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imes – Chapter 167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167章 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两章合一)

甄公子最近的一批货里,有一只带机括的镜子,镜子外面是珐琅的外壳,缀着用珍珠和宝石镶嵌的花朵,按动其中一朵花的花芯,便如蝴蝶展开翅膀,露出里面西洋玻璃制成的镜子,再按动另一朵花的花芯,又会弹出一柄镶金嵌玉的梳子。

除了这只镜子,还有一柄团扇,那团扇做工考究,极为精致,然而更独特的是扇面的图案,正看百花争艳,侧看却又是荷塘月色。

三皇子只是粗粗看了,便知道这两样物件送到乔贵妃面前,她一定会喜欢。

金公公虽然在刑部大牢里住了几日,但刑部上上下下对他客客气气,那几日他在大牢里,虽然没有受到像朱玉那样的厚待,可也没吃苦头,出来时身上都是干干净净的,因此,他回到皇子府,也只休息一晚,便回到三皇子身边当差。

此时看到这两样物件,他便笑着说道:“皇贵妃娘娘肯定会喜欢,这种稀罕物儿,也只有甄公子那里才能弄到。”

三皇子颔首,甄贵是个会办事的,这海运的生意一本万利,虽然他是第一次参股,可是得到的利润却已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难怪宝庆侯府闹着分家,那朱清和朱信兄弟早在甄贵刚到京城时便跟着他一起做生意,虽说本金少赚不了太多,可是几笔生意下来,如今也有了想分家的底气。

想到朱家兄弟,三皇子便想到了五皇子,心里隐隐有些不满。

他是直到后来才无意中听说,甄贵来到京城后,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定国公世子邓峥,第二个人是给邓峥当跟班的朱清,而第三个便是老五身边的汪公公!

早在京城里的勋贵子弟们还不知甄贵何许人也时,汪公公便已经入股了海运生意,虽说那只是一条中型船,而汪公公也仅是试水,参了一小股,但是那一次,老五便赚了上万两银子。

可是老五却没有对外吐露只言片语,哪怕是对他也没有说。

他之所以会知道甄贵,还是从邓峥那里听说的,而那时距离老五入股,已经隔了几个月,这几个月里,老五跟着甄贵赚了七八万两银子。

最令三皇子不能容忍的是,老五第一次和甄贵做生意,是趁着他替父皇出京阅军的时候。

其实当时他临走的时候留下人手了,可是老五做得太隐密,三皇子府的人虽然查到汪公公独自去如意轩见过一个人,后来也去查过,可却什么也没有查到。

而他那阵子太忙,听到汇报之后,也没有放在心上。

九位皇子当中,那几个小的暂且不提,成年的皇子当中,最缺银子的就是太子和三皇子。

太子占了东宫的名头,得到的资源本就高过所有兄弟,而三皇子要招揽人材,花销最大,虽然有冯家这个岳家,可冯家虽然是名门,却并非豪富,因此,这些年来,三皇子没少动用乔贵妃的私房,因此,他才是最缺银子的那一个。

而老五,他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想到老五背着他做过的这些事,三皇子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觉得老五再也不是那个跟在他身后的弟弟了。

他命人把那两件物事装进锦匣里,便进宫去了。

自从金公公出事,乔贵妃便没有见过三皇子,母子俩心意相通,全都知道那个时候绝对不能见面,不能让皇帝认为他们是在商量对策,只有泰然处之,才不会陷入自证的漩涡。

果然,这桩案子很快便有了结论,三皇子全身而退。

可即便如此,乔贵妃心里还是七上八下。

老四虽然挨罚了,可是皇帝对老四的惩罚却令乔贵妃寒心。

禁足一年?
这算哪门子的惩罚?

老四那个残废,不用禁足他也不会出门。

皇帝摆明是在偏袒!

要知道一旦让老四得手,无论是太子还是三皇子,都要面临一场浩劫。

老四就差捅破天了,却只是被禁足?
乔贵妃虽然心里有气,但是面对永嘉帝时却比以往更加温柔小意,矢口不提三皇子受的委屈,眼中却满满都是对皇帝的怜惜。

是啊,手足相残,最痛心的就是他这个父亲,可是称孤道寡已久,谁又能真心实意体谅他。

所以,这宫里若是还有一个人心疼皇帝,那便是乔贵妃,而并非皇后,更非丽太妃这位生母。

乔贵妃的善解人意让永嘉帝心中愧疚,他让人送来很多东西,三皇子进来的时候,便是满眼的珠光宝气。

“阿娘,父皇又给您送东西了。”寝宫里都是可以信任的人,三皇子可以不用避讳地叫一声阿娘。

乔贵妃眼中闪过一抹嘲讽:“他也只能给我这些了。”

