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Qin Strategy – Chapter 42

第42章 剑拔弩张
嬴政打量着这些化石,眼神中竟有了些许失落。

李斯面对公子扶苏与始皇帝,作揖行礼,正在思考着该如何答话。

又是一阵寒风吹过章台宫,却听始皇帝低声道:“如此巨兽也会死去。”

扶苏道:“父皇,再强大的猛兽,也有成为一捧黄土的一天。”

嬴政拿起一块碎石,这块碎石中白色的一部分就是化石,而且骨骼不算完好,而后用力一捏,白色的化石化成碎屑,一缕缕地飘下。

父皇的情绪不高,似乎是因这些化石。

李斯站在一旁,注意到公子的目光,便会意,道:“陛下,臣且先告退,待臣查阅典籍,定能辨认此为何等巨兽。”

嬴政缓缓点头。

而李斯离开前,他的目光瞧了瞧公子扶苏的神色,走时心中多有忐忑。

嬴政还看着这些化石,刚刚碎屑因一阵风吹来,在空气中散开,落在地上直到肉眼都不容易找到了。

嬴政转头看向一旁的儿子,低声道:“朕听闻海外有神龟,能活上千年,无比巨大。”

扶苏道:“即便活了上千年,那也是牲畜,并不是人。”

听到儿子的话语,嬴政有些意外,沉声道:“你觉得李斯会怎么做?”

让扶苏最感兴趣的还是那半个较为完整的头骨,朝着田安招了招手。

田安快步走来行礼道:“公子。”

扶苏重新站直,目光从岩壁上移开,问道:“现在敬业县如何?”

“听说是挖河渠的工事停下了,各县的民夫都在等着咸阳送去的吩咐。”田安的话语一顿,他又补充道:“叔孙通先去见过丞相,丞相便来了章台宫,倒是那叔孙通给每个民夫多奖赏了一斗粮食。”

扶苏道:“为何奖赏。”

田安回道:“说是有喜事。”

闻言,嬴政低声道:“这个叔孙通是入秦的博士?”

“父皇所言不错,他的确是入秦的六国博士之一。”

“喜事?”嬴政忽然一笑,道:“赐叔孙通三百金。”

当即就有内侍卫去安排,将这三百金送去给叔孙通。

扶苏也觉得这当然是喜事了,渠是一定要修的,不管这些化石是什么巨兽的尸骨,它不能阻挡人们修建河渠的步伐。

这三年间为了开这条河渠费了多少人力,三年的努力不能化为泡影,人们刚刚从河渠的开挖上得到了回馈。

好不容易万顷良田就在眼前,能为关中增添数十万人口,岂能轻言放弃。

扶苏又道:“往后他叔孙通就是我高泉宫的宾客,若他来咸阳城,那座丞相府邸的旧宅中留一间给他住,目前为止,就只他一个。”

田安闻言点头,又让一旁的内侍吩咐下去。

一时间始皇帝与公子扶苏都给了叔孙通奖赏。

田安躬着身子,目光看着站在章台宫前台阶前的始皇帝与公子扶苏,他们终究是父子,而如李斯那样的丞相,那终究只是臣子,能利用的绝对要利用好。

不多时,有内侍快步而来,“陛下,丞相说将这些骸骨放在章台宫前,明日廷议之上,会有人指认。”

嬴政缓缓点头,又迈步走回了章台宫。

田安上前道:“公子可还有其他吩咐?”

“让他们接着挖渠。”

“这就派人去传话。”

御史府,冯去疾近来也发现了不少文书的字迹与以往不同,但每一道政见都写得极为特别,就譬如说在迁民时将各族各姓,或者是当年六国旧地的人,打乱重组。

难得见张苍来御史府,冯去疾笑道:“怎么得闲过来了?”

张苍作揖道:“今天丞相去面见陛下与公子了,得闲片刻来这里取几卷卷宗。”

冯去疾递上手中卷宗,道:“正好有一卷,说的正是你与丞相在主持的迁民之策。”

张苍接过卷宗,看了一眼,而后目光放在书架上,寻找着自己要带走的卷宗,一边回道:“迁民是需要有土地的。”

冯去疾道:“那是自然。”

“那就对了,丞相迁民戍边给了迁徙之民比之在旧地更多的田地,公子正在主持的开渠迁民给予的还是田地,敬业渠一旦挖通,能够得到大片的沃野,万顷良田留待开垦。”

张苍的话语一停,再道:“迁民需要交换田地,还能去何处增加田亩?”

