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terary Master of the Song Dynasty – Chapter 69

第69章 摹南朝绮靡之风【求首订!】

这边在平台上的何聪听闻陆北顾的话,先是一愣,随即仰天大笑。

笑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崖柏上的飞鸟。

“可笑至极!陆北顾,县学数年,你的赋文哪次不是丙下之评?”

跟随先镇同来的人,亦是在身后讥讽道:“便是韩子瑜爬起来亲自上,我等都不惧怕,你以为自己是什么奢遮人物?竟敢在此大放厥词!”

陆北顾并不理会他们的嘲讽,径直向前。

他的步伐沉稳,衣袂在山风中微微飘动,竟有几分超然物外的气度。

宝月大师的目光在陆北顾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轻轻抬手,亲自用火折子点燃了崖柏旁的线香。

“一炷香为限。”

宝月大师道:“这关便不论顺序先后了,就这么一张案几,谁想先来就先来吧。”

心中有些不安的何聪冷哼一声,快步走向平台上的案几。

不过,临到平台上,他却有些眼晕。

原因无他,这处平台是从崖边突出的,本质上是一处悬崖。

在山道石阶那侧还不觉得有什么,而一旦来到悬崖上,只见眼前云海翻腾,深不见底的山谷在脚下若隐若现,何聪的腿肚子便开始不自觉地打颤。

他跪坐在案几前,尽量克服恐惧,哆嗦着铺开宣纸,随后开始研墨。

提笔蘸墨,何聪开始把目光完全集中在案几被镇纸压着的宣纸上,方才面对悬崖的恐惧,也稍微减轻了一些。

但开始思考如何作赋时,他的额头却渗出了一层细汗。

何聪作诗赋从来都是死记硬背,面对这种需要即兴发挥的题目,第一时间就想向那些提前准备过的咏物赋文上面去靠。

但是左思右想,又觉得不甚妥当。

毕竟眼前的景物,跟他准备过的那些题目完全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强行背稿反而会弄巧成拙。

不过,何聪毕竟是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临场应对经验还是很丰富。

在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他看着眼前这株崖柏的独特形态和所处环境有了点头绪,开始动笔。

何聪的笔锋落在纸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开头写的很顺利,不过写着写着,由于是临时发挥没有提前准备,还是不可避免地写了几句车轱辘话。

但不得不承认,他这么多年练就的应试本领还是过硬的,不管怎么样,一炷香的时间内竟然真让他把这篇《崖柏赋》给临场写出来了。

香即将燃尽。

宝月大师轻咳一声:“时间到。”

何聪匆忙写下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在宝月话音落下的同时才放下笔,他的前襟已被汗水浸湿一片。

宝月大师接过赋文看了看,他的表情平静,眼中并无特别的神采。

随后,宝月大师将纸交给了旁边的小僧朗读。

“有木生于巉岩,名标禹贡之录。禀玄冥之精粹,承崑墟之灵炁。其干也,如珪如璋,戛玉鸣璋;其叶也,似鹜似凤,翻霜翥雪。乃有嵚奇历落之姿,虬蟠蛟踞之态。石髓为膏以滋育,云根作壤而栽培。”

怎么说呢?

虽然运用了很多生僻字和看起来玄妙的词语,但其实何聪这个《崖柏赋》的开头拢共就说了一件事,那就是这里有棵树.
“至若春烟澹泱,秋霭氤氲。或垂纶于断壑,或拏攫于危岑。观夫纹理萦纡,若河图之隐现;年轮层叠,类洛书之推迁。匠石运斤,成螭虬之樽杓;公输挥矩,制云雷之几案。昔者周公营洛,取其材为明堂之柱;蔡邕过吴,截其枝作焦尾之琴。”

第二段就更是车轱辘话连篇了,细究下来基本是都是废话,无非就是“木头都能干什么用”,有的内容写的已经有点跑题了,跟崖柏的关系不大。

不过接下来的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倒是稍好一点,强行上了些立意。

“至如贵胄焚香,必择其根为杵臼;高僧叩磬,须选其干作椎桙。然其性禀孤贞,不同桃李。不随东风以摇落,岂逐西陆而凋衰?虽遭瘴雨之侵凌,愈见苍髯之崟崟;每遇严霜之摧挫,转增翠鬣之森森。昔王子猷种竹,未足比其清标;陶渊明栽柳,讵可方其劲节?”

听完以后,计云嘀咕了一句。

“言之无物。”

饶是如此。

其实单论“限时临场作赋”这件事情,能做到,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更何况,里面还用了不少生僻字和典故,可以说何聪这篇赋写的不够好也没什么内容,但作赋的基本功确实不差,其人在县学能名列前茅确实是有点东西的。

旁观的众人当然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在众人看来,虽然陆北顾表现的很有勇气,但第四关的胜负,随着这篇《崖柏赋》的新鲜出炉,几乎已经定下来了。

除非,陆北顾也有临场作赋的能力,并且表现的比何聪更好!

韩三娘担忧地看向陆北顾,却见他正负手而立,凝视着那株千年崖柏。

山风拂过,松萝轻舞,阳光透过针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北顾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景物。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方才是一遍立意,如今是二遍修词,陆北顾所要写的这篇宋赋,已然随天地浩然之气,化为胸中成竹!

而何聪见宝月大师久久不语,虽然自觉写的还行,却也有些忐忑。

“赋文结构倒还算是工整。”

宝月大师评价道:“然此赋摹南朝骈赋绮靡之风却乏《哀江南赋》之神,工于琢句,乏于气韵,堆垛故事,空陈形貌,徒事铺排,无关崖柏之气节至于用‘周公营洛’、‘蔡邕过吴’等典,虽炫博学,实割裂文意,总体看来,只能算差强人意。”

宝月大师的评价当然是极中肯的,但听了这话,素来自傲的何聪面色还是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他勉强拱了拱手,走了回去。

先镇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虽不如州学上中舍之作,但你能临场做出来,便已经胜过这些人了。”

何聪琢磨了一下,点了点头。

理是这么个理,毕竟宝月大师觉得他写的匠气,根本原因那是因为宝月大师的文学水平太高了,而非他何聪的水平太低。

在何聪看来,陆北顾表现的自信满满,但真论起作赋来,定是远不如他的。

毕竟,除了那次李磐偏心的策论以外,陆北顾在县学的各种考试里,可是从来都没有超越过何聪任何一次的!

“下一个。”

陆北顾对宝月大师行礼,随后走向案几。

在方才点评之时,他已经完成了赵抃所授“三遍法”里最后的“三遍炼字”,心中再无阻滞。

案几上新的宣纸被山风吹得微微卷起。

陆北顾的手腕悬于纸上,略一沉吟,随即落笔如飞。

“装模作样。”

完成任务心情放松下来的何聪低声嗤笑,转头对身边的先镇道:“看他能憋出什么好文章来。”

(本章完)

The Literary Master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Literary Master of the Song Dynasty

大宋文豪
Author:

The young man's courage hangs like a hook, and his writings laugh in the face of kings and princes. He drunkenly whips the stars as he passes by the Fan Tower, adorned with the atmosphere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half embracing the charm of the Song dynasty! Keywords for the novel: "The Great Song Literary Giant without pop-ups," "Download the complete text of The Great Song Literary Giant," "Read the latest chapters of The Great Song Literary Giant."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