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imes – Chapter 100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100章 受伤的只有他(两章合一)

前面说过,都察院痛失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靳御史,四大金刚变成三大金刚,众御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只为争夺那个空缺,最终,一位姓代的御史脱颖而出,成为四大金刚之一。

其实这位代御史资历尚浅,可是都察院素来不是论资排辈,而是以战绩论英雄。

那日,代御史在早朝上舌战群臣,一战成名,从此晋级,进入都察院金刚梦之队。

有人春风得意,就有人黯然神伤,王御史就是其中之一。

王御史与靳御史是同科,两人一起考中进士,又一起进入都察院,可是境遇却截然不同。

靳御史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再到名闻京师,再到屎尿自由,已经人生圆满,只等他吃蜡烛别人吃席了。

而与他同科的王御史却还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崭露头角。

新科进士崭露头角,那叫年轻有为,可是四十出头的王御史崭露头角,这就是一眼望到头。

看到四大金刚的最新排名,王御史大彻大悟。

是他的思路不够敏捷吗?
是他的话语不够犀利吗?

是他的文笔不够辛辣吗?

是他的眼光不够敏锐吗?

都不是!
是他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什么是好时机?
延安伯宠妾灭妻是好时机,乌鸦盖顶也是好时机。

可这样的好事,他赶上了,却没能把握住。

王御史痛定思痛,他决定从头开始。

因此,王御史放低姿态,开始结交以前看不起的人。

比如以梁王舅舅自居的聂二老爷。

放在以前,王御史连个眼角子都不会给聂二老爷。

这人算哪门子皇亲,哪门子国戚,不过是老梁王妃隔着房头的堂弟而已。

梁王给面子叫他一声舅舅,不给面子,他就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可是现在,为了那缥缥缈缈的好时机,王御史不但与聂二老爷同桌吃饭,还闭着眼睛对聂二老爷的画作盛赞有加。

事实证明,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看,机会这就来了。

聂二老爷口沫横飞,痛斥燕侠在国子监霸凌同窗的斑斑劣迹,字字血声声泪。

王御史眯起小眼睛,燕侠,卫国公世子,京城有名的纨绔,喜欢以大侠自居,不好好读书,却整日在刑部捣乱。

卫国公世子,身份够高,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仇富心理;

武将之子,霸凌同窗,足能引发朝中文武官员对立;

欺压皇亲国戚(聂家),说小了,这是对皇室的蔑视,说大了,那就是挑衅皇权;
把两名伴读挂在路边的树上,这是什么,这是目无法纪,再往大里说,便是包藏祸心!

王御史在最短的时间里,给燕侠罗织出七大罪状,每一条都能令卫国公府抄家。

次日便是望朝,王御史拿着他精心准备的折子上朝了。

朝堂之上,几位官员汇报完皇帝交待的几件事,永嘉帝很满意,心情正好,问道:“众爱卿,可还有本?”

王御史走出队伍:“臣有本要奏。”

别说,满朝文武认识王御史的并不多。

都察院大大小小的御史一大堆,出名的也只有四个而已,只要认识这四人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全部忽略。

因此,王御史虽然说他有本要奏,上至永嘉帝,下至满朝文武,虽然已经意识到他要参人,可是没人想到他要参的是谁。

“臣,都察院王慧生,参卫国公世子燕侠仗势欺人,为非作歹,蔑视皇室”(此处省略三百字)
“臣,都察院王慧生,参卫国公治家不严,纵子行凶,无视国法,包藏祸心.”(此处省略三百字)
都察院众御史惊呆了,满朝文武惊呆了,正在打瞌睡的卫国公也惊呆了!
王御史以一己之力,要把整个卫国公府抄家灭门!

就连永嘉帝也震惊不已。

他对卫国公还是很满意的。

卫国公府虽然手握重权,但却是孤臣,从不站队,只孝忠皇帝。

至于卫国公世子燕侠,永嘉帝的印象也不错,这小子虽然贪玩,却从不和皇子们一起玩,皇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他全都不参和,刑部的人对他更是盛赞有加,他不要俸禄,自掏腰包给刑部查案子,出事了他背锅,破案了功劳都是刑部的,这样的人,谁不欢迎?

