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imes – Chapter 182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昨天从宫里回来时,身边还有邓峥等人,赵时晴没有机会和萧真议论宫里发生的事,因此,今天一大早,赵时晴连早食都没吃,便带着凌波、泥鳅、秀秀和沈望星一起去了如意舫。

之所以大家一起去,是因为如意舫湖边的一片空地,很适合放风筝,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时候。

萧真没想到,一大早会来这么多人,听说他们都还饿着肚子,便让大壮去买早食。

赵时晴:“不用不用,我们带了,借你这里的厨房用一用。”

那么大的如意舫,只住了萧真、大壮和江平等人,主仆加在一起也只有六个人。

至于厨子,除了萧真以外,全都是厨子,至于口味,吃不死人就行。

说是自己带了,那就真的带了。

大壮看得眼睛都直了,只见几人七手八脚从车上搬东西,油盐酱醋,整条的腊肉、腊肠,还有做好的包子,甚至还有一坛子酱菜和一坛子咸鸭蛋。

这些东西一股脑搬进厨房,今天的大厨是凌波,二厨是秀秀,泥鳅负责烧火,沈望星负责在旁边给他们念话本子。

大壮张着嘴巴,好半天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你们平时也是这样烧饭的?”

凌波:“家里有厨娘。”

秀秀:“还有纪大娘。”

泥鳅:“还有如意姑姑。”

沈望星:“她们不许我们进厨房。”

大壮懂了,也就是说,这几位平时其实是连灶台都不会靠近的。

赵时晴正在和萧真说起昨天在宫里,她和三小只看到的那件事。

赵时晴说道:“慧明公主会怎样,应该不会死吧?”

萧真摇摇头:“只要她不自尽,皇室是不会处死她的,她的下场应是紫竹观或者慈恩寺。佳柔长公主常去紫竹观,所以慧明多半会去慈恩寺,那里比紫竹观要艰苦多了。”

赵时晴不用猜也知道,这些年出宫的嫔妃,大多都是去了紫竹观,再加上有佳柔长公主,紫竹观得到的皇室供奉远远多过慈恩寺。

如果慧明公主去了慈恩寺,那是真的受苦去了。

赵时晴叹了口气;“同样是在宫里长大的,赵廷珞有八百个心眼子,慧明公主还不如十岁小孩。”

萧真语气淡淡:“人和人不同。”

赵时晴看得出来,萧真对慧心慧明这两位公主没有丝毫同情,想来也是和当年孙选侍的所作所为有关。

赵时晴说道:“下一步就是废太子了吧。”

萧真颔首:“哪怕太子和慧明的事天下皆知,在朝堂上也不会因此废黜太子,多半会让太子自己请辞让贤。”

赵时晴对朝堂之事所知不多,但是她相信萧真的判断,因为她也觉得这件事的作用,就是让皇帝下决心废掉太子,现在皇帝决心已下,自是会有人把枕头递过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自然而然说到了杨胜秋,萧真说道:“杨胜秋想要求娶冯雅兰。”

想到赵时晴可能不知道冯雅兰,萧真解释:“她是冯佳荷的姐姐,冯恪的庶女,虽是庶女,却很得冯恪看重,那一世她的运气却不太好。”

赵时晴忙问:“怎么不好了?”

“那一世她嫁的是进士郎”萧真说到这里,忽然顿住。

赵时晴看向他,问道:“怎么了?”

萧真深呼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好像忽略了一件事。”

赵时晴问道:“什么事,重要吗?”

萧真:“以前并不重要,可是现在却很重要。”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冯雅兰的夫君姓郎,名叫郎秋白,是郎静的侄儿。郎静就是以前的韩城父母官,他的岳父与冯恪是故交,而他调到京城后,也拜在冯恪门下,他的侄儿郎秋白是那一年的二甲进士,娶冯恪庶女冯雅兰为妻。”

萧真说到这里,赵时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杨胜秋在韩城时便是郎静府上的西席,他是跟随郎静一家进京的,他家还有个女儿叫郎玉玉。

你是怀疑那个郎秋白就是杨胜秋?”

