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 Chapter 144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144章

一个爱越来越好,绝对不是一个人就能办到的事儿。

肖家人从来也不会坐享其成,她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春暖分担重任。

这天林娘子又上门请大伯母她们绣一个屏风。

“我接这个单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找几位太太帮忙,只有你们才能将这单活儿做下来。”

林娘子满脸的诚意:“放心,挣的钱我们五五分成,你们一半我一半,如何?”

其实并不如何,但是签于之前有过合作,闲着也是闲着,大太太问过徐氏和黄氏也后欣然同意接单了。

当春暖回来听说家里长辈又接绣活后很心疼她们。

之前是因为家境困难,需要她们做来补贴家用。

如今自己有了稳定的收益,再加上长姐那边还捎了银票回来,早已经不需要这么辛苦做绣活了。

都知道,绣活是很伤眼睛的事儿,特别是她们都已经上了年纪了,再加上老太太新逝这段日子里总会触景生情,总会红眼掉泪,再干绣活就更伤了。

“暖暖,我们有事儿做才不会多想。”大伯母道:“林娘子要得不急,我们可以慢慢绣。”

这是一个三折的大屏风,正好三妯娌各绣一幅,做点事儿打发时间也好。

“是啊,暖暖,闲着也是闲着,能做一点手工活补贴家用也能打发时间,挺好的。”黄氏道:“要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好了。”

身为小官家女儿她们从来都没有做过农活,出门就是应酬和逛逛首饰铺子之类的,更多的时候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府中相夫教子。

在蜀地她们也不习惯出门,出门村里的妇人们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一个个盯着她们就像看稀罕的物种一般,你盯着我我看着你,最多就是点头微笑示意,然后大家都尴尬的笑一笑。

她们更多的时候说一些方言,又不像正宗的蜀地话,蜀地话还能听得懂,毕竟肖老太医也时常说,但是说的是一种叫客家话的语言,他们祖上从湖广迁过来的,还说着湖广的语言,这就很为难人了,听不懂,根本就听不懂。

听她们叽里呱啦说话,还要朝着肖家太太几人的方向笑笑,这就很耐心寻味了。

与其出去被人围观成为别人的谈资,不如在家里坐着绣绣花。

事实上,徐氏也问过隔壁的罗嫂子,她们说的啥。

罗嫂子说她们在夸肖家三位太太人长得好看,肤白貌美,身材苗条,不像自己这些妇人,腰圆腿粗皮肤黝黑。

这话肖家三位太太也不觉得是夸讲她们,总之,就是不想出门。

看大伯母她们乐于绣花,把绣花当成一个打发时间的事儿来做,春暖突然间有一个想法:开一个绣庄。

“开绣庄?”许氏愣了一下:“我们行吗?”

“大伯母,你和娘、三婶还有长嫂绣的绣品都很好,不用担心你们行不行,而应该担心有没有人买得起。”

相对于林娘子的绣庄,春暖给她们定位的是更高端。

“你们这么好的绣花本领绣在差的布料上纯属浪费,用高端的布料做高档的绣品,卖富贵人家。”

“咱们自己做的绣品绣上一个标记,买过的客人都说好,然后都只认准这个标记买,这样就会有很稳定的回头客和新的客源。”

她们求的是品质而不是数量,每一件绣品就像文人墨客的作品一般都值得珍藏。

许氏三妯娌听了觉得有点道理,有点怀疑怕亏本。

“不必担心,绣得好总能卖掉,卖不掉以后给妹妹们做陪嫁也是可以的。”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反正她们绣的都是嫁妆类的为多数,卖不掉就自用好了。

见劝通了大伯母,春暖自己都觉得好笑。

谁家做生意最先想的会是亏本,自产自销啊?
所以,肖家人在骨子里还是不适合做生意的!

偏偏,春宁却起了做营生的想法。

“你要做什么营生?”

“阿姐不是炮制药材吗,我在想不如我们自己炮制好后去卖。”

“你瞄准了哪个药行?”

“谈不上,我就觉得做这一行相对来说我们熟悉一些。”春宁道:“我们才开始做,需要慢慢的打开销路,积累客户资源,慢慢的发展……”

“还有三年你就要出嫁了,我希望肖家还是医药世家,希望你能辛苦一点带出一两个徒弟能撑起肖家的门面。”

春暖听春宁的分析,觉得他应该是做了不少的功课。

“你是想让谁跟着学炮制药材?”