待到得知被燕侠霸凌的竟然是赵廷暄和他的伴读,永嘉帝便下令,将双方全都带上朝堂。

燕侠是从刑部来的,昨天晚上他出城捉拿一名江洋大盗,快天亮才回来,风尘仆仆,脸上还有被江洋大盗挠出来的血道子。

赵廷暄是从国子监来的,他的两名伴读没有资格进殿,不过永嘉帝有旨,这两人也跟着一起进来了。

为了公平起见,当日在场的北燕王世子和他的伴读也被叫过来了。

三方都在,当面对证,燕侠昂首挺胸,气势凌人,他指着聂家兄弟说道:“启禀圣上,就是这两人在国子监污辱臣的先祖。”

卫国公刚在心里骂完臭小子又给他闯祸,忽然听到儿子说那两人污辱他的先祖。

燕侠的先祖,不就是他的先祖?
卫国公一听就急了,撩衣就跪:“圣上,令先祖受辱,臣必须以死谢罪啊!”

好吧,卫国公说他不想活了!

聂华星和聂华则哪里见过这个阵势,他们从进殿就开始害怕,现在更是抖如筛糠,现在见卫国公这样说,两人连忙否认:“冤枉啊,脚上有牛粪的是岳秀,我们说的不是燕侠啊!”

满朝文武这下子明白了,原来你们当着燕侠的面说牛粪啊,这顿打没有白挨,就是活该!
燕侠:“满口胡言,出言污辱我燕氏先祖的就是你们!”

永嘉帝此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是这两人当着燕侠的面,用牛粪讥讽寒门学子,被燕侠教训了。

原本就是一件小事,可不知为何,却被王御史闹到朝堂上,成了一件大事。

卫国公还在抹眼泪,明明是个铁塔般的汉子,装哭装得那叫一个辣眼,永嘉帝不忍直视。

有其子必有其父,这对父子一对浑不吝。

然而,他们对皇帝绝对忠诚。

仅是这一点,便胜过无数人。

因此永嘉帝当即便斥责了赵廷暄,罚他禁足,并且每天在太祖画像前跪两个时辰。

至于那聂家兄弟,永嘉帝才不管他们是什么出身,既然是赵廷暄的伴读,那归根结底,就是赵廷暄御下不严。

至于燕侠,太过冲动,念在他孝心可嘉,又捉贼有功,功过相抵,这一次就不罚了。

于是这场闹剧,最终以赵廷暄独自承担所有而告终。

王御史虽然没能参倒卫国公父子,但是赵廷暄挨罚了啊,赵廷暄的身份虽然比不上燕侠,但是他背后是梁王府,同样是一棵大树,王御史的目的达到,尽管没能一战成名,但也从此是有身份的人了,下次他再站出来时,大半个朝堂的人都知道他姓王了。

聂二老爷没想到,这件事的结果竟然会是这样的。

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京城果然是深不见底。

赵廷暄回到王府,唉声叹气,灰头土脸,但是聂二老爷并没有放过他。

玉不琢不成器,身为一位负责任的舅舅,聂二老爷岂有不训斥的?

聂二老爷引章据典,雅俗结合,把赵廷暄好一顿斥责,最后他认为赵廷暄之所以如此堕落,是他身边的人把他教坏了。

聂二老爷便趁着这个机会,把伺候赵廷暄的几个丫鬟全都换了,换成了崔公公送来的人。

利夫子也被聂二老爷训斥了,利夫子很生气,回到书房,他便把这件事写成书信,送往梁地。

利夫子是当年老梁王亲自为赵廷暄挑选的人,在梁王府时,他从未与赵廷晗和赵云暖私下来往,在来京城之前,利夫子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会悄悄给赵廷晗送信。

这封信是不能直接送到赵廷晗面前的,因此,这封信是装在利夫子的家书里面,他的家书是写给自己儿子的。

利夫子的这封信,是与邸报一起送到王陵的。

赵廷晗有些诧异,他没想到利夫子竟然会给他写信。

这封信是由利夫子的儿子,交给赵云暖,再由赵云暖派人送到王陵的。

越是辗转,便越说明这封信的重要。

赵廷晗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待到他看完这封信,气得想把赵廷暄拎过来打一顿。

不过,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

赵廷晗让人把赵云暖请了过来,让赵云暖看那封信,赵云暖越看越气,对赵廷晗说道:“我现在就派人过去,杀了聂二。”

必须杀,不杀不足以震慑聂家和聂氏。

赵廷晗已经过了最生气的时候,现在他心平气和。

“或许那位更喜欢这样的阿暄。”

