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Qin Strategy – Chapter 51

第51章 一定还清

四周的乡民还在好奇看着,还在低声议论这些官兵来此地是做什么。

人群中走出一个老人家,这个老人家一眼就见到了站在石碑旁的少年人,而后这个老人家连忙行礼。

老人家就是修建咸阳桥的黑方,当初在修桥的时候,他远远看过一眼公子。

只不过两年过去了,这位公子比当初又长高了许多。

而后跟着而来的年轻人也相继行礼。

扶苏也在人群中看到了黑方,只是想起来应该是修建咸阳桥时的民夫,随后道:“老将军,别让他们行礼,都散了吧。”

辛胜颔首,他亲自上前道:“都回去种粮食,这里没你们的事。”

闻言,一群乡民纷纷散去。

扶苏坐在黄河边,眼前是一片黄河的河滩,河滩上还有不少的脚印,这些脚印应该是这里的乡民在河边捞河鲜时留下的。

此地距离宁秦县很近,应该说现在的华阴县,两地相隔很近,这里是华阴县的一部分。

当下,扶苏又觉得不能浪费了这绝好的地理位置,需要好好建设才是。

言罢,扶苏又让老将军在此地扎营,在这里搭建几间屋子先住下来。

原本安宁的小村子,忽然来了一队兵马在此地住了下来,这让此地的乡民都不敢靠近。

虽说这些秦军不会耽误他们的生活,只不过平日里有乡民路过他们都会不自觉的放轻脚步。

一间刚搭建好的小屋内,扶苏翻看着手中的竹简,这是敬业县送来的账目,整个县都是自己的,这就让自己有了足够的资源去利用。

扶苏翻看着其中记录,没想到叔孙通将县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粮食也颇有富裕。

现在的敬业县已成了关中的富县,谁让这个县是最早享受到河渠带来的好处的县,当年的敬业县是荒地最多的县,现在成了沃田最多的一个县。

田安低声道:“公子,近来听到了一些传言。”

扶苏在油灯下继续翻看着,道:“什么传言?”

“有咸阳的人想要请叔孙通回咸阳。”

“咸阳的人?都是什么人?”

“说是叔孙通的旧友。”

扶苏稍稍颔首,示意他接着说。

田安又道:“之后传出话,说是叔孙通打算留在敬业县,往后也不想回咸阳了。”

听罢,扶苏搁下手中竹简,道:“叔孙通在咸阳的旧友,是那些一起入秦的博士?”

田安颔首:“是的。”

“往后这种事情就不要让他们叨扰叔孙通。”

“是。”

手中这卷竹简所说的就是新设的大荔县建设进度,目前来说基本上没有进度可言。

现在是农忙时节,重建村县的事可以先放缓,耕种是第一要事。

朝野上下都在看着有了龙首渠灌溉的田地,能够种出多少粮食。

这就像是在关中新增一个粮仓,以后的渭南各县就会成为产粮重地。

等今年的粮食收获,有了粮食有了人,扶苏觉得之后就不会有什么难事了。

农忙时节的关中人家都很忙,从早到晚都有在田地里忙碌的人。

扶苏坐在黄河边看着书,反倒是这个时候的自己,显得有些清闲了。

天空传来了隆隆的雷声,抬眼看去就是漫天厚重乌云,扶苏又看向了远处,一阵风吹过,随即而来的就是凉意,田地里的人们正纷纷奔跑回家。

又是一道雷电划破长空,细长的雷电像是从天而降,直直落在地上。

几滴雨水落下,扶苏这才走回黄河边的小屋。

屋内,油灯依旧亮着,扶苏刚迈步走入屋内,就听到身后传来了雨声,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好似要击碎自己的屋顶。

“轰隆隆!”

又是一声雷响,雷光照亮了四野。

雷声与黄河的水声,还有雨声混合在一起。

而黄河边的小屋在这雷雨大风交加的黄河边,平添了不一样的氛围。

屋内,扶苏依旧安静地坐着,油灯依旧明亮。

这场雷雨持续了半个时辰,直到雨势小了,风也平静了,就连黄河也平静了不少。

又有一阵风吹入屋内,扶苏感觉就连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雨势也从大雨变成了小雨,这种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屋外,传来了脚步声,扶苏头也没抬,都不用去看就知道那是田安的脚步。

“公子,洛阳那边又迁来了五千人。”