“我希望春强春安能学。”

都是三房的孩子,三婶黄氏未必会同意。

“当然,我也可以学。”春宁表示:“虽然我年纪大了些,但我会用功学。”

“春宁,如果真有一个人要学的话,我更希望那个人是你。”春暖道:“只是眼下肖家上上下下都要靠你,你静不了心来学。而三婶一向是看不上经营和学药的,她更希望春强春安能像黄家的先祖一样做一介大儒。”

“谈何容易啊!”春宁道:“我们肖家三代以内不能科举。三婶想要春安春强走那条路真的是太艰难了。”

“事在人为吧。”

春暖想的是两个弟弟年纪尚小,一切皆有可能,说不定哪天又变了天,又有人为祖父昭雪平冤,说不定就有机会参加科考了。

“三婶有这样的想法和念头才会有希望。”

三婶到底与大伯母和母亲不一样。

经历了大难之后,大伯母和母亲的思想已经很平和了,就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能好好活下去就好,但是三婶依然心气儿很高,一直想要有回京城的一天,想要儿女有出息的那一刻的到来。

春暖觉得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如果梦想成真皆大欢喜,就算梦想破灭了也无所谓,至少这样的念头能支撑她熬过这孤寂黑暗的岁月。

“你若是想让春安或春强学炮制药材的话,必须要经过三婶的同意才行。”

“好,我明白了。”春宁道:“阿姐,你先教我吧,我会尽量学。”

“好。”

一个家族事业的传承靠的是男丁,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家传男不传女的原因。

春暖很感谢祖父当年并没有那么多规矩约束她不能学,而是倾曩相授,书房药房随时对她开放,甚至为她在祖母面前求情,给予她特殊的待遇。

是以,祖父出事后她竭力承担起了这个家的责任,就是为了报答祖父的恩情。

春宁想学,春暖也愿意尽其全力教导。

是的,肖府,肖家,两任太医,何其荣光,祖父医案上的配方和秘方确实是需要人传承。

只是看到春宁这么忙,她有点余心不忍。

春宁去寻了三婶。

“你说什么?”

“三婶,我打算支起一个肖家药坊的摊子,将祖上的一些秘方传承下去,春安和春强都还小,正是学习的好时机,三婶,您看……”

“不行,不能学医。”黄氏一口否定:“你看看你祖父落了个什么好处?你再看看你大伯和你爹,你三叔,为什么一个都没学医?因为你祖父都觉得没什么意思。”

真是这样吗?
春宁觉得三婶的想法有点偏颇了。

“春宁,我很感谢你们姐弟的付出,没有你们我们母子五人或许早就活不下去了。”

黄氏最早的时候还是挺害怕分家的。

毕竟京城是有这种先例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夫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妯娌。

当初为了孩子她没有选择和夫君合离,娘家母亲派来的嬷嬷暗示过自己合离就不能带孩子回去,也不能住家里,会给她另外一个身份去一个偏远的地方,过几年以另一个小姐的名声回府再嫁人。

看似安排很妥当,事实上也是在嫌弃她。

她心里很清楚,作为出过大儒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和离的女子会连累族中其他姑娘的声誉。

而且,一个当母亲的人让她抛下孩子单独去享福,黄氏是做不到这么自私,所以她选择了跟着肖家人来蜀地。

这一路上,她都不停的在后悔出妥协之间纠结。

看到肖家被除族时黄氏内心忐忑不安,她真怕自己和四个孩子都饿死在蜀地。

还好,有春暖的张罗,肖家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的小日子。

相对于春暖春宁的各种想法,黄氏只有一个念头:希望孩子们能努力能争气,能做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蜀地飞出去。

虽然皇上下了圣旨肖家三代以内不能科举,但是她还知道一条道:在民间声名鹊起照旧能成为大儒,能耀眼显贵于人前。她坚信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的。

“但是,春宁,你要理解三婶,三婶实在是受了黄家多年熏陶,知道这一条路有多难走,但是也不放弃,只想春安春强能做出成绩。”

春宁点了点头。

“三婶,我明白的。既然你不同意,就当我没说这事儿。”

“春宁,对不起。”

“三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人各有志我们都不勉强。”春宁道:“此事告一段落,不再提了。”

春宁原本想在这兄弟俩之间选一个来学,结果三婶一个都不愿意学。

身为太医的儿媳,她居然赤裸裸的嫌弃学医学药。

强扭的瓜不甜,不学就不学吧。

春宁挽起了袖子决定自己上。

“如何,碰壁了吧?”

