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imes – Chapter 172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172章 林贤(两章合一)

赵廷暄当然知道朱玉,他连家门都没出,就要赔朱玉一万两银子。

听到朱玉被阉的消息,他还窃喜过,后来朱玉死了,他更是在心里说了无数句“恶有恶报”。

可是现在,当他得知就是这个人渣,差一点就成了他的姐夫,而这一切还是因他而起,赵廷暄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的身体如有千钧重,四肢五官都变得僵硬麻木,他甚至张不开嘴,说不出话,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若是姐姐嫁给朱玉,那他就只能以死谢罪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赵时晴重重一掌拍在他的肩膀上,赵廷暄才像是解开封印一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好在朱玉死了.”

他想说“好在朱玉死了,姐姐没有跳进火坑”,可是后面的话,却说不出口,他羞愧得无地自容,他终于意识到,无论姐姐是嫁给朱玉还是燕侠,全都是拜他所赐!
赵时晴就像是看穿他的心事,幽幽说道:“如果不是因为你,姐姐可以在梁地挑选一个心仪之人,能被姐姐看中的人,人品样貌也不会差,她可以住在梁都,那里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有她的亲人,有她的朋友,有她的家。

可是现在姐姐却不得不远嫁,背井离乡,远离亲人,这一别可能便是一辈子。

更何况,她还要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还要面临一个全然陌生的家族。

更重要的是,她不但是远嫁女,她更是人质,咱们的长姐,她要代替你,在京城做人质!

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善待身为人质的儿媳,更不是所有的男人在皇权威压下还能与妻子举案齐眉。

二哥,你回到梁地,便能过回以前的生活,你依然是尊贵的二公子。

可是姐姐呢,等待她的是刀山火海还是山青水秀,你不知,我不知,她更不知!”

赵时晴话音未落,赵廷暄已是泣不成声。

赵时晴静静看着他,良久,转身离去。

赵廷暄哭得不能自已,面对梁地方向,跪了下去。

赵时晴发泄了一通,心里舒服多了。

她漫无目的走在街上,姐姐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她要做什么?
离开京城?

回梁地?
等到姐姐出嫁的时候,再和姐姐一起回来?
因为今天要和赵廷暄见面,所以赵时晴出门时穿了男装,并且简单易容,虽然没有判若两人,可若不仔细看,也看不出她是女子。

远远闻到一股焦香,赵时晴望过去,却见竟是一个卖烤鱼的摊子。

她还是第一次在京城见到卖烤鱼的,刹那间便把所有烦恼全都抛到脑后,飞奔着跑了过去。

摆摊的是两个少年,大点的十七八岁,小的十三四岁,两人有几分相似,看着像是一对兄弟。

摊子上已经坐了两个客人,比起其他摊子,这里算是冷清了。

赵时晴看着架子上两面金黄的烤鱼,咽咽口水,指着一尾草鱼说道:“我要这条。”

两兄弟中的弟弟看她一眼,有些好奇:“你一个人吃吗?”

赵时晴点头:“是啊。”

小阿弟:“这条鱼有三斤重,你一个人吃不完。”

赵时晴:“小看我了,别说只有三斤,五斤的鱼我也能吃完!”

小阿弟没再说话,拿起刷子往鱼身上抹小料,赵时晴挑了一个看上去最干净的凳子坐下,笑眯眯地等着她的烤鱼。

忽然,耳边传来一个声音:“小哥,你也是外地来的?”

赵时晴转身去看,说话的是一个有眉清目秀的少年。

是的,赵二小姐以貌取人,看人先看脸。

少年穿着半新不旧的蓝布书生袍,头发没有绾簪子,绑了一根和衣裳同色的蓝布条,蓝布条上还绣了几片竹叶,可见家里有位心灵手巧的母亲或者姐妹,当然,也有可能他已经成亲,这是妻子绣的。

少年身边放着一只落满灰尘的书箱,一看就是走了很远的路。

他说的虽然是官话,但是却夹带着口音,一听就是外地人。

赵时晴也同样如此,梁王府的孩子从小就讲官话,在没来京城之前,赵时晴一直认为自己讲得一口标准的官话,可是到了京城,只要她一张嘴,别人便知道她是外地人。

她是夹带着梁地口音,而面前的少年,却显然是从吴地来的。

赵时晴自己就是在梁地长大的吴地人,所以在京城见到吴地人便觉亲厚,和那少年说话的语气多了几分亲切:“是啊,你是从吴地来的?吴地哪里?”

