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ing Nine Qing. – Chapter 107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107章 流觞宴

采莲舟上是临水而建的竹木楼,风光正好。

流觞宴就设在荷池之畔,荷香阵阵,男宾女宾分坐,中间隔着一道竹帘。

女宾席上人数不多,不足十位。

男宾那边,不仅有太子和三位王爷压阵,还汇聚了不少京中小有名气的才子。

端王李桓素日礼贤下士,对这些才子自然是礼遇有加。

流觞宴一开始,李桓便定下规矩,“只论才学,不论尊卑”“以诗会友,莫谈国事”,他仁义宽厚的为人,很得士子们拥戴。

端王开口,太子也不便反对。

李肇坐在一旁,神色淡然,偶尔举杯浅酌,没怎么出声。

文人士子惺惺相惜,一时间,众人举杯论诗,欢声笑语不断。

不知何时,雨下来了。

雨丝纷纷扬扬,在平静的荷池里皱起层层涟漪,有一些溅落在荷叶上,滴答作响、惬意悠然,小竹楼都分外灵动起来。

整个氛围变得更为欢欣——

“雨落荷池珠玉笑。”

“风拂翠盖暗香飘。”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妙句频出。

诗兴越发浓厚。

薛月沉听着热闹,招来身侧的丫头耳语几句,朝几位姑娘举了举杯,笑意温婉。

“妹妹们稍坐,我去那头敬诸位殿下和公子们一杯,说几句话就回来。”

众女看到王妃大大方方走向男宾席,与众才子谈笑风生,眼里都不免艳羡。

身份高,总是自在一些,女子嫁人就该嫁端王这样的良人,生得英俊高大,温和宽厚,能给妻子体面,也能给妻子足够的尊重。

再看薛绥,她们先前那点羡慕,也便没有了。

端王的平安夫人,也无非是一个妾室,自然不能像端王妃那般在人前抛头露面,只得屈于一隅。

薛月盈道:“大姐姐的体面,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

薛月满连忙附和:“就是说呢,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有些人也太不自量力了。”

薛月娥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娇俏地笑道:“四姐姐、八姐姐,你们说的是谁呀?咱们席上还有这般不自重的人?”

薛绥仿若没有听见,微笑垂眸,看着如意在一旁,细心地为自己剥莲子。

莲子清甜可口,是她爱吃的。

这时,太子李肇的声音透过竹帘传了过来。

“孤近日染疾,医官反复叮嘱要忌口养生,瞧这莲子,颗颗圆润饱满,很是喜欢,却不知可否食用?皇兄,听闻平安夫人精于药理,不如替孤问一问。”

薛绥略微一怔。

这李肇,莫不是故意来添乱的?
没事找事。

很快,一个绿衣丫头捧着一个盒子过来,盒子里有白瓷小碗,里面躺着的全是剥好的莲子。

薛绥强忍心绪,微微一笑。

“劳驾回复殿下,莲子味甘且涩,性属平和,能入人心、脾、肾经,吃了它可补脾胃、止泄泻,固精关、养心神,殿下若有养生之需,食用无妨。”

补脾胃、止泄泻,固精关、养心神。

丫头脸蛋微微一红,屈膝行礼。

薛绥的话,丫头没有口述。

也口述不上来……

可席上骤然安静。

不仅李肇听见,其他人也都听见了。

李肇一笑,“好见地。”

片刻后,那丫头又绕过竹帘回来。

“太子殿下问夫人,世人都说莲心最苦。那吃莲子,是带心,还是不带心?”

薛绥心下一沉。

暗忖片刻,带笑回应。

“莲子的味道,因人而异,有人觉得好,有人则不喜欢,去芯的莲子,口感软糯,入口细腻。带芯的莲子,多了那一丝清苦与脆感。太子殿下,可按心意和喜好取用…”

丫头自去。

半晌,她又将木盒双手捧回来,搁在薛绥的面前。

“殿下说,平安夫人博闻强识,这盒剥好的莲子,便赏给夫人了。”

正在剥莲子的如意手一抖,心里暗叫,太子殿下大善!
她岂不是不用再剥了?
薛绥轻轻放下擦手的帕子,用银筷拨弄几下盒中剥好的莲子,语气平和。

“多谢太子殿下。”

席间气氛有些怪异,但都安静了下来。

就连方才冷嘲热讽的薛八姑娘和薛九姑娘,也闭上了嘴。

若再指桑骂槐,自不量力的就成她们了。

毕竟,薛绥不仅是端王的平安夫人,她随便说几句话,就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赏赐。

