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Qin Strategy – Chapter 72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72章 佩剑
扶苏被大爷爷牵着走入蕲年宫,他老人的手很苍老,像是枯槁的树皮,还能感受到他老人家干瘦的手指骨节传来的力量。

被大爷爷这般握着手,扶苏没感受到大爷爷手掌的温度,但却能感受到大爷爷对秦宗室后人的珍视。

扶苏能感受到,大爷爷对自己是有期待与关心的。

“公子这半月就住在这里,衣食会让人准备的,还望公子不要私自离开。”

“扶苏听从大爷爷安排。”

言罢,扶苏见到了已站在殿外的田安,只要田安还站在殿外,衣食与住都不会太差。

嬴傒也注意到了站在殿外的田安,只能是无声地用眼神警告。

嬴傒也清楚,公子扶苏是始皇帝最疼爱的孩子,也是最先一个能够协理国事,就要成婚的一位公子。

至于始皇帝的其他孩子,如今都还年幼。

扶苏见到对方低着头,神色不太好,便问道:“大爷爷有心事?”

这里没有其他人,只有爷孙两人,嬴傒低声道:“公子,老朽当年看过太多事,也见过很多人死去,很多人一生起伏最后也逃不过一个死,老朽也会死的,老朽其实早该死的。”

扶苏问道:“大爷爷这一辈子做的事已很多了。”

嬴傒缓缓转头看向这个即将行冠礼的孩子,低声道:“老朽没做好。”

当年那些事情都已过去了,不论是当年大爷爷在争夺秦王之位上输给了吕不韦,还是当年吕不韦掌权后,秦国出现的种种乱象,大爷爷心中到底或多或少是有疙瘩。

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大爷爷站起来带着秦国宗族支持了父皇,并且支持父皇亲政,帮助父皇行冠礼,主持政事。

余下的二十多年,这位大爷爷就一直帮着父皇守着秦国的宗室,守着秦国的列祖列宗。

秦国的宗族皆拥戴始皇帝,扶苏能够感受到大爷爷的期待,只要现在的公子扶苏能够在这里完成冠礼,能够在这里得到秦人宗族的认可。

那么将来的宗族也会拥戴自己,并且我自己需要走好以后的路,
嬴傒拍了拍扶苏的后背道:“你是始皇帝的长子,也是始皇帝最懂事的孩子,老朽活不了几年了,帮助公子行了冠礼,老朽就回去等死了。”

扶苏行礼道:“大爷爷放心,孙儿一定听话懂事。”

嬴傒拄着拐杖走了两步,而后一边走着一边道:“公子早些休息。”

等大爷爷走出蕲年宫,扶苏见到大爷爷似乎对田安交代了几句,而后就离开了。

似乎是大爷爷准许了田安可以进入蕲年宫。

扶苏站在殿内,看着殿内放着的一件件玉器,这些玉器都是用来行祭礼用的。

田安走入殿内,行礼道:“公子,军中将公子的用具与衣物都送去后殿了,城内的大军也都撤了出去。”

扶苏道:“大爷爷还在担心宗室相残的事。”

田安站在一旁,闭着眼沉默不言。

嬴傒都这把年纪了,他自己会怎么样都不重要了,当年嬴傒在争夺秦王位置时输给了吕不韦。

但之后的嬴傒带着宗室支持始皇帝,这是他老人家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而且以始皇帝现在的功绩。

嬴傒甚至可以为之骄傲地死去。

而现在他再扶一个大秦公子行冠礼,他老人家也活得够本了。

扶苏走向后殿,一想到现在的弟弟妹妹,一个个都还是懵懂模样,还在求学认字识文章的年纪,忽然一笑。

走到后殿之后,就有一些内侍正在收拾着各种用具,他们见到公子来了再一次行礼。

后殿放着历代秦公的牌位,这里像是每天都会有人来收拾而且很整洁。

田安正在呵斥着几个办事手脚不利的内侍。

有个军中侍卫快步走到殿外,行礼道:“公子,咸阳书信。”

扶苏拿过书信,这信是公子高所写的。

田安问道:“公子,可是丞相来信?”

扶苏回道:“丞相会带着公子高一起来雍城。”

田安道:“按送信的脚程来推算,公子高该会在冠礼前的第三天来到雍城。”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来信倒是没有说有齐鲁博士同行,但扶苏一想到老师的秉性,以老师的脾气哪怕是押送也会押着一群齐鲁的博士来雍城。

大秦公子如此重要的冠礼,那些齐鲁博士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来了之后必须认同秦礼,若是不认同多半不能活着出雍城了。

扶苏深知李斯手段。

雍城的夜晚很宁静,这里距离上邽很近,上邽距离西戎亦很近。

入夜之后,田安出去了一趟,回来之后他就带来了陈仓县的县志,以及雍城的往年记录。

扶苏翻看着一卷卷的县志,想要了解这些年雍城作为关西要冲之地,与上邽的往来。

以及上邽是否说过有关西戎的战报。

扶苏觉得,自己真是太想要河西走廊了,那是一个巨大的牧场。

这个牧场能够养牛羊,能够训战马,还能够种粮食。

以至于,今晚入梦之后,扶苏又梦到了大军在河西走廊一路向西挺进。

醒来的时候,天刚亮,扶苏洗漱之后,坐在殿外吃着早食,问道:“少府呢?”

