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terary Master of the Song Dynasty – Chapter 57

第57章 嫂嫂来信
眼见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几人便也不多聊了。

韩三娘从荷包里取出钱来问道:“老丈,一共多少钱?”

“紫苏饮子8文,散茶5文,两小碟茶点6文,共19文铜钱,不收铁钱。”

结了账,韩氏兄妹说要去江边转转,便先离开了。

漫步走到江边,看着平缓的安乐溪汇入长江,韩子瑜问道:“三妹觉得这陆北顾如何?”

韩三娘扬起下颌,望着江面浮动的晚霞道:“那《天河水》我也看过,写的顶好,原以为该是个清冷性子,今日一见却是个肯蹲在茶铺吃豆糕的。”

“不管怎么说,看着难得。”韩子瑜用左拳轻敲右掌心,“寻常寒门学子见着我们,不是畏缩如鹌鹑,就是谄媚似猢狲这位倒好,听计云介绍的时候眼都不眨,明天沐佛节了还惦记着县试墨义,是有几分范希文遗风的。”

韩三娘微微点头:“日后便是成不了什么大才,这几年应该也是与大兄在州学有同窗之缘的,值得大兄略微结交一番。”

韩子瑜忽然说道:“我今天才听说这次禅林雅会,先家那位混世魔王也来了。”

“他什么意思?非要跟大兄争个高低吗?”

韩三娘柳眉微蹙,有些不解。

“争个高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这次禅林雅会,峨眉华藏寺那位雅僧拿出了一本北齐时刊印的《洛阳伽蓝记》作为彩头,先家为了给家里的老夫人祝寿,对这本书也有势在必得之意。”

《洛阳伽蓝记》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衒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书籍,成书于东魏武定五年。

如今其最初的东魏时期祖本已经找不到了,留存于世最早的版本,便是北齐时期不同年代刊印留下的寥寥数本。

南北朝时期的书籍,其本身便已经相当珍贵,更何况这本书对于佛教信徒来讲还有特殊的意义,就更显得珍贵无比了。

“之前怎么没得到消息?”

“那自然是法王寺两边都不想得罪,拖到了最后一天才通知。”

韩子瑜叹了口气:“所以听计云说他在合江县有个朋友问我要不要见,这才起了见一见结交一番的心思,若是平时,我大概就拒绝了。”

“所以方才邀请陆北顾,也不算是大兄临时起意?”

“当然。”韩子瑜道出了实情,“今年的禅林雅会跟往年不同,改成了五人为一队的规矩我们消息得的晚,临时去泸州喊人肯定来不及了,合江县这边又不认识什么人,怎么都要先把人数凑够了。”

“陆北顾小说写得确实很好,但写小说跟题诗作赋是两回事。”

韩三娘似是有些担忧:“禅林雅会考验的项目虽多,但大半都是寻常雅事换个玩法,算不上有多困难,唯有诗赋这些需要真才实学的才叫难为人。”

“我何尝不知这道理?”

韩子瑜无奈苦笑道:“也没指望一个县学学子能起到多大作用,只是凑够人数不拖后腿就好了若是一点都不争,就让我被先家凭白压了一头,我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哪怕都是临时得到通知,先家也是占优势的。”

韩三娘揉了揉眉心,也同样无奈:“我听人说,先家在合江县也有些生意,其中有位替先家效力的,他家里的长子,就是合江县学这届的第一。”

“死马当活马医吧。”

另一边,陆北顾和计云并不知晓这里面的内情,他俩一路溜达到了南街尽头。

陆北顾低头问计云道:“你住哪?天快黑了能找到吗?”

“喔,这边有处书店就是我家开的,我住那里。”

计云指了指东北方,他个子矮,脑袋才到陆北顾肩膀,所以在茶桌上还能对话,出了门想要脸对脸就有点费劲了。

“明天若是想去禅林雅会,那便中午来书店寻我就行,或是能在街上遇到,也可一同前去。”

“我建议最好还是参加一下。”计云说道,“听说禅林雅会只要参与,便可写名于经幡由寺中僧人为之诵经祈福,若是名次比较靠前,还有送护佑佛像、主持赐法名等彩头。”

“这还分名次吗?”

“当然。”

“那怎么比试呢?”陆北顾也挺好奇。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计云想了想说道:“好像都是些雅事,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会变化,同时会有竞争。”

陆北顾点点头,本来不想去的,但既然计云等人如此邀请,不去似乎也不好。

而且此时的大宋也有习俗,僧人为童子取法名有保平安的意义,若是能给家里两个孩子争取到护佑佛像或者获赐法名的机会,他也挺开心的。

陆北顾摸了摸腰间陆语迟给他绣的香囊,定下了主意。

计云临别前又催促道:“记得《江左浮生》剩余的稿子啊!还有,想买书的话,去书店报我名字,我跟掌柜的说了,给你打九折!”

两人挥手作别。

刚回到县学学舍,便见卢广宇在门口等他了。

“卢兄?”

“陆兄,你可算回来了。”

卢广宇赶紧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你嫂嫂托行商捎了封家信给你,知道你不在县学,便写了我的名字我这怕弄丢了,便一直带在身上等你回来。”

“啊?”

陆北顾把信接了过来:“多谢卢兄了。”

“小事。”卢广宇问道,“明天沐佛节,还一起晨读吗?”

“当然。”陆北顾点点头。

等卢广宇走后,陆北顾进了学舍屋里,在小桌前拆开了信。

因为裴妍会写字,所以这封信是她亲笔写的,非是找人口述代笔.信里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只是告诉陆北顾家里情况一切都好,宗族的人没有来找麻烦,让他放心。

除此以外,便是让陆北顾有空的时候,在县城里找找房屋进行租赁,把迁籍的事情办下来。

嫂嫂的顾虑当然是很有道理的,李磐不久前也这么嘱咐过他。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宋官府的行政效率真不高.而且就算合江县这边办得快,古蔺镇那边也得花时间走流程并且进行核实吧?
一来一回,光是公文往来,就已经让所剩无几的时间变得很紧张了。

而迁籍这件事情,是必须在一个月内办完的。

陆北顾心里琢磨着,其实买铺子给嫂嫂弄个营生,只是顺带考虑的事情。

真正对他重要的事情,确实是得赶紧在县试之前把一家人的迁籍给办了。

因为家里就他一个丁口,而他跟长兄一家,属于是没有分家的状态,所以全家都在一个户贴上,要动就得一起动。

而大宋有明确的迁籍规定,必须当地居作满一年。

——这意味着陆北顾只能把全家户籍迁到合江县,不可能迁到泸州城!

他进州学之前就必须得把户籍弄好.如果他没有拿到合江县的户籍,进了州学还是罗氏羁縻区的户籍身份,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了。

故此,要么租赁房屋,要么买宅地,二选一。

陆北顾更倾向于买个便宜点的宅地把全家的户籍迁过来,前面若是有铺子还可以给嫂嫂弄个营生维持日常开销。

这种想法当然很好,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没钱。

而不管他怎么选,最好是趁着李磐还在合江知县任上说话还好使,赶紧迁完籍,免得夜长梦多。

(本章完)

The Literary Master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Literary Master of the Song Dynasty

大宋文豪
Author:

The young man's courage hangs like a hook, and his writings laugh in the face of kings and princes. He drunkenly whips the stars as he passes by the Fan Tower, adorned with the atmosphere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half embracing the charm of the Song dynasty! Keywords for the novel: "The Great Song Literary Giant without pop-ups," "Download the complete text of The Great Song Literary Giant," "Read the latest chapters of The Great Song Literary Giant."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