这运气也太好了。

一个流落在外十年的弃女,怎会突然有这般本事?-
薛月沉坐在李桓身侧,隐去眸底的不悦,优雅地放下酒杯。

“诸位文采斐然,可惜我才疏学浅,大多一知半解。还有几位娇客在隔壁,便不奉陪了,省得在这儿坏了你们的兴致……”

李肇道:“既有娇客,皇嫂何不邀来同乐?为这流觞宴,添些雅趣。”

此言一出,男宾席上的才子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叫好。

才子佳人的故事,素来是文人骚客津津乐道的话题。

难得有机会,年轻炽热的血液,无不沸腾……

薛月沉见李桓没有反对,笑着让下人把竹帘卷起半幅。

如此男宾能瞧见姑娘的衣裙,却看不到面容,也不算失礼。

有姑娘加入诗会,年轻的士子诗情大动。

“既是太子殿下提议,不如请太子殿下出题。”

李肇道:“且看芙蕖摇翠影,何妨妙句颂清欢?既在采莲舟下,那便以荷为题也罢。俗是俗了些,难得皇兄有兴致。”

“好!”

众人纷纷叫好。

一位年轻的公子起身,抱拳行了一礼。

“我先来——”

“且慢!”李肇忽然打断他,“既要比试,怎能没有彩头?”

席间响起一阵惊喜的声音。

李桓见他盯着自己,微微一笑,看向薛月沉。

“王妃,借你手上镂金荷扇一用。”

薛月沉闻声,欣然将扇子双手奉上。

“此物赠予魁首!”

端王慷慨解囊,气氛骤然火热。

方才那士子眼睛发亮,拱手一揖,清了清嗓子便道:
“绿荷摇曳舞清波,粉蕊含情映日和。叶底鱼儿嬉戏处,满池秀色韵成歌。”

说罢,赢得一片赞声。

众人纷纷夸赞,说他诗句笔触细腻。

当即有人提笔着墨,将诗句写下来悬挂事先备好的竹屏上,供人观读。

“碧叶拥花娇欲语,清波照影韵如弦。”

“粉荷半掩藏幽梦,绿伞轻摇弄晚烟。”

妙句不断。

男宾席上热闹非凡,众人或高声吟诵,或拊掌称赞……

竹屏上的诗,越来越多。

因有姑娘在场,不免添了些旖旎风情,多有温柔缱绻之意。

女宾这边,姑娘们却一个个羞涩腼腆,没有人出声。

雨丝垂落,比方才大了许多,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珠玉之声,更衬得此处安静。

薛月盈突然起身,莲步轻移走到竹帘边,娇声说道:

“妾身不才,偶得几句,还望诸位殿下和公子不吝赐教——”

小竹楼当即安静下来。

薛月盈款款福身,一幅翠色的裙裾在竹帘后若隐若现。

她刻意摆好姿态,男宾席刚好能望见一个曼妙的侧影轮廓……

一句句,便如珠玉落盘。

“翠叶低垂掩粉妆,荷心含露泪几行。清波照影无人顾,空守幽池怨夜长。”

诗里,颇有一股闺怨。

借荷吟人,仿佛在说她空有美貌才华,却无人赏识疼爱,无比凄凉。

说罢便有人写出题幅,悬挂在竹帘那端。

“顾少夫人这首《荷怨》,当真婉约动人。”

“不错,不错!”

“女中才俊!”

有士子夸赞,薛月盈微微一笑,客气几句,回到席上坐好。扫一眼众女,最后目光落在薛绥的脸上,带着一丝挑衅。

“六妹妹,可会作诗?”

薛绥不紧不慢地回道:“我未曾作过诗。”

薛月盈记得薛六刚回府时说过,识字都是绣娘教的,并不曾读什么书。

会一点药理,想必也是市井巷间听来的。

正儿八经论诗,那不是人人都会……

“妹妹莫要谦虚,不过凑个热闹,随意说几句便是。”

薛月盈嘴上讨着笑,实则想让薛六在众人面前出丑。

以便让端王殿下看仔细,乡野丫头,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薛绥神色平静,“顾少夫人何必为难我?”

“不为难。”薛月盈笑道:“众所周知六妹妹是乡野里长大的人,诗做得不好,也无人笑话……大姐姐,你说呢?”

