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unken Golden Goblet – Chapter 265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246章 一路往那斑斓的秋色中去(全文完)

金胜霖夫妇就葬在县城北边的一小山丘上。

辛跃引着他们过去。

十年的老坟了,碑上的字也不如新建时鲜艳,但看得出维护得很好。

辛跃蹲下身去,嘀嘀咕咕道:“师弟、师弟妹,阿薇长大了,来看你们了,往后清明中元,要换人给你们烧纸喽。”

然后,坟前这小块地方,就全让给了阿薇。

阿薇打开了食盒。

从辛跃口中,她听了不少父母在中州的事情,又询问了他们口味。

她甚至知道自己小时候最爱吃的是糯米饭,添了火腿、蚕豆、笋丁,焖足火候,只是糯米不好消化,小孩子只能吃一点儿。

她吃不尽兴,少不得瘪嘴生气,要嬷嬷们又哄又逗才好。

现如今,食盒里装着的都是父母爱吃的。

阿薇一一摆出来,又点了香。

线香袅袅,她静静跪了会儿,把心中翻滚的情绪都压了回去,才轻声细语说话。

“爹爹、娘亲。”

“我回来了,这些年,嬷嬷把我照顾得很好。”

“我和陆家姨母一块,做了好多事,也把金家的冤屈都洗去了。”

“我这次来是想接你们回京,和祖父祖母、伯父姑母他们都埋在一处,我挑了个好日子,三天之后咱们就启程。”

“这十年当真发生了好多事,我之后慢慢和你们讲,不让这么多人空等着。”

“今儿就介绍介绍。”

“那个三十出头的是定西侯世子,陆家姨母的胞弟,你们以前在京里应该见过他。”

“最小的那个是陆舅舅的独子,叫陆致。”

“还有一人……”

阿薇说着,抬眸看向沈临毓。

四目相对,沈临毓会意,忙上前来,恭谨在坟前跪下。

“这就是我们离京那年元月,送我鲤鱼花灯的那个人。”

“就是最后挂在我窗边的那盏,他和他父亲亲手做的,有缘分吧?”

“我和他定亲了。”

“我以后想要花灯,都会有人做来给我,你们放心吧。”

沈临毓笑了起来。

不是谁的儿子,不是什么郡王、居什么官位,而是,送花灯的人。

此时此刻,他无比庆幸,幼时曾跟着大哥去过太师府,让他认识阿薇,与她之前有云片糕、花灯这样的联系,可以让阿薇在向早早离世的父母介绍他时,能够“言之有物”。

因为,他们也曾见过那盏花灯。

他对于他们而言,因着花灯,也能添几分亲切之感吧。

“是,”沈临毓珍重道,“岳父岳母,请放心吧。”

春日的山风暖洋洋的,漫山遍野,花繁叶茂。

这一片的杜鹃开得格外好,阿薇将一朵满开的红杜鹃放在坟前,笑盈盈道:“三天后,我来接你们,我们说好啦。”

京城。

陆念坐在院子里出神。

前两日请了花匠来看过,说是移植的金桂恢复得很好,到了秋天一定香飘四方。

陆念很期待。

阿薇去中州后,陆念的生活变得愈发简单了。

上午在善堂看孩子们锻炼、认字,大孩子照看小孩子,叽叽喳喳、热热闹闹。

孩子们性格虽各有不同,但都很喜欢陆念,一声声“夫人夫人”地唤她。

小囡隔三差五过来。

带着她的小狗崽,与陆念说狗崽又学了什么本事,说想吃姐姐做的点心。

陆念也很想。

午后,她就在后头院子里歇个午觉。

春日天好,一觉睡醒,神清气爽。

定西侯有一次过来,见她如此,便提议道:“你不是喜欢你母亲那把长摇椅吗?我给你搬来,好不好?”

陆念打了个哈欠:“什么东西,就该在什么地方。”

母亲的摇椅,就得在春晖园里。

陆念自封“讲究人”,讲究人就是这么的有条理、有章法。

定西侯又道:“那我给你做把新的?”

陆念闻言,睁大眼睛看他,问:“侯府是亏空了吗?还是您的私房钱都拿去养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娘子了?”

定西侯被她说的话噎着了,好一通呛,老脸通红:“我有什么小娘子!”

他这把岁数,还招惹小娘子,那不是祸害人嘛!

臭老头子了,像什么话!

