teacher. Suddenly, one day, her father died, her family fell apart, and she became known as the harbinger of bad luck. Zhao Shiqing was driven out of the royal residence, and everyone avoided her. She then encountered Xiao Zhen, who had faked his death and came back to life. Zhao Shiqing felt both sorrow and joy. The sorrow came from discovering it was all a conspiracy, while the joy came from realizing there was someone whose situation was even worse than hers... This is a story of two harbingers of bad luck teaming up to share their misfortunes and fight monsters together. Novel keywords: Good Times, No Pop-ups, Good Times Full Text Download, Good Times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