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 Chapter 162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墨兰的事是在三王爷被一网打尽后的第二天办的。

“夫人……”

墨兰想不到主子为仅给她指了一门好亲事,而且还特意在将军府不远处购置了一个两进的院子给做陪嫁。

夜风也置办了宅子,只不过是另一条街口。

墨兰出嫁就是在自己的院子里办的。

嫁妆也是夫人添置的。

她虽然是一介丫头,但是在嫁妆却胜过很多小门小户的小姐。

“墨兰,我问过将军,夜风是良籍。”肖春玉手里拿了一个小木盒递给了墨兰:“这个,你收着。”

“夫人,这是……”

肖春玉示意她打开来看看。

当看到是身契时,墨兰没有高兴,而是很惊恐。

“夫人不要奴婢了?”

不是说好了吗,成了亲休息五天后依然回府当差,怎么连身契都发还给她了?
“你真是傻丫头。”

看她眼里含着泪,肖春玉也有几分不舍。

“不都说好了吗?你成亲休息五日后就回府当差。”春玉道:“只不过,你不再是奴籍了。将军说夜风是良籍,你自然也只能是良籍,你是堂堂正正夜风的娘子,以后你们的孩子才可以考科举,从商从政都行,再也不用为奴为仆。”

“夫人”墨兰感谢肖春玉的大恩,再次跪拜了下去:“奴婢谢夫人大恩。”

“还自称奴婢呢?”春玉扶起了她:“以前我在吴家受罪受难,有你和嬷嬷还有剑兰护着,我们母女才能全身而退。当日告了御状回来,全身都是伤,也是你们陪着护我一起熬过来了,才有了我们今日的幸福,我早就将你当自己亲妹子一般疼了。从此以后,你就不再是奴婢了。”

“夫人有大恩墨兰记住了,但是,在夫人身边当差墨兰还是以奴婢自称的为好,以免给人造成误会,说夫人教管不严。”

这倒也是事实。

“好了,不必在这些细节小事上纠缠了,快盖上盖头,新郎倌就要来了。”

正说着,外院一阵喧哗,果然,夜风一身喜服头戴喜帽进来迎亲了。

见到肖春玉,夜风连忙施礼。

“夫人。属下来迎娶墨兰了。”

“好,今日将墨兰交予你手上,希望你疼她宠她护她,如若有一天不爱了就别伤害,你告诉我,我依然还将她接回将军府。”

“夫人放心,属下发誓这一生只忠情于墨兰,一定会疼她宠她护她,不会有让夫人操心的那一天。”

“好,记住你今日之言,不要负她。”

“是,夫人。”

“墨兰,去吧,祝你们永远幸福下去。”

这一天,将军府的下人们都替墨兰和夜风高兴。

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同。

夜风和墨兰大办亲事的时候,三王爷成了阶下囚。

他被关在了宗人府里。

皇上去见了他。

“三皇兄,别来无恙。”三王爷看着眼前人冷笑两声。

胜者王败者寇,一次又一次栽倒在他手中,他不得不认输。

“三皇兄,朕不明白,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来颠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你这是何苦呢?”

“你说说,当年你就没能成功,时隔多年,你还能将朕连根拔起不成?”

“你别得意得太草。”三王爷冷哼一声:“你只有一个儿子,祖宗的江山早晚得落到旁支手上去。”

“朕有大皇子,朕还年轻,朕还能生他十个八个皇子。”

“是吗?那你怎么没生出来呢?一根独苗,指不定哪天就喘不上气来了。”

三王爷意有所指。

“澈儿是你下的手!”

几乎是肯定的语气。

“用不着本王动手,不想让他活的大有人在。”三王爷轻蔑一笑:“你能生儿子,肖太医在的时候你还能,肖太医不在了,你连闺女都生不出来一个。”

什么意思?
“你的儿女全靠两任肖太医独家秘方给你保出来的,只可惜啊,肖太医死得太晚了点,若是早死十二年,你连蛋都下不了一个,还儿子女儿?”

“贵妃假孕有你的手笔?”

“现在才知道啊?真是想不明白,明明本王比你聪明,到底是怎么败在你手下的?”