赵云暖一怔,但是随即便明白赵廷晗话中的含义了,她不由冷笑:“也是,那位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厌憎阿暄,以后阿暄在京城的日子反而会更加好过,只是母妃怕是会心疼,我猜下一封信,她就会恳求乔贵妃给那位吹吹枕边风,让阿暄回来。”

赵廷晗摇摇头:“在我没有儿子之前,那位是不会让阿暄回来的。”

虽然赵廷暄的很多做法都让赵云暖生气,但是他们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弟,赵廷暄在京城被人当猴耍,赵云暖既恨他不争,又心疼他。

可是如果放任不管,赵廷暄便成了京中笑柄,永嘉帝不会针对赵廷暄,可是别人却不会尊重他,且,还有聂家的三个搅屎棍,只要他们在京城,赵廷暄就不会有安生日子。

赵云暖说道:“我还是想杀聂二。”

她想杀聂二,但是聂二若是死在京城,必然会引起轰动,到时不但赵廷暄和梁王府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而现在的梁王府,是在低调隐忍中养精蓄锐,太多的关注反而不利。

可若不让聂二死得街知巷闻,聂家以及聂氏就不会消停。

赵云暖不但想让聂二老爷死,还想把他的脑袋送给聂氏。

别人会说聂二老爷罪不至死,但是只要他活着,赵廷暄就会麻烦不断,梁王府还是会被放到风口浪尖。

赵廷晗想了想,问道:“小妹还在吴地吧?”

赵云暖叹了口气:“前日刚刚收到她的信,她找到亲生父母了,可惜,人已不在,是被灭门的,至于原因,小妹在信里没有细写,等她回来再问吧。”

赵廷晗剑眉深锁:“灭门?那小妹现在安全吗?”

赵云暖微笑:“我派人去过白鹤山,小妹离开白鹤山的当天,她的侍卫便去追她了,想来还没出梁地,便与她汇合了。”

赵廷晗和赵云暖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二十名侍卫,此时正在吴地漫无目的寻找赵时晴。

赵时晴身份特殊,她是皇室记名的,是现任梁王的妹妹,老梁王的养女。

她在梁地的地位相当于公主,没事跑到吴地做什么?
是梁王和吴王要结盟,一起对付皇帝吗?

所以,赵时晴在吴地的事,是不能公开说的。

侍卫们更不敢大张旗鼓找人,他们一行二十人,用的是梁地白鹤村的路引。

大雍不限制百姓出行,只要有路引,便可以四处行走。

然而,二十个一看就是武夫的人,结伴同行,便会引起注意。

比如在一个治安很好的县里,他们二十人一进城就被盯上了。

他们前脚进了一家客栈,后脚那客栈就被衙役包围了。

原来是他们被当成准备进城抢劫的土匪了。

这二十人在牢房里关了一夜,每人交了十两罚银才被放出来。

出师未捷,便损失了二百两银子。

因此,后来他们便学精了,二十人分开行动。

有的扮成老爷和随从,有的扮成兄弟,有的扮成生意人,有的扮成卖苦力的力夫。

他们走在吴地的土地上,每到一城,便会展开地毯式的搜索。

线索找到了,有一家客栈的小二记忆犹新,因为他亲眼看到,有一只鹰落在那个小姑娘的肩膀上。

这个场景,他能记一辈子。

可是这件事发生在两个月前,也就是说,两个月前,赵时晴到过这里,至于现在,谁知道她去哪里了。

Good Times

Good Times

好时节
Author:

Zhao Shiqing was born with an extraordinary gift; she coul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f beasts. When she was a child, her entire family was murdered, and she narrowly escaped. She was taken in as an adopted daughter by the King of Liang. From then on, Zhao Shiqing had a doting father, a fragile mother who couldn't take care of herself, a cunning older brother, a mama's boy younger brother, and a virtuous sister, along with a cold and beautiful teacher. Suddenly, one day, her father died, her family fell apart, and she became known as the harbinger of bad luck. Zhao Shiqing was driven out of the royal residence, and everyone avoided her. She then encountered Xiao Zhen, who had faked his death and came back to life. Zhao Shiqing felt both sorrow and joy. The sorrow came from discovering it was all a conspiracy, while the joy came from realizing there was someone whose situation was even worse than hers... This is a story of two harbingers of bad luck teaming up to share their misfortunes and fight monsters together. Novel keywords: Good Times, No Pop-ups, Good Times Full Text Download, Good Times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