扶苏抬眼看去,见到了戴着斗笠的田安,他的斗笠还在滴着水。

张苍依旧在洛阳主持着迁民,从去年入冬至今五个月了,依旧没有迁完。

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先是站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拿了其中一卷卷宗,打开卷宗入眼的便是自去年以来的迁民人数。

“一共有二十三万……”

扶苏低语了一句,而后神色凝重道:“才二十三万五千人。”

田安愣在原地,原本以为只是迁居二十万人,张御史还在洛阳迁民不说,公子竟然还觉得不够。

见田安还站在眼前,扶苏又道:“抓紧送去开挖田地,多一天就多吃一天的粮食。”

田安急急忙忙去办事。

翌日,早晨,扶苏早早就在跟着老将军在黄河边练着身手,这一次练的是剑法。

青铜剑在老将军手中舞得虎虎生风,其实没什么花里胡哨,都是战场上简单的杀人动作。

扶苏学着老将军的动作勉强能够跟得上。

一遍练完,辛胜道:“公子觉得如何?”

扶苏收起手中的剑,又道:“感觉还挺轻松的。”

“公子先前练的都是沉重的长戈与重戟,现在拿着剑自然会觉得轻便许多。”

扶苏下意识地放松一番胳膊。

“公子,司马欣来了。”

听到老将军的话语,扶苏回头看去就见到了背着一个包袱的司马欣。

这人穿着很单薄,应该是身形也很干瘦,黄河边的风还是挺大的,所以当他衣服往后飘,就看到这人消瘦的身形。

“公子,臣将华阴县近年来的县志都整理好了。”

田安接过司马欣递来的包袱,站到了一旁。

对方的转变倒是很快,这么快就已将宁秦县改称了华阴县,并且还很顺口。

扶苏从田安的手中接过包袱,询问道:“怎么不是华阴县的县令来送这些?”

司马欣回道:“县令得了重病不能出门,自从宁秦改称华阴之后,就得了重病。”

扶苏了然点头,又道:“若宁秦县的县令久病不愈,我可以向丞相说让你暂领县令。”

司马欣再一次行礼,“县志就已送到了,臣告退。”

扶苏颔首,等人走远之后才问道:“宁秦县的县令我见过,怎么就得了重病了?”

当初要去函谷关外接王翦大将军,就见过一次宁秦县的县令。

田安小声道:“那位县令的确是得了病,不过近来已痊愈,但的确是不想理会县内诸事了,如今华阴县的诸多事宜,都是司马欣在安排。”

扶苏颔首,走回屋内,正要翻看这些县志,一边看着正要写笔记,却发现自己的竹简都快写完了。

田安恰到好处的递上一卷。

扶苏笑道:“你准备的?”

“是老将军给潼关的乡民们粮食,说是这粮食不会白给,要让他们编竹简,只需要拿半斗粮食就可以换十卷竹简。”

扶苏道:“农忙时节,哪里来的人手?”

田安道:“人手不多,三五个孩子稍懂事些的孩子,潼关的壮劳力都在种田。”

闻言,扶苏这才沉下心,继续看着手中的县志。

老将军辛胜与田安就守在门口,两位老人家时而看向屋内,就见到了公子每拿起一卷,就提笔在另一卷书上写笔记。

而后公子又会另起一卷,继续查阅。

辛胜自小也看过不少书,也读过兵书,但在自己如公子扶苏那样的年纪,看书却没有像公子这么快。

只是三天时节,扶苏已将华阴县的县志看完了,并且对华阴县的人口,田亩,以及田亩粮食产量的总数做了一个清晰且详尽的表格。

田安与辛胜吃惊地看着挂在墙上的巨大表格,这种一目了然的图表,深深震撼了两位老人家,好似对他们来说这是了不得的智慧。

对扶苏来说,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能力,无非就是从一卷卷的卷宗中找出相应的数据,而后列出表格就好了。

田安坐在门口吃着一颗桃子,又道:“听说现在的商颜山就连野菜也很难找到了,附近几个县都派人守在县里的粮仓前,还听说丞相又让人给敬业县送了十万石粮草。”

扶苏从一旁拿起一颗桃子,坐在边上啃了一口,洛阳送来的桃子还有些硬,咬着费劲。

这洛阳的桃子虽说不如南方的好吃,也不如南方的大,倒是有一股回甘的淡淡甜味,多嚼两口,倒是越嚼越有味道。

扶苏从水桶中又拿出一颗递给老将军。

辛胜摆手道:“末将年纪大了,吃不了这桃子,口中就剩下这么几颗牙了,不敢再咬坏牙齿。”

扶苏又将水桶递上,吩咐道:“给军中的兄弟们分了吧。”

“谢公子。”

“丞相哪里来这么多粮食?”