三王爷是真的想不明白:论聪明才智远远胜过眼前的人,论招揽人才他也是很有本事的一个。却一次又一次的败北。

这一次后,他将再无机会了。

“因为,朕是真命天子,天命所归。”

“糊弄老百姓的玩意儿你还信了?也是,谎言说多了连自己也活在了谎言之中了。”三王爷一声叹息:“天时地利人和,本王是差了些。最想不明白的是,这次栽成了夏广成的手里。”

皇帝就冷笑看着他。

“离间计对朕无用。怀远将军是朕一手培养出来的人,又怎么会疑心于他呢?”皇帝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王信他。”

“你疑心病是最重的,本王想不明白,你这次是怎么没疑心他的?”

皇帝被三王爷说疑心病最重几个字给愣住了。

看来,他确实是很了解自己。

只不过,他不会知道,之所以没有疑心夏广成,是因为那个小女孩。

皇帝没再与三王爷说别的话。

“你是朕唯一在世的皇兄了,放心,纵然是你放下了滔天大罪,朕也容得下你,朕会让你在这里养老的。”

言外之意是不杀他。

“那本王是不是要谢谢你的不杀之恩?”

“不用谢,朕是一个大度的人。”

三王爷再次冷笑,是的,帝王有时候就是这样将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对外还是一副兄弟友恭的模样,这就是帝王的嘴脸。

再次交手,自己又败了。

看着皇帝那张嘴脸,三王爷也没有兴趣再多说。

上一次败了,他隐姓瞒名多年,原以为这次能稳操胜券,没想到还是阴沟里翻了船。

余生,他将在这宗人府中度过了。

问题到底出了哪里?

皇帝从宗人府出来内心是震惊的.
老三告诉他,他其实是生不出孩子来的,是两任肖太医让他延续了子息?
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回宫,立即就宣了太医。

现任太医院院首曹太医额头直冒冷汗。

真的,他压根儿没能把出皇上龙体哪里欠安。

“皇上,您哪儿不适?”

“蠢货,朕要知道哪儿不适还来找你?”

现在的他,是哪儿哪儿都不适。

特别是心里,堵着一股子的气。

偏偏,不能生育这种事儿是问不出口的。

曹太医又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再请皇上换了一只手,认真的把脉,事实上,内心一直在求救,真希望肖太医显灵,难让他不再受罪。

是的,以前有肖太医顶着,他们什么都不怕。

今上疑心很重,所以他们看诊也胆怯得很,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

为了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总是察言观色。

“皇上,微臣观您龙体当是肝火旺盛,微臣为您开一剂方子,先调养一下龙体。”

“开吧。”

这个废物,都不知道自己想要问什么,就很是恼火。

“下去吧。”

挥一挥手,让他滚下去。

真是无用的饭桶。

一直想着三王爷的话,一直不得安宁。

在御书房里转了几圈,让内侍都害怕起来了:这是有什么大事儿要发生?又或者,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德福。”

“奴才在。”

“民间有没有那种很厉害的大夫,一把脉就能看出病症的?”

“回皇上,大夫一般都能通过望闻问切看出病症的。”

“去打听打听,朕要找一位德高望重医术超群的大夫。”

“是给大皇子看诊吗?”

大皇子的病民间的大夫都没人敢揭皇榜的。

“不是,你不用问那么多,朕让你先寻着。”

“是,皇上。”

德福不明白,曹太医都说了皇上并无大碍,只是肝火有些旺盛罢了,他为什么还要找民间的大夫?
难不成是看那种……

虽然净身了,德福依然知道男人的特征,莫不是皇上真的……

嗯,这种事儿自然是不能让太医知道的,要不然今上就要成为笑柄了。

德福想明白其中的要害后,就很努力让他的干儿子干孙子去寻找大夫。

很快得到消息,在京城有一条巷子口,有一位姓孙的老大夫很不错,医术超群。

皇上得到这个消息后表示知道了。

过了两天,皇上带上德福悄悄的出了宫门。

在孙大夫的院门口,早就排了长长的队。

“爷,您看这……”

微服出来,连护卫都没带一个,德福心里是为主子捏了一把汗的。

这若是遇上了什么危险,不用讲,自己一定飞扑上前替他挡刀。

若不然皇上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也落不了一个好下场。

“要不,奴才想办法往前挤几个名额?”

长长的队排着,要轮到自家爷说不定就天黑了。

“不用,咱们出来就是体恤民情的,且等着吧。”

事实上,皇上这会儿正听着有趣的事儿呢。

不出门还真是听不见东家长西家短的故事。

德福也是服气了,堂堂九五之尊蹲在这里听人八卦市井故事。

不过,听着听着,就听到了他自己头上了。

“听说当今皇上不行。”

这话把站在一边的德全吓得不轻。

祖宗啊,你们别说行不行,是嫌脑袋多了吗?居然敢这么说?