皇后之位给不了,太子之位也不是说给就能给的,皇帝能给她的,也只有这些金银珠宝了。

对于皇帝而言,和他能给的其他东西相比,金银珠宝是最廉价也最简单的。

乔贵妃对此心知肚明,到了她这个位置,衡量皇帝对她是否宠爱,绝不是皇帝是否留宿,更不是皇帝送来多少东西。

她这个年纪,早就不想再生了,皇帝的留宿对她而言不值钱,而金银珠宝,对于皇帝而言,同样不值钱。

就如同普通人家的单纯少女,在成亲之前,你可以图他有钱有势、才高八斗、英俊潇洒、人品贵重、勤劳勇敢,却就是不要图他对你好,因为他能对你好,也能对别人好,好最不值钱,所以人家最舍得付出。

这话说得简单,可是不知有多少姑娘,在被别人问起:他有什么好?你图他什么?
姑娘往往红着脸,却是一脸倔强:我什么都不图,就图他对我好。

乔贵妃从年轻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她想要什么,她能要什么,她更知道取悦皇帝容易,一直能取悦皇帝却很难。

因此,这些年来,无论后宫里有多少年轻美人,她在皇帝心中,永远都是最不同的那一个。

但这对于她而言,却还差得太远太远。

为了儿子,她可以不做皇后,但是她的儿子,却一定要成为皇帝。

望着乔贵妃眼中,那只有在自己面前才会流露出来的疲惫和焦虑,三皇子连忙像现宝一样,打开那两只锦匣。

“阿娘,您快看看儿子给您带来了什么?”

他很耐心地向乔贵妃展示那两样物事的奇妙之处,乔贵妃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这两件小东西,于她而言,远远胜过皇帝送来的那些金银珠宝。

她摆弄着这两件物事,爱不释手,说出的话却是满满的无奈。

“我知道你急着进宫是为了什么,唉,别说是你了,就是阿娘也气得彻夜难眠。”

三皇子委屈巴巴:“阿娘,您说父皇究竟是什么意思?老四做出残害手足的事,他却轻轻放下,莫非他对老四还寄予厚望?”

乔贵妃冷哼:“厚望?怎么可能?有一件事,我初时不能确定,现在却可以肯定了。”

三皇子忙问:“什么事?”

乔贵妃语带嘲讽:“萧真的死,老四的腿,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对老四,心中有愧。”

三皇子的嘴角抽了抽,父皇那样的人,也会对自己的儿子心中有愧?
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转移到另一件事:“萧真的死是父皇父皇为何要这样做?是因为萧家?可萧家的残废老得快要死了,子侄辈里没有一个能当大任的,萧家早就名存实亡了,哪里用得着父皇对他们动手?”

乔贵妃心里一阵酸楚,她的儿子还是太年轻太单纯了,唉,若是没有冯恪出谋划策,怕是早就被人算计了。

“萧家不足为惧,可是萧家所在的梁地,却是你父皇的心头大患。”

三皇子能被永嘉帝喜欢,一半是因为乔贵妃,另一半原因则是因为他从小就是众皇子们最聪明伶俐的。

所以乔贵妃这样一说,三皇子便明白了。

八大王,一直都是父皇心中的刺。

父皇原本是想让梁王府和萧家鹬蚌相争,他坐收渔翁之利,可惜梁王死了,萧真也死了,两家却没能打起来,反而是父皇不得不放赵廷晗回去。

“阿娘,如果我替父皇收回梁地,父皇一定会龙颜大悦吧。”

如果梁地是在他手上收回来的,何止是龙颜大悦,他便能将太子彻底踩在脚下。

乔贵妃失笑:“收回梁地?哪有那么容易,你以为你派人杀到梁地,割了赵廷晗的脑袋就能收回梁地了?如果是那样,早在老梁王死的时候,梁地就能收回来了,又为何会拖到现在?梁王府根深蒂固,哪里是死一两个人就能解决掉的。”

三皇子不屑:“赵廷晗是个病秧子,赵廷暄就是个只会风花雪月的窝囊废,何足为惧?”