萧真点点头:“可惜上一世我并没有见过郎秋白本人,不知道他的相貌。”

他继续说道:”有一年童州四地水患,永嘉帝派五皇子前去赈灾,当时五皇子与三皇子是最好的兄弟,三皇子特意让自己的连襟郎秋白同行,而郎秋白当时在工部,他是以工部官员的身份随行的。

那次赈灾错漏百出,款项没能用到治理河道和安置灾民上面,五皇子完全被架空,最后背锅的也是他,那次灾情死伤上万百姓,其中就包括郎秋白,五皇子赈灾不力,削去皇籍,贬为庶人,自尽于府中。

郎秋白死后,冯雅兰年纪轻轻便守寡,本已很可怜,可是天漏偏逢连夜雨,她唯一的儿子也被拐子拐走了,她心灰意冷,从此便闭门不出,再后来便没有她的消息了。”

赵时晴大吃一惊,郎秋白是杨胜秋也就罢了,偏偏这个郎秋白还是以身殉职的。

“那一世你关注过这件事吗?”赵时晴问道。

萧真说道:“五皇子被贬,有我一份力。”

“那郎秋白呢,他真的死了吗?”赵时晴又问。

萧真一怔,摇摇头:“那一世,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就如这一世,他若不是杨老大夫的孙儿,于我,也同样是一个小人物。”

更何况,上一世,郎秋白连状元都不是,娶的又是冯家庶女,去的也是六部里最不受重视的工部,到死也只是一个从五品,他这样的人,不仅萧真不会重视,其他人同样不会。

萧真说道:“我之所以还记得他这个人,还是因为他的儿子。当年,他儿子被拐的事,在京城闹得很大,京城治安一向很好,甚少会有拐卖孩子的事情发生,更何况那还是冯恪的外孙。

冯雅兰带着孩子去白云观上香,一转眼孩子就不见了,找遍白云观,也没有找到孩子的踪影。

一时之间流言四起,甚至还传出用小孩的内脏泡酒的谣言,京城人人自危,那段时间,街上都看不到小孩玩耍了。”

赵时晴忽闪着大眼睛:“那一世你没有留意过郎秋白这个人,那么现在你假想一下,假如郎秋白就是杨胜秋,那么为何两世有所不同,这一世他没有成为郎静的侄儿,而上一世,郎秋白也没有考上状元,你想想看,为什么会不一样?”

萧真的目光落在赵时晴脸上,比起在吴地时,小姑娘的五官又长开了一些,少了两分青涩,多了两分明媚。

“上一世和这一世的变数就是你。”

“上一世你没有出现,梁王府没有了,我的家也没有了。躲在暗处的杨胜秋看到的是危机,是杀戮,他怕了,所以他给自己找了一个靠山,那就是郎家。

我打听到一个消息,这一世杨胜秋之所以能以弱冠之年便到郎府做西席,主要原因便是他救过郎静的儿子。

想来上一世的郎秋白也是如此。

郎静虽然官职不高,但在当时,无论是郎秋白还是杨胜秋,郎静都是他能抱到的最粗的大腿。

上一世我父母被害,梁王府危机,梁王府与萧家的战争,全都发生在科举前后,因此,那一世的郎秋白小心翼翼,就连科举也要隐去锋芒,他只考了个二甲,考上进士,却不会引人注意。

而这一世的杨胜秋志向更加高远,他不满足于借着做西席的机会接近郎静,为郎静夭折的幼弟承继香火,他的目标在京城,这个幼年时被迫离开,却念念不忘的地方。

所以,这便有了前世隐姓埋名的郎秋白,和这一世的状元郎杨胜秋。”

赵时晴冲着萧真竖起拇指,不愧是她看上的人。

念头一起,小姑娘的耳朵尖尖又红了,哎呀呀,谁看上他了,顶着一张假脸,谁会看上。

夸奖的话到了嘴边,就变味了:“不愧是我舅舅,真厉害!”

萧真:.
趁着萧真没有反击,赵时晴连忙岔开话题:“如果郎秋白真是杨胜秋,我怀疑那一世,三皇子让他跟随五皇子,不是去做事的,而是去捣乱,那次出了那么大的漏洞,一定和他有关系!

你想想,是不是?”

