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Qin Strategy – Chapter 73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73章 礼成(再加更)

扶苏的脚步并不快,要陪着大爷爷一起走。

为了这场冠礼,很多人在昨夜忙到现在,一晚上未眠,大爷爷也是。

嬴傒注意到公子放慢了脚步,低声道:“公子不用刻意等老朽的。”

扶苏道:“我不着急。”

“嗯……”嬴傒沉吟片刻,没有多言。

走过主街拐向城南的时候,这里的街道两侧开始有了雍城的人们,只不过甲士们依旧站在两侧。

扶苏感受着人们将目光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依旧迈着坚定步伐走着。

还未走到高台,扶苏就听到了高台上的人在念诵祭文。

就快要走到高台,又有人走上前,为公子扶苏系上金缕玉带。

嬴傒低声道:“有时,事要应势而变,照理说观礼的有宗室成员,有重臣与外戚,还有各诸侯王使节,不过如今秦一统六国,列国成了土中骨。”

“其实那天夜里,丞相来见老朽,丞相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也想到了这件事,好在如今的咸阳还有六国贵族居住。”

老人家话语顿了顿,道:“虽说六国使节未来,可留六国使者都在,也算是使节了,好在有一个楚王活着。”

说话间,扶苏望向远处,在人群中看到了楚王负刍,这个楚王就站在人群中,呆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目光空洞。

扶苏收回目光,依旧保持着一手扶着剑柄的姿势,走向祭台。

再走近一些,扶苏看到了老师与众多朝中重臣,还有那些齐鲁博士。

扶苏注意到每个齐鲁博士神色都很怪异,当然他们只能看着礼成,而他们也不得不看,如今在场的人都希望礼成。

有没有他们不重要,重要的是见证,但见证的是什么人,就不重要了。

就快要走到祭台,嬴傒低声道:“公子完成了冠礼,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监理国政,也能够继位了。”

扶苏明白大爷爷的意思,继续往前走,来到祭台下。

这一刻,扶苏感受到更多的目光落在身上。

有两位小童端着木盘走来,盘中放着两块硕大的白玉。

李斯上前道:“公子。”

扶苏颔首,跟着李斯一起走上祭台。

而嬴傒拄着拐杖落后两步。

两个端着白玉的小童也跟在后方。

李由站在台下,看着父亲领着公子扶苏的模样,对父亲来说是莫大的殊荣,这也将意味着将来公子扶苏成了秦帝,大秦会将回馈给父亲更多。

不过李由又想着,父亲已经是丞相了,再往上还能是什么?
其实祭台并不是很高,只比城墙还高一些。

寒风吹过,公子的黑色衣袍正在风中猎猎作响。

等嬴傒也上了祭台,站定之后,编钟被敲响的声音传来。

当初来咸阳讲述礼法的老臣就站在这里,他神色严肃地朗声道:“加缁布冠,授治民之责,承继宗法。”

话音落下,嬴傒拿起一件素积披在公子扶苏身上,再戴上缁布冠。

老者再念道:“加远游冠,赋参政议政。”

嬴傒拿下先前的缁布冠,换上黑色的远游冠。

老者再念道:“加九旒,为嫡储,礼成。”

嬴傒拿着九旒冕缓缓给公子扶苏戴上,低声道:“公子,可以了。”

加九旒其实是周天子立诸侯王以来,立太子的礼。

秦国已一统六国,虽还未正式立下太子,可在场的众人都清楚,公子扶苏就是实际的太子,只不过差个称呼而已。

毕竟,始皇帝之后的子嗣不能有两个儿子加九旒。

只要公子扶苏还在,按照礼法,后续子嗣不得加九旒。

除非公子扶苏不在人世了。

台下的小童高唱道:“宾客醴礼。”

台阶下放着一个个的陶碗,酒水依次倒入,众人依次拿起酒碗,向完成冠礼的公子扶苏敬酒。

整个冠礼的过程并不漫长,待冠礼结束,嬴傒取下了九旒冕,但还捧在手中。

而后李斯为公子扶苏换上了黑色的发冠,就是当初在咸阳所选的那一顶。

嬴傒朗声道:“入宗庙,拜祖。”

这个过程是告知历代秦公秦王,礼成了。

祭台下的几个青铜鼎内正在烧着火,一卷卷竹简与文书,纷纷放入鼎中焚烧。

扶苏顺着原路继续走回蕲年宫,这一次身后跟着李斯,御史大夫,嬴傒,王贲,以及身后的诸多臣子。

当公子扶苏就快走到蕲年宫身后跟着呜呜泱泱一片人,都与公子保持着一段距离。

扶苏迈步走上蕲年宫的台阶,一路走入大殿。

由小童领着走入后殿。

那位在祭台上唱礼的老者缓缓走来,他朗声道:“叩拜!”