少年忙道:“我是庐州人氏,小哥你呢?”

赵时晴眼睛一亮:“咦,你是庐州人啊,巧了,我外家也是庐州的,你家是在庐州城里,还是在下面的县里?”

少年又惊又喜;“你外家是庐州人啊,真是太巧了,我家是青庐的,不过后来我爹去庐州开铺子,我们一家就搬到庐州了,也只有祭祖的时候才回去。”

赵时晴一拍大腿:“这不是巧了吗?我外家也是青庐的,竹西塘,你听说过这个地方吗?”

少年忙道:“竹西塘?我当然听说过,我还去过呢,我家是竹山坳的,我有个同窗以前住在竹西塘,每次他家里来人接他时,我都会蹭他家的骡车,有一次天太晚了,我还在他家住了一晚,吃了他阿奶做的红烧肉。”

少年说到红烧肉时,下意识咽了下口水。

赵时晴只觉头发根都立起来了,竹西塘,同窗,骡车,红烧肉!
“你那个同窗该不会是姓杨吧?”赵时晴下意识压低声音。

少年却兴奋起来:“你怎么知道?哦,也对,他现在是状元郎了,肯定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事!”

赵时晴在心里翻个白眼,你想多了,人家可不想让人知道曾经在竹西塘住过。

不过,这少年居然蹭过杨胜秋的骡车,吃过红烧肉!

赶骡车的不就是自家阿爹,做红烧肉的不就是阿娘?

这少年在竹西塘住过一晚,一定也见过阿娘!

赵时晴嫉妒得想要挠人了,她都没有见过他们,这少年却见过他们,活生生的他们。

她决定和这少年套套近乎。

“你家是竹山坳的?离竹西塘很近吗?”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赵时晴才有此一问。

“离得很近的,翻过一道山就到了,所以我才蹭杨胜秋的骡车。”少年很开心,也很自豪,状元郎是他的同窗,这件事足够他显摆一辈子了。

赵时晴说道:“离得这么近啊,咦,我去年才去过竹西塘,怎么没听人说起过这地方。”

少年笑着解释:“你一定很多年没有回去了,所以才不知道,我们竹山坳只有二十户人家,进村的路又不好走,县衙的人去一趟很不容易,又没有里正,所以就把我们村划给青竹村了,说起来也有六七年了,不过我们村的人还是习惯说自己是竹山坳的。”

原来如此,赵时晴明白了,青竹村的确离竹西塘很近,而且那是一个大村,至于有多大,赵时晴没有了解过,现在看来还真是大,连山那边的竹山坳也属于青竹村。

赵时晴问道:“我姓甄,你呢?”

少年自我介绍:“我姓林,叫林贤,不过我还没有字。”

赵时晴看向他的书箱,问道:“你是来京城准备后年秋闱的?你的户籍在北直隶?”

乡试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考,杨胜秋能来京城参加乡试,是因为他后来跟着义父落籍韩城,韩城隶属于北直隶,所以他是来京城参加乡试,后来又留在京城参加会试。

今年虽然不是乡试的年份,但是有很多家境殷实的秀才,会提前一两年来京城,比如纪大娘家隔壁那座宅子,就是租给三个外地来的秀才,不过,他们虽然家在外地,却也是北直隶的,而林贤又是吴地人氏,所以赵时晴才有此一问。

林贤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我不是来参加秋闱的,去年我落榜了,我表哥在京城的汇文书院读书,和书院里说好了,我可以过去旁听。其实吴地也有很有名的书院,可我进不去。”

赵时晴来京城有些日子了,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书院,想来是个不出名的小书院。

她没有问林贤千里迢迢为何不选间有名的书院,这还用问吗?有名的书院不是想进就进的,而且人家更不会让旁听。

“汇文书院的旁听收束脩吗?”赵时晴问道。

林贤点头:“收啊,每年二十两。”

赵时晴很自然地转移话题:“杨状元好像是韩城举子吧,他是吴地人氏?”

林贤连忙解释:“这个我知道,杨胜秋那时住在竹西塘,家里还是很富裕的,他有个小妹妹,很可爱,可惜是盲的,后来他家人去外地给小妹妹看病,便一直没有回来.”