“爷,您要不……要不咱回府?”

“不用,听听,挺有趣的。”

皇帝心里火冒三丈,却硬着头皮附和说没事儿。

“这位兄弟,看你穿着挺有钱的样子,怎么也跑到孙大夫这儿来打挤了?”

一个赤着胳膊的汉子看向皇帝笑问。

“孙大夫看病不认身分高低贵贱吧?”皇帝看向那汉子:“刚才听你说皇上那啥,你怎么知道的?”

“这个话呀,我只告诉你,你别往外说。”那汉子道:“我有一个表兄是在宗人府当差,皇上和三王爷的对话他听得一清二楚的,皇上是真的不行。”

皇帝都快气笑了!
这些狗奴才,编排主子不说,还越说越偏。

他是不行吗?
明明说的是他没法生孩子。

不对,那也只是老三编排的……也对,这些话都是老三编排的!
为了就是诋毁他这个皇帝。

真是气得够呛。

这个老三,就像阴沟里的老鼠,时不时跳出来蹦跶两下,然后还要来恶心人。

真是……留下他好像还真是错了。

可是,他是皇上,九五之尊,一言九鼎。

再一个,真的将手足赶尽杀绝了,以后史书让将会怎么写他?

残暴冷血薄情?

当皇帝的人还是想名垂青史,给后代子孙留下一本浩然正气的史书。

所以,老三还是得留着。

倒希望他那张嘴能收敛收敛,别将自己惹火了。

排了大半个时辰,总算轮到皇帝看诊了。

这是一个七旬出头,头发胡子全白了的老头儿。

“孙大夫,劳您大家帮我家爷看看吧。”

德福心里想的是爷是那事儿不行了,但是不能让自己听见,所以,立即找借口开溜:“爷,您先看着,看了后就坐在这儿休息休息,奴才先去一下净房。”

“去吧,爷丢不了。”

事实上,皇上正有此意,希望德福走远一点,别听见了他的秘密。

“哪里不舒服?”

孙大夫和颜悦色的问。

将皇帝都问得红温了。

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借口。

“大夫,我成亲多年,一直未曾有子女,娘子有大夫看诊说一切正常,然后大夫想要为我把脉,我拒绝了,特意来找孙大夫……”

“嗯,我大抵是明白了。”

孙大夫点了点头:“伸出你的左手。”

把完脉,又把了一下右手的脉,再然后看了舌头,又翻了翻眼睑。

在孙大夫翻眼睑的时候福德正好回转,看到这场景吓得不轻。

“爷……”

“无妨。”皇上示意他别大惊小怪:“你且退下吧。”

“是。”福德还是不敢走远了,就远远的站着,侯着。

他得时刻准备着,就怕皇上有什么需求。

“大夫,我的病?”

“你这身子看起来确实没有子女缘,不过,据老夫诊脉,你是吃过一些调理的药,应该能生得下几个子女的。只是往后估计更难了。”

“为什么?”

“因为你上了年纪,又日夜操劳,病症自然也得不到缓解了。”(本章完)

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Author:

The renowned imperial physician, Doctor Xiao, was embroiled in a case of false pregnancy involving a concubine and was executed. Men over the age of twelve were exiled, while the female relatives and young children were granted the benevolence of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returned to their ancestral home in Shu. Unexpectedly, the relatives who had been protected by Doctor Xiao turned away a group of women and children, occupying their ancestral property and expelling them from the family. A group of pampered women and children, having nothing to depend on, found Xiao Chunuan, who loved reading and grinding medicine, to be the pillar of the family. She taught her family to wash clothes and cook to survive; she taught her younger sisters to forage for wild vegetables and prepare medicinal herbs; she taught her younger brother to learn business and practice martial arts to strengthen his body, while ensuring that they studied literature and literacy despite three generations not being able to take the imperial exam; she worked hard to earn money and also wanted to help their exiled relatives; her grandmother arranged a marriage for Chunuan, only for the clan leader's daughter to come knocking and cause trouble. Good people are often bullied, and those who are kind are taken advantage of. Old grudges and new enmities are all accounted for. Xiao Chunuan was never one to go easy on others; she was ready to engage in both literary and martial contests!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