“阿姐你真是太了解三婶了。”

“我不是了解三婶,我知道一个当母亲的人的想法。”

“是啊,三婶让我理解她,我能理解。”春宁道“阿姐,你教我吧,我会用心的学。”

“好,我也会用心的教导。”春暖觉得春宁跟着自己学也挺好的。

不得不说,春宁学习相当的认真。

每一个初学者都是从背汤头歌开始的,春宁只背了一会儿就能记下了。

看着春宁信心满满的样子,春暖都替他心疼。

是的,在肖家,最会读书的绝对不是春安春强,而是她的阿弟春宁。

明明有这么好的天赋,却被飞来横祸一朝落入了尘埃,成了最末等的商人。

为了能好好的生存生活,甚至连末等的商人都算不上事儿他也做。

背汤头歌,识药材,记药性和功效,还有禁忌等等,厚厚的行医手札,肖春宁都得跟着学。

“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事儿,你也不用着急。”春暖安慰阿弟:“不要有压力,能学多少算多少,一共有三年时间教你。实在不行的话也不怕,我会一直是肖家的后盾,只要你需要我帮忙,说一声我会帮到底。”

“阿姐,谢谢你,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有底气了。”

春暖将自己打算在昌州开一个绣庄,让大伯母她们经营时,春宁又反对了。

“大伯母她们从来都没有做过生意,现在让她们去做,她们只会云里雾里,出门更凌乱了。”

然后,春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先让大伯母她们去昌州看看店铺,然后再买一些好的布料和绣线……”

正说着呢,有一辆马车停在了路口,一开口就找肖春暖。

“是唐六让你来的吗?”

春暖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小二,这人不熟,说有一封书信和物品捎来,怎么不是唐六呢?
“是七爷。”小二道:“七爷让小的将这几匹布料送来。”

春暖上前翻看,这些布料都很好,应该是今年的新品。

“七爷有说什么吗?”

“没有。”

春暖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怎么就知道自己需要布料的?这布料是说城送来的吧?

“对了,这里还有一封家书。”小二连忙将信从怀里掏出来:“七爷让捎来的。”

看吧,她就知道,周七爷很不要脸的把属于唐六的功劳抢了。

连送物件送家书都不安排唐六来了,唐六损失有点惨。

不过,她清楚的知道有些事儿周七爷是故意这样做的,为了就是联系好双方的感情。

想必,这位周七爷是想在自己面前刷个存在感吧?
周七爷多聪明的人啊,怀远大将军的大腿他得稳稳的抱住了。

“唐六呢?”这位小二很是陌生。

“唐六哥受了伤,在家里养伤呢。”

啥,唐六受伤了,是为哪般受的伤?
(本章完)

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Author:

The renowned imperial physician, Doctor Xiao, was embroiled in a case of false pregnancy involving a concubine and was executed. Men over the age of twelve were exiled, while the female relatives and young children were granted the benevolence of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returned to their ancestral home in Shu. Unexpectedly, the relatives who had been protected by Doctor Xiao turned away a group of women and children, occupying their ancestral property and expelling them from the family. A group of pampered women and children, having nothing to depend on, found Xiao Chunuan, who loved reading and grinding medicine, to be the pillar of the family. She taught her family to wash clothes and cook to survive; she taught her younger sisters to forage for wild vegetables and prepare medicinal herbs; she taught her younger brother to learn business and practice martial arts to strengthen his body, while ensuring that they studied literature and literacy despite three generations not being able to take the imperial exam; she worked hard to earn money and also wanted to help their exiled relatives; her grandmother arranged a marriage for Chunuan, only for the clan leader's daughter to come knocking and cause trouble. Good people are often bullied, and those who are kind are taken advantage of. Old grudges and new enmities are all accounted for. Xiao Chunuan was never one to go easy on others; she was ready to engage in both literary and martial contests!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