说到这里,林贤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对了,竹西塘有户人家被灭门了,去年才找到尸体,这事你听说了吗?”

赵时晴心里猛的一疼,脸上却不动声色:“我没听说啊,这事和杨胜秋有关系?”

林贤说道:“那户人家姓时,按理说和杨胜秋没关系,不过我听我娘说那户人家以前是收布的,家里还有个瞎眼的小女娃,而且和那家人一起死掉的,还有一位姓杨的大夫,我记得杨胜秋家里就是收布的,他阿叔来接他时,骡车上放着整匹的布,而且他也说过他阿爷是大夫。”

赵时晴问道:“这事你和人说过吗?”

林贤摇头:“我就和我娘提了一嘴,我娘说我肯定是记错了,去年我乡试落第,哪好意思回去啊,我都快两年没回过老家了,灭门的事,我是听我娘说的,她也是过年回去时听村里人说的,又不是一个村子的,我娘和竹西塘的人也不认识。”

“那后来呢?家里人一直没有回来,杨胜秋当时也只有八九岁吧,他怎么生活的?”赵时晴问道。

林贤说道:“刚开始,他衣裳破了,还是我带回家让我娘给补的,我娘见他长个子了,却还穿着小一号的衣裳,还给他做了一身新衣裳呢。我家那时虽然也不富裕,可也不是很穷,我娘看他长得好看,又会读书,还和我爹商量,想收养他呢。

可是我爹没答应,他说杨胜秋八九岁了,养不熟。

他功课好啊,你是不知道,他读书可厉害了,两位先生全都喜欢他,见他孤苦无依,还把他的束脩给免了。

再后来,我爹跟着我大爷爷去庐州开铺子,我们全家也搬到了庐州,离白凤城更远了,我就转到庐州上学,临走的时候,我把我攒的所有压岁钱全都给他了,他送给我这个。”

林贤从腰上解下一枚竹牌,竹牌打磨得很光滑,上面刻着平安二字。

“他说我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将来我们一直做秀才做举人做进士!
可惜他都已经是状元了,我却还是个秀才。”

赵时晴问道:“你和他一直都有联系?”

林贤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不在白凤城上学了,刚开始那几年,我和他一直都有书信往来,后来许先生过世,私塾转出去了,徐先生带着他去了韩城,我们便断了联系,不过,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忘记我们曾经的约定,我也要努力,我要做举人,做进士!

等我在京城安定下来,我就去找他,他一定想不到我会来京城,我要给他一个惊喜!”

赵时晴端详林贤,见他目光澄明端正,心里默默叹息,但愿杨胜秋还记得你们的约定,但愿他还当你是他的朋友。

赵时晴想了想,还是觉得要提醒一下。

“你见到杨胜秋时,不要和他说起竹西塘那户灭门的人家,更不要提起他祖父是大夫的事。”

林贤不解:“为什么?那可能就是他的家人,这么多年,他一定也想知道他家里人为何会一去不返。”

赵时晴忙道:“他都是状元了,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能不知道吗?如果那真是他的家人,他一定很伤心,你再提起,那就是让他再次伤心。”

林贤一想也是,杨胜秋已经做官了,肯定早就知道了,他那么聪明,那么厉害!

Good Times

Good Times

好时节
Author:

Zhao Shiqing was born with an extraordinary gift; she coul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f beasts. When she was a child, her entire family was murdered, and she narrowly escaped. She was taken in as an adopted daughter by the King of Liang. From then on, Zhao Shiqing had a doting father, a fragile mother who couldn't take care of herself, a cunning older brother, a mama's boy younger brother, and a virtuous sister, along with a cold and beautiful teacher. Suddenly, one day, her father died, her family fell apart, and she became known as the harbinger of bad luck. Zhao Shiqing was driven out of the royal residence, and everyone avoided her. She then encountered Xiao Zhen, who had faked his death and came back to life. Zhao Shiqing felt both sorrow and joy. The sorrow came from discovering it was all a conspiracy, while the joy came from realizing there was someone whose situation was even worse than hers... This is a story of two harbingers of bad luck teaming up to share their misfortunes and fight monsters together. Novel keywords: Good Times, No Pop-ups, Good Times Full Text Download, Good Times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