扶苏下拜行礼。

而后一卷帛书被点燃,缓缓等它燃尽。

扶苏见到了一旁的弟弟与妹妹阴嫚,这两人注意到兄长的目光,随后神色迅速恢复了严肃。

即便如此,他们的脸上还是藏不住为兄长冠礼而高兴的喜悦。

“都走吧,留公子一人在此。”

众人跟着老者都走了出去,扶苏听着他们的脚步声越来越远,直到听不见。

这一次是真的都走了,只有自己一个人跪在历代秦公秦王的牌位前。

刚被烧过的帛书已成了飞灰,风吹过的时候,它就散了。

这帛书本就是丝绸制成,燃烧之后,就什么都不剩了。

也不知道自己要跪在这里多久,扶苏干脆闭上眼,脑海中思考着如何图谋河西走廊。

想来历代秦公秦王也不会计较自己一个晚辈,在如此严肃的场合还在为了大业苦恼。

大概是天色就要入夜的时候,扶苏依旧跪在这里。

直到身后传来脚步声,还有拐杖拄地的声音,这是大爷爷的来了。

“起来吧。”

听到身后的话语,扶苏缓缓站起身,又道:“大爷爷辛劳了。”

嬴傒坐在门外,手中的拐杖依旧没有松开,又道:“公子休息一晚,就可以回咸阳了。”

“这么快就能回去了吗?”

“秦礼没这么复杂,公子加了九旒,是礼法上的储君,该早回咸阳。”

“大爷爷,与我一起回咸阳吧。”扶苏弯下腰时,腰上配着的剑还会晃动一下,剑鞘磕到了墙边,还有不适应。

看到了这孩子有些窘迫的模样,嬴傒道:“取下来吧,不是正式场合不用挂着剑的。”

“嗯。”扶苏将剑从腰上取下来,依着墙摆放着。

“这个城很小很空吧。”

扶苏道:“嗯,人口也不多。”

“公子离开的时候拿一些东西回去吧,以前历代秦王来这里总会带一些东西走,始皇帝每一次来,回去时都会带走一袋黍米,以前的秦王也会带走金银,或者是粮种,就当是祖辈赏赐的,公子也可以取走一样。”

扶苏好奇道:“有这个规矩吗?”

“呵,不是所有的规矩都成文的。”

言罢,嬴傒又望着就要入夜的天空,长出了一口气,低声道:“老朽也总算忙完了。”

“回咸阳吧。”

嬴傒摇头。

见状,扶苏也就不再劝。

嬴傒道:“老朽会留在雍城,在这里变得更苍老,在这里慢慢地死去,对老朽来说这么死去才是最好的。”

扶苏站起身,快步朝着前殿走去。

嬴傒笑呵呵地看着这个孩子的背影,低声自语,“好了,该做的都做完了。”

扶苏没有立即离开雍城,而是在这里住了两天。

阴嫚坐在棋盘边,看着黑子白子交错,正在思考着,她忽然道:“听说丞相带着诸多齐鲁博士回去了,听说还是被押送回去的。”

她又道:“兄长,孔子曾说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

扶苏颔首。

“孔子也喜下棋吗?”

“可能是喜欢的。”扶苏整理着竹简。

孔子是不是喜欢下棋还两说,不过阴嫚真的很喜欢下棋,自从她学会下棋之后,在雍城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会下棋。

又在雍城留了三天,观礼的宾客都走得差不多了,扶苏才动身回去咸阳。

来雍城时,其实行装还挺轻便的,回咸阳时公子扶苏足足带了满满三车的书。

王贲穿着甲胄,坐在马背上觉得很疑惑,这么一个小小的雍城,公子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么多书。

公子扶苏这一次没有带走别的,而是带走了存放在这里的书籍。

这些书籍明显已经存放很久了,这上面积了灰尘,还有的竹简都已松散,好似一拿起来就会散架。

还有些甚至是已经发霉的,一根根细长的竹简散乱地放在车上,等这些拿回去之后,公子说不定还要将它们重新拼凑出来。

扶苏领着公子高与阴嫚坐上了车驾。

王贲望着长长的队伍,道:“公子休整好了。”

“回去吧。”

听到公子回话,王贲朗声道:“回咸阳。”

雍城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雍城之外马匹与牛羊成群。

冬日里的雍山很美丽,山顶处还有些没有化开的积雪。

章台宫,过了腊日的关中,就更冷了。

寒风呼啸而过,李斯快步走入大殿内。

章台宫的大殿内,总是点着很多烛台,让整个大殿很明亮,而且大殿内很温暖。

嬴政点头示意让李斯进来,而后深吸一口气,神色严峻地继续看着眼前的政事。

嬴政搁下手中的笔,“一切顺利?”