乔贵妃想起最近的那件事,觉得还是让三皇子知道为好。

“梁王府如今真正的掌权人,并非赵廷晗,而是赵云暖,偏偏赵云暖与其母关系恶劣”

三皇子越听眼睛越亮,他找到了在父皇面前扬眉吐气的办法了。

“不就是让赵云暖嫁到京城吗?这个好办,说来也是,你们怎么就想到朱玉了呢?而且还是在朱玉被阉了之后,难怪父皇会生气。”

乔贵妃冷笑:“这件事我早就提了,可是丽太妃却想拿捏一把,一直拖着,拖来拖去,朱玉成了废人,她这才把这桩亲事提出来,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三皇子说道:“可惜赵云暖是宗室女,若是北燕南桂,这亲事再容易不过。不过,现在也不难,既能给护皇室脸面,又让赵廷晗不得不答应,还能令那些御史们无从抵毁,就不能盯着朱玉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

乔贵妃说道:“你父皇心里已有一人,只是还没有确定下来。”

三皇子忙问:“是谁?”

“卫国公世子燕侠。”乔贵妃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三皇子怔了怔,是啊,那个赵云暖与赵廷晗是孪生,年纪肯定不小了,燕侠也没有成亲,且这两家原本就是远房亲戚。

三皇子飞快地分析这桩亲事若是成了,对自己可能会产生的利弊,最后点点头:“这是一门好亲。”

乔贵妃看向他:“何以见得?”

三皇子微笑:“卫国公府燕家虽然看似是粗人,但其实家规极严,燕家子孙虽然只忠于皇帝,可是却更尊太祖。八大王的封地都是太祖赐下的,父皇想要收回梁地,燕家肯定不会答应,他们不答应,朝中便会有一大批人响应他们,可是如果赵云暖做了燕家的儿媳,那么日后但凡事关梁地,燕家都会保持缄默,也只能保持缄默。”

说到这里,三皇子顿了顿:“父皇想让赵云暖嫁到京城,就是想让她死在这里。可若是让燕家主动杀死儿媳,却难于登天。

可若是想个办法,让燕家以为赵云暖是死在自己手里呢?”

乔贵妃怔了怔,恍然大悟,抚掌笑道:“妙啊,那个时候燕家就有把柄抓在我们手里了,什么孤臣,只这谋害皇室血脉的罪责,燕家连带着列祖列宗都要名誉扫地,到了那时,我的儿,无论是卫国公还是燕侠,亦或是那些跟随燕家的人,全都能为你所用,更何况燕家手里,还有京卫大营。”

五万京卫,是大雍朝的最后一道屏障,而创建京卫大营的人,便是第一代卫国公。

之后卫国公府掌管京卫几十年,直到十多年前,老卫国公临终之时,才将京卫大营的虎符交还太上皇。

虽然京卫大营已经不在燕家手中,可是燕家余威尚在,京卫大营里的长官虽然换了两拨,而当年老卫国公培养出来的那批年轻将领,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们不仅活跃在京卫大营,就连其他卫所,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这些,便是那个整日装傻充愣的卫国公以及燕家那些崽子们,跑到宝庆侯府上房掀瓦的底气。

三皇子激动得心跳加速,以前他不是没有拉拢过,可是无论是卫国公本人,还是燕侠,全都不上道。

可若是抓住他们的把柄,那么事情就不同了。

一旦卫国公府为本皇子所用,文有冯家,武有燕家,到了那时,那皇位,还有谁够资格与他一争?
“阿娘,您给父皇多吹吹枕边风,儿子在宫外,也会想方设法,一定要成就这门亲事,哈哈哈,这门亲事真是太好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成了成了,马上就要成了,姐姐就要进京了

Good Times

Good Times

好时节
Author:

Zhao Shiqing was born with an extraordinary gift; she coul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f beasts. When she was a child, her entire family was murdered, and she narrowly escaped. She was taken in as an adopted daughter by the King of Liang. From then on, Zhao Shiqing had a doting father, a fragile mother who couldn't take care of herself, a cunning older brother, a mama's boy younger brother, and a virtuous sister, along with a cold and beautiful teacher. Suddenly, one day, her father died, her family fell apart, and she became known as the harbinger of bad luck. Zhao Shiqing was driven out of the royal residence, and everyone avoided her. She then encountered Xiao Zhen, who had faked his death and came back to life. Zhao Shiqing felt both sorrow and joy. The sorrow came from discovering it was all a conspiracy, while the joy came from realizing there was someone whose situation was even worse than hers... This is a story of two harbingers of bad luck teaming up to share their misfortunes and fight monsters together. Novel keywords: Good Times, No Pop-ups, Good Times Full Text Download, Good Times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