田安回道:“回公子,少府昨夜就接手了雍城的城防,城中五千甲士听从少府调遣,昨夜少府亲自在城中巡视守夜,眼下该是才睡下。”

扶苏颔首道:“嗯。”

又有人递上一卷书,行礼道:“公子,这是族老让送来的书。”

扶苏接过书卷,看着其上的礼仪记录,当初秦惠文王还未称王之前,历代秦公的祭礼是很繁杂的。

后来秦惠文王在周天子的主持下,称王了。

秦礼大致上依旧遵循着周礼,不过在历代秦王的务实之风下,也被简化了一些。

余下几天,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人送来有关秦礼的书,扶苏看了一卷又一卷,恶补着自己对礼法知识的欠缺。

闲着无事的时候,扶苏又觉得时光过得很慢,一边闲着拿着箭矢丢向一个壶,这个运动叫做投壶。

如今的人们,都是按照四季的规律生活的。

譬如说秋收冬藏,冬季的人们活动频率明显变少,也就是秦人所言的窝冬。

老秦人的窝冬历史很久远了,窝冬也是秦人的风俗。

“这些天都没有下雪,连雪景都没得看。”扶苏低声说着,将箭矢投向壶口,壶身传来一声响动,箭矢稳稳地落入壶中。

投壶这个游戏枯燥又乏味,扶苏干脆回了后殿,还不如看看有关礼法的书。

腊日前的第五天,黄昏时分寒风正在呼号着,一队兵马来到了雍城,扶苏见到从咸阳而来的公子高与阴嫚。

“兄长!”兄妹一起行礼。

扶苏道:“阴嫚又长高了。”

阴嫚被冻得通红的脸颊,她咧嘴笑道:“妹妹近来与老师伏生读书。”

公子高道:“伏生老师读过好多好多书,诸子百家,但凡有书籍传世,他老人家都看过,甚至能够写下来。”

阴嫚高兴地点头,“嗯。”

兄妹不停地分享着他们的学习所得,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听。

扶苏道:“其余几个没来吗?”

公子高道:“没来,我让他们留在咸阳陪着父皇。”

阴嫚站在暖炉边,冻得通红的双手放在炉子边取暖,等手掌暖和了,再用手掌盖住了被冻得几乎没知觉的耳朵。

田安已在让人准备热水了。

公子高又道:“兄长,李由回来了。”

“嗯。”

见兄长神色平静,他又道:“李由还带来了一个蜀女,那个蜀女怀中抱着一个孩子,是李由的儿子。”

扶苏忽然一笑,道:“丞相来了吗?”

阴嫚回道:“丞相的车队在我们后方,晚一天就能到。”

扶苏能够想到现在的丞相心情应该是很复杂的,复杂到儿子回来了,但是给他添了一个孙子。

公子高道:“兄长,李由在蜀中吃了不少苦,整个人瘦了好多,而且还留了不少胡子,我们从咸阳出发的时候都没有认出他来。”

见田安走了出来,扶苏道:“热水准备好了,你们俩先去洗洗,洗好之后来用饭。”

这对兄妹听话地离开了。

李由真的回来了,不仅如此他还带来了他的孩子与妻子,这小子还是挺有勇气的。

公子高与阴嫚洗了澡之后,两个孩子精神了许多,用了饭食之后就睡了。

从咸阳来雍城,车马赶路也就两天左右的路程。

翌日,丞相的车驾就到了,随着丞相而来的还有不少官吏。

丞相果然带了那些齐鲁博士一起来,而且还有一些看起来是六国的旧贵族。

公子高站在城门前,迎接丞相与众多官吏。

他十分恭敬地行礼道:“见过丞相。”

李斯道:“见过公子。”

“兄长就要行冠礼了,不能离开蕲年宫,让我来迎接丞相。”

李斯道:“始皇帝命臣来观礼,本是臣分内职责,公子不必如此安排的。”

“丞相定有许多话要与兄长说,随我来。”

李斯跟上公子高的脚步,眼神示意李由也跟过来。

李由让自己的妻子带着孩子也跟上脚步。

蕲年宫内,扶苏正在教着妹妹阴嫚下棋。

小丫头眉头紧蹙,看着棋局正在苦思冥想。

殿外传来了脚步声,脚步声很密集,脚步声不沉,还有些着急。

先出现在面前的是弟弟高,之后便是丞相。

当扶苏再一次见到李由的时候,确实差点没认出来。

但对方笑起来憨憨的神态,倒是一直没变过。

现在的李由黑瘦了一些,而且胡须茂密,军中绝大多数将领都会这样。

李斯递上一个木盒子,笑道:“臣恭贺公子。”