府里倒确实养着一个,但柳娘子也是陆念硬盖在他脑袋上的。

反正外头已是说也说不清,柳娘子和久娘都是本分、好脾气的人,许富德甚至跑前跑后给阿念和阿薇办了不少事,定西侯也早“看开”了。

但阿念明明知道他和柳娘子没有私情,今儿非得拿这话戳他。

果然还是提躺椅、提坏了。

知道问题在哪儿,定西侯叹了声,道:“我也是想着,外头买的,总不比我……”

“我买一把就是了,”陆念打断了他的话,朝天一个白眼,“一把椅子值得您亲手做吗?行行好,您不是那样的父亲,我也不是那样的女儿。”

她已经不是牙牙学语的小童了。

父亲亲手做的那只拨浪鼓,她也想不起来是在哪一年、与他闹得不可开交时,拿剪子划破鼓面、扔去柴房烧火了。

三十年的隔阂不可能尽数消散,做一对过得去的父女就差不多了。

亲手做的躺椅,她反正不躺。

定西侯也知道她脾气,改口道:“那还是我买吧。”

花银钱的事儿,陆念不反对。

“买大些,”她提着要求,“要能躺下两个人,以后我和阿薇一起躺。”

阿薇在夏日回到了京城。

他们这一趟走得并不急切匆忙,时间久了些,但人马都不疲惫。

小河村山上新挖了土,父母入葬,阿薇看着新立的碑,低声道:“我们回家了。”

待到了夜里,她躺在新的躺椅上,一面乘凉,一面和陆念说这一路故事。

有趣的,高兴的,倒霉的……

“我想请师伯来吃喜酒,但他年纪大了,吃不消长途跋涉,那就下次再去中州时,我给他买好多酒,再做一桌子菜。”

“他那儿也热闹,他爱教书,一群孩子摇头晃脑的。”

“他还考阿致功课,说正是念书的好时候,再抓紧些,基础才能更牢靠。”

“小鹌鹑不敢动弹,让背书就背书,让写文章就写文章。”

陆念听得哈哈大笑。

陆致的功课在换了新书院后,的确被抓得很紧,学得也有模有样。

回京后,他很快又要换先生了。

他成了李克的伴读。

李克离开舒华宫也有半年出头了,他适应了外头的生活,但同时,也对更“外头”的内城、外城、甚至郊外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李嵘没有一味拘着他,不管是作为继承人,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开阔眼界、走出去,就不是坏事。

陆致对京城熟悉,出远门的经历也只限于幼年随父母回去探望外祖家,以及这次去了中州,但就是这些,也足够李克问个没完没了了。

问外头,更要走外头。

陆致带李克去了广客来,又去陆念的善堂。

七夕庙会很是热闹,两位矜贵公子带着以毛公公为首的家仆,从头看到尾。

街角,有人打铁花,有人踩高跷,不远处传来一阵咯咯哒。

李克挤进去一看,才知道是有商人围了一块地斗鸡,催着看客们下注。

陆致赶紧把李克拉了出来:“这个不能看。”

“为什么?”李克不解。

“斗鸡斗蛐蛐都不行,”陆致摸了摸鼻尖,“会被表姐揍。”

李克再问,陆致就不说了。

但好奇心极重的李克岂会放弃?
陆致的表姐就是他的表婶,于是隔天偷偷去寻了表叔父。

沈临毓听了李克的来意,笑得不行。

“斗鸡会被怎么揍?那他确实不会告诉你。”

“我当然知道,我还亲眼所见。”

“揍得真凶,也揍得好,教训人的本事、没杀过几百只鸡可做不到。”

“你千万别好奇,不然被教训了,我可不会帮你。”

“不过你可以问问陆致,鸡汤香不香。”

鸡汤当然是香的。

但不用挨揍,也一样有鸡汤喝。

陆致想念阿薇炖的汤,但他知道,阿薇近来很忙。

婚期定在了八月末、秋风起的时候。

长公主兴致勃勃忙前忙后,恨不能一手全操办了,但婚事少不了新娘子。

陆念也忙着定嫁妆,这事情上她经验丰厚。

“买贵的、买好的!”

她一向就是这脾气,在嫁妆上更是精益求精。

毕竟她当年远嫁,临走前没有别的追求,就是一味花钱。

反正父女关系最差的时候,定西侯也不会和女儿计较银钱,而岑氏心疼银钱又不敢表露,陆念花得理所应当。

尤其是那笔一次性给大慈寺交足了能供奉亡母到百岁的香火钱,正是陆念从公中敲出来的,还从陆骏那儿拿走了大笔私房。

论花钱,陆念眼光独到,毫不手软。

只是这一次,陆念花的是她自己的私房钱。

“花他一份银钱,岂不是真就让他成了皇亲国戚了?”

“便宜舅舅、便宜外祖父,已经够便宜他们的了。”

“他们有闲钱就往善堂里送,你的婚事才不缺他们。”

阿薇听得直笑,只把自己的银票一个劲儿塞给陆念。

她现在也很有钱。

当年姑母、父亲为她备下的银票,这些年花销不多,可以名正言顺地取。

金家抄没的东西都有册子,阿薇选了一些拿回来,已经被永庆帝分出去的田地庄子,李嵘另让人算了账、折了一笔银钱给她。

与当年金家所有的肯定比不了,但阿薇做自己的私房,已经是富贵极了。

“您替我花,”阿薇撒娇道,“我不懂那些、买不明白,您要不想我被人骗了,就替我多买些。”