增加田亩的数量,到哪里增加?
张苍的话语给了冯去疾一盆冷水。

“田地还是有的……”张苍的话锋一转,他笑着道:“近来公子时常来书信,问询苍。”

“如何?”

“公子问西边的事,还说当年列国征伐都是在地图上横着发展,横着扩张。”

冯去疾稍稍一想,颔首道:“还真是。”

张苍拿起一卷竹简,道:“公子觉得契机在西边,将来可能还要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迁民戍边。”

没等冯去疾再说什么。

张苍神色平静地道:“几十年后吧。”

“你身为公子老师,还会与公子说几十年后的事吗?”

“呵呵……”张苍摇头笑道:“右相小瞧公子了?”

冯去疾越发疑惑,还有些不服气道:“是何意思?”

张苍道:“公子目光岂会这么近,公子在乎的岂止是几十年后的事。”

说完,张苍拿了自己需要的卷宗,又道:“今天苍要去见公子,就先告辞了。”

待人离开之后,御史程邈又将一些外面递来的竹简搬了进来。

冯去疾看着在这里忙前忙后的程邈,放眼御史府都是一群庸人,不知为何心中竟升腾起了一丝无力感。

翌日,东边的天空刚有些发白的迹象,咸阳城内依旧是寒风大作,如今就要入冬了,今年的风比往年要大,刮得也比往年更久。

李斯已想不起来,这是他入秦之后的第几年,穿戴好之后,问道:“今天廷议,可有人称病不来?”

门外的老家仆回道:“回丞相,派人去打探过,该来的都会来。”

门外,老家仆吩咐几个仆从打扫府邸,他弯着老腰往院子走了几步,接着屋门就打开了,丞相就快步走了出来。

在众多家仆眼中,丞相该是担忧那位在蜀中带兵的儿子,说不定现在都已随着大军南下了。

可丞相却从来没有问过,近来只问国事。

丞相还是有私心的,不然不会总是将他的儿子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李由只是在蜀中整军,并不在南征的将领名册中,只要南征胜利,李由就能得到封赏,就算是打输了,与李由也没什么关系。

这么多年过去了,丞相一边让他的儿子去历练,一边还保护着儿子。

近来丞相喜吃面,听说昨天还被陛下赐面了,今天临去廷议之前又吃了一碗,这才去了咸阳宫。

当东方的天空有了晨光,金色的阳光照亮咸阳宫的屋檐之时。

大秦的文武群臣也在这个时辰纷纷走入咸阳宫,一路朝着章台宫而去。

群臣的朝服都是黑色的,只有少数的有其他颜色的绳结在腰带上点缀。

章台宫依旧屹立在原来的位置,群臣脚步依旧,众人多数都是安静的,只有少数几人正在低声议论。

走入宫门仿若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的建筑巍峨,这里十分安静,安静到这里只有彼此的脚步声。

走在最前方的人忽然停下了脚步,后方接二连三而来的人也都纷纷停下了脚步。

黑压压的群臣,纷纷走上前,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何前方的人停下了脚步。

平日里开阔的章台宫前,此刻这里建了一个台子,台子上放着一块块石头,石头有大有小。

程邈很是好奇,他先开口道:“这是什么?”

当朝的廷尉冯劫只是看了一眼没多言,脚步停下看着众人的反应。

众人挨在一起凑近看着,要不是边上有着侍卫护着,他们此刻早已伸手去拿。

有人低声道:“这是骸骨。”

还有人道:“你们看这个头骨,何等巨兽有如此大的头骨。”

众人的议论越来越多,有一个人高声道:“诸位!此乃龙骨!乃是祥瑞,护我大秦的祥瑞。”

“慢着!”淳于越当即道:“你怎知此乃龙骨。”

讲话的人是秦廷的一个监御史,此人一看就是李斯一派的人。

众人正在议论,忽有人高呼道:“丞相来了,快请丞相来看看。”

淳于越先是看了看天色,距离廷议还早,他回头看向了正在走来的丞相,心中疑窦丛生,这李斯平时不会来这么早才对,应该还要迟半刻时辰。

“你们这是做什么?”

李斯笑呵呵地被人拉着,他一边十分亲和地道:“不要耽误了廷议的时辰。”

众人将其拉到了台前,询问道:“丞相,可知这些骸骨来历?”