扶苏自然不会对老师客气,拿过木盒子,打开盒子端详,这是一块手掌大小的玉佩,玉佩上有云纹,云纹象征着通天大地,祥瑞之气。

“谢老师。”

李斯的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他又道:“始皇帝命臣巡视雍城防备,还要写文书回禀咸阳……”

“无妨,老师先忙。”

“臣告退。”

李斯自然知道公子扶苏与自己的儿子有很多话要说,有三年未见了,走之前特意给了李由一个眼神。

等李斯走远了,李由这才长出一口气,他感慨道:“这些年有劳公子给末将打掩护。”

“不要一口一句末将,你回咸阳还继续在军中任职?”

李由道:“只能听凭家父安排。”

扶苏了然颔首。

“不过。”话锋一转,李由又改口道:“我志不在为吏。”

扶苏又看到李由的妻子,她正怀抱着一个孩子,低着头只是站在后方。

李由解释道:“父亲得了一个孙子,便不想管我了,他说把孙子留在咸阳,我就可以走了。”

“以后怎么打算?”

李由在一旁坐下来,低声道:“我原本想在蜀中多留几年的,军中没什么不好的,我去过北方,也去过蜀中,在关中休养休养,以后想再出去看看,我可以出去收一些弟子,我也想将我去过的地方写下来,如今我就想将蜀中的近况写下来。”

扶苏道:“我还以为你会想着带兵打仗开疆拓土呢。”

李由笑道:“我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当不了大将军的,在蜀中这三年也就帮着征调兵马。”

“这三年受苦了。”

“我算什么,我在蜀中挺好的,南下的将士们才苦,我看到有南方回来的将士,他们的双脚几乎都是血痂,南方的山林很不好走,他们身上都没有一条完整的布,全部破布叠着破布,回来的时候都快没有人样了。”

李由低声道:“也有战死的人被运送过来,能运来的只是少数,多数都留在了那里。”

扶苏听着他讲述着南方的另一面,战争依旧残酷。

两天后的夜里,直到深夜蕲年宫依旧灯火通明,直到黎明时分,还有人影在蕲年宫匆忙走动。

今天是腊日,公子扶苏要在今天行冠礼。

扶苏穿好今天要行冠礼的衣裳,从蕲年宫望向雍城,要从这里出发一路走向城南的祭祀高台。

街道已肃清了,整座雍城都已戒严。

扶苏站在蕲年宫前,等时辰一到就可以走向冠礼祭台。

嬴傒双手端着一柄剑,行礼道:“请公子佩剑。”

扶苏望着这把青铜剑,还有些迟疑。

嬴傒低声道:“丞相来雍城的那天,就将此剑交给了老朽。”

闻言,扶苏这才想起来丞相来蕲年宫见过自己,而后便匆匆离开了,原来是去给大爷爷送这把剑了?
这把剑长三尺,秦人的青铜剑几乎都这么长,剑鞘之上还刻有铭文。

嬴傒低声道:“臣不知此剑何名,但在以前……臣见始皇帝常佩此剑出行。”

言罢,嬴傒亲手将这把剑挂在了公子扶苏的腰间。

随后就有人在蕲年宫前,高声念诵起祭文。

待祭文念诵完,拄着拐杖的嬴傒道:“公子随老朽来,该去祭台了,到了祭台前,丞相会领着公子登上祭台。”

扶苏一手扶着腰间的剑柄,跟上大爷爷的脚步。

雍城内依旧寂静,在站在主街上的两侧兵马眼里,公子扶苏的步履坚定,就跟在嬴傒的身侧。

此刻的雍城南面,此地聚集了一众原本应该在秦廷的官吏,他们有的是来记录的,还有的是来观礼,还有的是来监督所有人的。

(本章完)

The Great Qin Strategy

The Great Qin Strategy

大秦攻略
Author:

The State of Qin had just concluded its final battle of annexing the six kingdoms, and Emperor Qin Shi Huang, Ying Zheng, began his great undertaking. The people of Qin gained a brief respite from years of warfare, but looking around, the world was poised against Qin. A soul traversing two thousand years became Gongzi Fusu, who aspired to lead the great Qin into a new realm. Perhaps many years later, when the aging Fusu ascended Mount Tai once more, he would remember the saying that although Chu had only three households, the fall of Qin would surely bring about the rise of Chu. This is an era that emerged out of nowhere, where there are valiant Qin men, the magnificent Great Wall, exceptional tal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excel at roaring, and Shang Yang laughing maniacally in hell. Novel keywords: "Great Qin Strategy No Pop-ups," "Great Qin Strategy TXT Full Download," "Great Qin Strategy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