薛月沉笑道:“那六妹妹便随性吟几句,只当凑个趣。”

八姑娘和九姑娘也都笑了起来。

“是呢是呢。”

“六姐姐说莲子说得头头是道,想必作诗也不为难。”

薛绥好似听不出她们的讽刺,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我便学顾少夫人,来一首?”

霎时,满座噤声。

薛绥轻轻转动着手中的团扇,眉眼低垂,似在思索。

半晌才慢慢起身,走到竹帘前,薄纱披帛滑落肩头,玉颈微扬,在满室荷香里竟有一种清冷出尘的美。

“芙蕖本应守清塘,怎奈污泥沁暗香。珠胎暗结情难正——”

“你!”薛月盈蓦地起身,慌得把手上的茶盏都掀翻了。

水淌下来,湿了她的裙角……

在满座注视中,薛绥微微一笑,慢慢念出结句。

“空负高洁笑柄长。”

此句一出,全场骤静。

她忽地回眸,朝薛月盈一笑。

“顾少夫人以为,诗句如何?”

谁都听得出,薛绥在讽刺薛月盈。

且不说诗做得好不好,单论诗里的意思,也足够让薛四无地自容。

半晌没有人说话。

直到席间传来一道带笑的叫好声。

是李肇。

他道:“平安夫人此句,不仅赞了荷的高洁品性,也将行止不端等污秽之事鞭挞得淋漓尽致。借荷讽世,更展风骨,实乃上等佳作。”

李桓微微一沉,就见太子起身,走向竹帘。

“今日彩头,当属平安夫人。”

薛月盈的脸色极是难看,微微咬着下唇。

在一阵阵笑声里,默默红了眼睛。

诗会的局是李桓攒的,彩头也是他出的,太子一句话便定下胜负。

这不是以太子之尊压人一头,故意让李桓上不来台吗?

所有人都屏气敛息。

唯有李桓微微一笑,“太子殿下,诗会未完,言犹过早……”

李肇抬了抬手,望向天际,几缕飘来的雨丝落在他指尖,微微一捻。

“雨大了,兴致全无。皇兄继续,孤便不奉陪了。”

太子中途离席,流觞诗会还有什么意思?
在座的都知太子随性,可也没想到他会如此随性,说走就走。坏了旁人的兴致,他也丝毫不以为意,倒是符合太子一贯骄狂的作风。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尴尬之色。

“太子殿下!”李桓突然开口,叫住他。

“暴雨将至,今日只怕要留客在此了。诗会明日可再续,此刻酒足饭饱,不如我陪殿下手谈几局,以解山中寂寥?”

帘外的雨越来越大,落在荷塘,泛起一股腥膻的气息。

薛绥朝竹帘看去,正对上李肇的目光。

恰有山风拂过,卷起竹檐的铜铃,叮叮当当的声音里,只见他微微一笑。

“孤愿奉陪。”

今天有点卡,家里又有客,耽搁了,啊啊啊,抱歉,抱歉!!祝诸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我们明天见……

李肇:怎么每次轮到孤,就结束?

Asking Nine Qing.

Asking Nine Qing.

问九卿
Author:

At the age of eight, she was stripped of her clothes and thrown into the old tomb marsh, a place cursed with a legend that even in death, one must have their skin peeled away. Ten years later—a carriage brought her back to the Duke's residence, to be a concubine for the Prince of Duan, to secure the affection of her eldest sister, and to be used as a breeding tool. The night before she returned to the Xue family, she bravely knocked on the door of the Crown Prince's residence amidst a heavy snowfall... and then resolutely married into the Duke's household. This time, she would no longer be a helpless victim, but the keeper of the "Death Book," capable of altering countless destinies like the King of Hell... The pampered princess favored by the emperor, the treacherous fiancé, the double-faced biological sisters, the officials who aided the tyrant, and the young masters of noble families who mistreated her like a dog back then—she would spare none. Eye for an eye, tooth for a tooth. Amidst the intricate and treacherous palace and harem, Xue Sui carefully advanced, clearing the path of revenge. The Crown Prince? The lords? The cunning ministers? The emperors and high-ranking officials? Are they to be used or are they sincere? Let’s see how the young lady of the Xue family writes her own legend in this chaotic world. - There’s melodrama, there’s a Mary Sue, no character is perfect from protagonist to supporting role, it doesn't avoid pitfalls but may have some, welcome sisters to join me in this journey! (Mutual respect for personal preferences, choose each other, if you don’t like it feel free to x it out, thank you.) Novel keywords: Ask the Nine Ministers no pop-ups, Ask the Nine Ministers complete text download, Ask the Nine Ministers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