李斯回禀道:“快马送来的消息,公子在回来的路上了。”

嬴政拿起桌边的柿子,咬下一口慢慢嚼着,目光还看着政事,道:“有一个叫张良的韩地贵族,近来在洛阳走动过。”

李斯蹙眉道:“臣知道他。”

“此人正在游说当年六国旧贵族一起反秦。”

始皇帝的语气很平静。

但李斯的神色却越发凝重。

“有人去追查他,却被他逃了。”

闻言,李斯道:“臣这就派人去追查。”

嬴政目光看着一列列的文字,嗓音低沉,言道:“要反秦的六国旧贵族何其多,抓得完吗?杀得完吗?”

闻言,李斯又沉默了。

始皇帝所言不错,这六国的旧贵族何其多,今天杀一个明天杀一个,杀得完吗?杀不完。

说话时,始皇帝至始自终没有抬头。

李斯行礼道:“臣惭愧。”

始皇帝的语气很慢,也没什么情绪,但在大殿内却很清晰。

好像是这个大殿放大了始皇帝的言语,这些话在耳中十分的清晰。

也不知是始皇帝与丞相又说了什么,直到天色完全入夜之后,这位丞相才离开。

渭南郡虽说是个郡,但他没有郡城,兵马只有一支,这里有一个个村子,一个个县各自在各自的土地上。

章邯将山上的萝卜与芹菜都拔了,用来腌制。

他拿起萝卜,一口啃下,在嘴里嚼着,目光看着山下正在玩闹的一群孩子。

叔孙通正巧走来,他将洗好的萝卜都放入桶中,低声道:“山上还有萝卜吗?”

章邯嘴里还嚼着一块,用力咽下道:“就剩下这些了,余下的都冻坏了。”

叔孙通叹道:“今年种太多了,吃不完。”

见章邯正在看着一群正在一起背着老秦人故事的孩子们。

叔孙通问道:“这些孩子有这么好看吗?”

章邯道:“他们是最拥戴大秦的人,也是对公子扶苏最忠心的人,这样的孩子有多少?”

叔孙通细细盘算了一番,回道:“以前只有三百个,之后孩子们教孩子,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良田开垦之后,这里的所有的人都在拥戴公子扶苏。”

“老夫也不知这样的孩子有多少,从没数过,都是他们互相传递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又接着好几个,成片成群。”

章邯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叔孙通笑道:“郡守,此言何意?”

“你很厉害。”

叔孙通继续将萝卜放入桶中,嘀咕道:“老夫什么都没做,真的什么都没做,只是按照公子吩咐,给他们讲了故事,事情就成这个样子了。”

章邯道:“这样的孩子应该越多越好。”

注意到叔孙通正看着自己,章邯这才将余下的一截萝卜送入口中,帮着他一起整理萝卜。

见章邯来帮忙,叔孙通又不乐意了,他道:“什么样的郡守和郡丞要自己去泥地里,把萝卜挖出来。”

章邯爽朗一笑,道:“不正是你我。”

(本章完)

The Great Qin Strategy

The Great Qin Strategy

大秦攻略
Author:

The State of Qin had just concluded its final battle of annexing the six kingdoms, and Emperor Qin Shi Huang, Ying Zheng, began his great undertaking. The people of Qin gained a brief respite from years of warfare, but looking around, the world was poised against Qin. A soul traversing two thousand years became Gongzi Fusu, who aspired to lead the great Qin into a new realm. Perhaps many years later, when the aging Fusu ascended Mount Tai once more, he would remember the saying that although Chu had only three households, the fall of Qin would surely bring about the rise of Chu. This is an era that emerged out of nowhere, where there are valiant Qin men, the magnificent Great Wall, exceptional tal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excel at roaring, and Shang Yang laughing maniacally in hell. Novel keywords: "Great Qin Strategy No Pop-ups," "Great Qin Strategy TXT Full Download," "Great Qin Strategy Latest Chapter Reading."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