陆念也就不和她推了。

中秋如约而至,高大的金桂开了花。

母女两人坐在树下吃月饼,看月亮,边上,那小小的碑前,也摆了一小碟子。

翌日,陆念和阿薇打了桂花。

新鲜桂花收起来,做桂花酥、酿糖桂花,就像她母亲在时那样。

这些桂花晒好后成了点心,在大喜的日子里,摆在了大案上。

阿薇想过从定西侯府出阁,或是从善堂出阁,最后还是听了九皇子妃的建议,从九皇子府、从她幼年的闺房中出嫁。

因为,长辈们若是有灵,这里熟门熟路。

幼年的院子被布置得喜气洋洋,红绸双喜。

夜里入睡时,外头依旧明亮,整个院子挂满了各色花灯,而她的窗前挂着一盏鲤鱼灯。

一切,就像是十几年前,阿薇最后一次睡在这里时一样。

秋高气爽。

阿薇在震天的鞭炮声中,坐着轿子出了观花胡同,一路撒喜钱饴糖,轿子到了长公主府。

她被喜娘扶下了轿,透过盖头下的缝隙,她看到了沈临毓。

好吧,只有沈临毓的鞋子而已。

但脚步声告诉她,沈临毓是高兴的、雀跃的。

待掀起盖头时,如她所想的,映入眼帘的脸庞全是喜悦,眸子中尽是欢愉。

她也从沈临毓的眼中看到了自己,比她自己预想的、好像还要欢喜几分。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曾经萦绕心间的彷徨与迷茫都已经散了。

她去了一趟中州,她从师伯那儿听到了许多故事,她坦然接受了不同的自己,也对之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成亲后,阿薇和沈临毓在京中住了一月。

九月末尾,当京中的银杏撒下一地金黄时,沈临毓得了旨意,以镇抚司指挥使,代新君巡按蜀地。

这一次出发,自是会比春时那趟走得更远、更久。

来送行的人不少。

陆念依旧送到了十里亭。

陆骏本以为大姐会万般舍不得,没想到陆念满面兴奋、兴致勃勃和阿薇悄悄说着话。

阿薇连连点头:“您放心,我都记得。”

“不会忘的,您说的这些恩人、仇人,我都记在了册子上。”

陆念在蜀地十多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大仇如余家,也有给予了她帮助和恩惠的人,又或者她听说了、却无能为力的事情,还有客死异乡、没能与她一道回京的两个丫鬟。

她这些时日里一一回想,叮嘱阿薇许多。

阿薇给她看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头列得清清楚楚。

“去祭拜留在那儿的两个姐姐。”

“同安药行的东家是个心善的,帮您收罗周转了好几次药材,我得帮他提振生意。”

“费家这二公子和余家那几个混账穿一条裤子,坏事没少干,当年怕死跑得快,我这回把他揪出来,算算账。”

“还有好些人,我都一个个去找,不会落下。”

“该报恩的报恩,该报仇的报仇,一定办得漂漂亮亮。”

“我做事,您放心,等我回来,再细细跟您说。”

时候不早了。

沈临毓唤了阿薇一声。

阿薇抱了抱陆念,接了缰绳翻身上马。

远山枫林尽染,马儿扬起蹄子,沿着望不到尽头的官道,一路往那斑斓的秋色中去。

完本啦~~
95万字,达成了既定目标。

从九月到五月,感谢书友们这些时日的陪伴,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订阅、月票和打赏,感谢书友们的留言评论,有些评论真的很有趣。

感谢大家喜欢阿薇和阿念,喜欢小鲤鱼。

我们下一本书再见啦~~

Drunken Golden Goblet

Drunken Golden Goblet

醉金盏
Author:

After being married off to Shu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Lu Nian, the legitimate daughter of the Dingxi Marquis, has returned to the capital, bringing with her her just-turned-fifteen daughter, Yu Ruwei. The two places are far apart, and communication is difficult, but the nobility in the capital have gradually heard about the odd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is mother and daughter. Lu Nian was very domineering before her marriage; her biological father couldn't control her, and her stepmother dared not, so the marquis's family had no choice but to marry her off far away before she could cause any trouble. Unexpectedly, her daughter turned out to be even more remarkable, causing the Yu family to face near destruction and forcing them to return to rely on the Lu family. The noble ladies of the marquis and duke's houses are now on high alert; they must not let this daughter, who surpasses her mother, Yu Ruwei, take their good sons! As the granddaughter of the Grand Councilor of three reigns, Ah Wei, although taken to serve with her parents and brothers in distant lands, remains the most cherished little darling of her clan. The tides have turned, and the Grand Councilor's house has become embroiled in a struggle for the throne, leading to its downfall. Ah Wei luckily escapes, struggling to survive until she meets the nearly deranged Lu Nian. She becomes Yu Ruwei, becomes Lu Nian's medicine, and becomes Lu Nian's dagger. She aids Lu Nian in seeking revenge and also avenges herself. —A story of a false mother and daughter teaming up for revenge. Novel keywords: Drunken Golden Cup, Drunken Golden Cup text full download, Drunken Golden Cup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