闻言,田安嚼着桃子的动作停下,原来公子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是为了支开辛胜这个老家伙?
田安侧目看去,见辛胜还在笑呵呵的给军中的弟兄们分着桃子,丝毫不觉得公子其实是为了支开他。

这老家伙还朝着这里笑了笑。

田安暗自叹息一声,觉得当年王翦评价辛胜打仗冒进不知所谓,还是有些道理的。

被公子寻了个借口支开了,老家伙还笑呵呵地一脸感激。

这也没办法,公子实在是太聪慧了,自小多智,什么事都瞒不住公子。

能听到只言片语,就能找到问题所在。

能够在轻描淡写中,将对方利用。

田安甚至觉得不用等到自己老得走不动的年纪,公子的家业说不定就超过华阳太后的遗产了。

“丞相哪来这么多的粮食?”

听公子又追问,田安搁下手中吃了一半的桃子,解释道:“其实丞相在送来这些粮食前,去拜访过王翦。”

扶苏啃着桃子,目光看着黄河,继续听着他的话。

田安接着道:“之后从频阳送出了十万石粮草,就说是从丞相送给敬业县的。”

言至此处,田安避开公子的目光,显然公子还没听到想听的答案,他又道:“这是因为一个约定,事关敬业渠是否修成,一旦修成了就要拿出十万石粮食,之后王翦输了。”

扶苏摇头,道:“老师从一开始就是冲着王翦的十万石头粮草去的,只有王翦的家底能够轻松拿出十万石,老师是丞相自然可以左右大局,老师这是既做庄,又设局。”

田安颔首不言。

“父皇也知道此事,老师与王翦的约定肯定有人见证,这个见证的人就是父皇。是也不是?并且父皇不愿意让你告知我。”

田安终于低下了头,公子光是从只言片语中就能得知这么多事,这孩子太敏锐了。

听着公子说完,田安甚至还擦了擦汗,却又发现额头根本没有汗水,只是有些汗意。

扶苏悠然地吃着桃子,望着远处的景色,低声道:“王翦也好,父皇也罢,还是老师,在他们眼里我终究还是个孩子,老师为了我的成就倾尽全力,事后还要拿我的成就再去讹王翦老将军,父皇还为此见证。”

“呵呵呵……”扶苏无奈一笑,又道:“在他们眼中我还是一个孩子,哪怕我现在已有二十岁了,也不过稍大一些的孩子罢了。”

听到公子情绪低落的话语,田安依旧垂着脑袋站在一旁不言。

扶苏又道:“派人告诉丞相,就说这十万石粮草我收下了,这些粮草不白拿,三年之内扶苏还清这十万石粮草。”

田安走远了几步,让人去吩咐。

丞相送来的粮食自然是不会送回去的,新迁来的二十万口人,他们即是生产力,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可能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吃不饱,可眼前只需要咬咬牙关,熬过了春夏两季,田地里的粮食长出来,那么余下的事,哪怕是再大的困难,都有底气面对。

咸阳,章台宫。

始皇帝,王翦,李斯三人正坐在一起,反复想着公子扶苏让人送来的话语。

李斯喃喃道:“三年内还清?”

(本章完)

The Great Qin Strategy

The Great Qin Strategy

大秦攻略
Author:

The State of Qin had just concluded its final battle of annexing the six kingdoms, and Emperor Qin Shi Huang, Ying Zheng, began his great undertaking. The people of Qin gained a brief respite from years of warfare, but looking around, the world was poised against Qin. A soul traversing two thousand years became Gongzi Fusu, who aspired to lead the great Qin into a new realm. Perhaps many years later, when the aging Fusu ascended Mount Tai once more, he would remember the saying that although Chu had only three households, the fall of Qin would surely bring about the rise of Chu. This is an era that emerged out of nowhere, where there are valiant Qin men, the magnificent Great Wall, exceptional tal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excel at roaring, and Shang Yang laughing maniacally in hell. Novel keywords: "Great Qin Strategy No Pop-ups," "Great Qin Strategy TXT Full Download," "Great Qin Strategy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