“这……”李斯抬眼一看,见到这些化石先是神态忽然一惊,随后抚须又十分认真地开始思考。

淳于越看了看周遭的人,越发觉得气氛不对。

李斯终于开口了,他笑着道:“李斯自认学识浅薄,不知此骨来历,还望诸位赐教。”

这大秦丞相竟然如此谦虚,众人也纷纷会意一笑。

其中有一人道:“丞相,此乃祥瑞之物。”

“哦?”李斯又道:“如何祥瑞了?”

“此物出自商颜山的暗渠,我昨天亲眼看到那里的民夫将这些骨头挖出来,献入咸阳宫,而且挖出此物之后,叔孙通说此物是祥瑞龙骨,会护关中田亩丰收,还给所有在挖渠劳作的民夫,每人赏了一斗米。”

“当真有此事?”

“那是当然,叔孙通乃入秦博士,师承孔鲋,其学识与见识岂会有错,而且此骨一出,风雪即停,何等神异。”

淳于越愈发觉得不对劲了,这一唱一和未免有些明显。

李斯随即又正色道:“时辰不早了,我等还是快快入殿。”

众人又三三两两开始往大殿走去,公子扶苏倒是没来今天的廷议。

当始皇帝到来,众人行礼高呼之后,今天的廷议就开始了。

廷议依旧围绕着章台宫的那堆骸骨议论不休。

众人的话语声逐渐开始一致,都认为那是祥瑞龙骨。

只有淳于越的神色越发凝重,他时刻关注着李斯的神情,议论都这般一致,他李斯竟还装着一副狐疑的模样,当真是老狐狸。

淳于越站出朝班道:“既挖出祥瑞之物,河渠若继续开挖,是否不敬祥瑞之嫌。”

每当这种时候,总会有一个人来扫兴,扫兴的人总归只有这么几个,而且必有淳于越。

李斯当即道:“臣会让民夫绕开出土之地,继续挖渠。”

淳于越忽然冷冷一笑,心想:绕开?到底绕开多少,还不是你李斯说了算。

嬴政道:“此物既是叔孙通与章邯发现,封叔孙通长史,章邯督建河渠有功赐都尉。”

先前,淳于越心里还犯嘀咕,现在一听叔孙通,他忽然就想明白了,这都是李斯一手安排的,是什么骨,是什么祥瑞,还不是他李斯说了算。

直到廷议结束,人们听说始皇帝得到了祥瑞龙骨,始皇帝很高兴,大秦依旧平安无事,关中之内依旧风调雨顺,人们的生活依旧,就连敬业县的人们,也像往常一样,依旧在挖渠。

廷议结束之后,扶苏这才来到章台宫。

嬴政看着手中的竹简,道:“有人说朕得了这祥瑞之物,应该减免赋税。”

扶苏刚脱下鞋履走入殿内,行礼回道:“父皇圣明。”

嬴政没想到这个儿子竟然没反驳,又道:“坐吧。”

“谢父皇。”

“你是李斯的弟子,又师从张苍,既看过韩非典籍,法家典籍你也看过十之七八,该明白赋税之策不能轻动。”

“儿臣所学还不够,让父皇见笑了。”扶苏言罢,又道:“儿臣往后会多问询丞相。”

嬴政不再过问了,搁下了手中的竹简没有再理会,如果是韩非,或者是李斯,此刻一定会否决了减免赋税之策。

殿内,扶苏忽然道:“农夫靠土地种粮食,他们仅有的只剩粮食了,减免赋税不是不可,减免赋税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可受惠者何人?还有待商榷。”

(本章完)

The Great Qin Strategy

The Great Qin Strategy

大秦攻略
Author:

The State of Qin had just concluded its final battle of annexing the six kingdoms, and Emperor Qin Shi Huang, Ying Zheng, began his great undertaking. The people of Qin gained a brief respite from years of warfare, but looking around, the world was poised against Qin. A soul traversing two thousand years became Gongzi Fusu, who aspired to lead the great Qin into a new realm. Perhaps many years later, when the aging Fusu ascended Mount Tai once more, he would remember the saying that although Chu had only three households, the fall of Qin would surely bring about the rise of Chu. This is an era that emerged out of nowhere, where there are valiant Qin men, the magnificent Great Wall, exceptional tal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excel at roaring, and Shang Yang laughing maniacally in hell. Novel keywords: "Great Qin Strategy No Pop-ups," "Great Qin Strategy TXT Full Download," "Great Qin Strategy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