萧真想了想,说道:“当时查出了五个人,全部都是跟随五皇子一起去童州的,这五人全部参与,他们瞒天过海,架空五皇子,贪墨修缮款,又贪墨赈灾安置款,甚至还杀了两名地方官,这五个人都是五皇子的亲信,也是他信任的人,他们全都是被凌迟的,而做为随行的唯一一个三皇子的人,郎秋白却殉职了。

现在回想起来,因为他是殉职,所以从始至终没有人怀疑过他,更没有人调查过他。

他这一死,却是彻底洗白了自己。”

赵时晴呵呵冷笑:“或许他没死,只是借死远遁,还有他儿子,说不定真正的拐子就是他,或者是他派来的人。”

萧真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他又有些不解:“那他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他是为了三皇子吗?可他死了,不论真死假死,都是死了,除非他相信,三皇子登基之后会让他死而复生,可是直到我死的时候,三皇子也没有登基,皇帝也还健康活着。

再说,他若真是想等到三皇子登基那日,也没有必要带走自己的儿子,儿子留在京城,自有冯家人护着,无论如何也比跟着他隐姓埋名要好得多。”

赵时晴同样不解,是啊,他为何还要千方百计带走儿子呢。

难道不准备回来了?

他日三皇子登基,论功行赏,他也不回来了?
赵时晴想不通,她又想起杨老大夫留给孙子的那封信,信上那个莫名其妙的地图。

她敲敲脑袋:“我还是太笨了。”

萧真微笑,伸手想摸摸她的头,可是门外却响起凌波的声音:“二小姐,开饭了!”

赵时晴一下子来了精神,什么郎秋白,什么杨胜秋,对于正在长身体的赵时晴来说,全都没有吃饭重要!
包子煎成两面金黄,还有一锅熬出米油的小米粥,配上万如意腌的八宝酱菜,赵时晴吃得很香。

萧真看着她吃饭,他第一次发现,原来看别人吃饭也是一种享受。

“你好像又长高了。”萧真由衷说道。

赵时晴眼睛亮了:“真的?那我再多吃一点,我想长得更高,像姐姐一样高。”

吴地人普遍个头不高,赵时晴在吴地已经算是身材高挑了,可是比起赵云暖还是矮了一点,在她看来,要长到姐姐那个高度才是正正好,不仅穿衣裳好看,骑在马上也是英姿飒爽,不像她,明明已经及笄了,可是在别人眼中,她还是一个小孩。

萧真轻笑,前世,十八岁之前的他也是如此,想长大长高,想威风凛凛,想万众瞩目。

那时的他做梦也想不到,十八岁之后,等待他的是尸山血海。

他的朝气,他的锐气,全都在无休止的杀戮和逃亡中磨灭殆尽,即使重活一世,也终不似,昔日少年时。

看着赵时晴和她的小伙伴,萧真时常会忍不住说上一句“年轻真好”。

可是他其实也只比赵时晴大三岁而已。

他也还是一个少年。

赵时晴吃完自己的,见萧真没动筷子,问道:“你不饿?”

萧真点头:“嗯,你来之前,我用过早食了。”

赵时晴:“你不早说!”

她拿过萧真面前的吃食,又是一轮风卷残云.
除了几条老腊肉,几个人把自带的食材全部装在了肚子里,然后腆着吃着鼓鼓的肚子,跑去放风筝。

窗外传来他们的笑声,时不时还会夹杂着一两声口哨声。

忽然,窗前探出一张笑脸:“你躲在屋里做什么,快出来,我教你放风筝!”

一只洁白如玉的手掌出现在他面前,萧真下意识地伸出自己的手,可是他的手刚刚伸出来,就被赵时晴抓住,然后一拉一拽,便把萧真从窗户里拽了出来。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起,吹落了树叶,吹起了风筝,也吹散了心头的阴霾。

萧真想,他会永远记住这个秋日,吃饱喝足,有小友,有风筝,有个耳尖红红却拗着叫他舅舅的可爱姑娘。(本章完)

Good Times

Good Times

好时节
Author:

Zhao Shiqing was born with an extraordinary gift; she coul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f beasts. When she was a child, her entire family was murdered, and she narrowly escaped. She was taken in as an adopted daughter by the King of Liang. From then on, Zhao Shiqing had a doting father, a fragile mother who couldn't take care of herself, a cunning older brother, a mama's boy younger brother, and a virtuous sister, along with a cold and beautiful teacher. Suddenly, one day, her father died, her family fell apart, and she became known as the harbinger of bad luck. Zhao Shiqing was driven out of the royal residence, and everyone avoided her. She then encountered Xiao Zhen, who had faked his death and came back to life. Zhao Shiqing felt both sorrow and joy. The sorrow came from discovering it was all a conspiracy, while the joy came from realizing there was someone whose situation was even worse than hers... This is a story of two harbingers of bad luck teaming up to share their misfortunes and fight monsters together. Novel keywords: Good Times, No Pop-ups, Good Times Full Text Download, Good Times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