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 Chapter 90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Please login to purchase points


第90章

“都不是,是护肤的。”

看在赵明华是一个忠实的合作伙伴的份上,春暖也不瞒着他了。

“我做的这个只适合女子用,昌州人舍得花钱,但是有钱人真的不多。”

春暖微笑道:“不是我打击你,不到京城,你不知道自己的官小,不到京城,你不知道自己的财富有多少。”

赵明华……老扎心了,这还真是比不了。

赵家在昌州都算不上四大家族之一,更何况是京城。

“我做的这东西贵得很,小小的一盒,就要卖上几十两银子……”

其他的话赵明华是听不进去了,就想着这得赚多少钱啊?
“能分一点给我卖吗?”

“不能分。”春暖道:“你是知道的,我长姐在京城被孤立,银子就是她最大的底气,我要她做这门独家生意,只有限量的,独家的,才会有贵的价值。”

如果说昌州都出现了同款商品,让那些排队交订金的贵夫人们哪来优越感呢?
“她们买的不是一件胭脂水粉,而是一种身份和地位。”

赵明华……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做生意的天才,觉得自己能发财。结果还是自己肤浅了,这位才是隐藏的高手啊!
他以前做生意可没想到那么多。

自从茶楼开设了女宾专区,还兼卖独家糕点后,这银子就如雪花一般飘来。

从此以后再也没羡慕过对面茶楼的生意。

特别是寒冬腊月里,对面凉茶生意一落千丈,而自己这边女宾来得不少,毫不夸张的说,昌州的夫人太太小姐们如果想和闺中密友相聚,首先的就是自己的茶楼。

能挣钱,都是因为春暖出了一个好主意。

当时只知道她是随意提了一句而已。

现在发现,人家是真的厉害。

“那个,其实……”赵明华想了想重新组织了一下措辞:“我也不是要抢你长姐的生意,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合作的,你负责这些商品的制作,我负责去售卖。”

春暖表示他是不是没听明白,那是京城独一份的。

“其实,我也可以去京城开店。”

春暖……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他这号人。

赵家的家底儿想要在京城开店立足,真的是有点异想天开。

而且京城开店的,真正赚钱的人家,背后都是有靠山的,就凭他这点小聪明,没有靠山是怎么也不可能混得动的。

但凡生意好,能赚,就能惹人急眼。

“我说的是真的,我想成为大夏第一富翁。”

春暖点头表示知道了,当然,合作伙伴需要的是表扬。

“你现在还年轻,等你经营多年以后肯定是可以成为大夏第一富翁的。”

大白天的做梦也不是犯罪,她顺势夸两句也不亏本。

“你不信?”

春暖……我说信你又不听,我说不信很伤你自尊。

“等着,我一定会成为大夏第一富翁的。”

“行,到时候我可以对外人显摆:我有一个朋友是大夏第一富翁。”

“噗嗤”

两人都笑了起来。

一个是当真了,一个是当玩笑。

赵明华最终没能在春暖这儿拿到好处,很是遗憾。

“对了,我听庆生说你们家在村里修房子了,修好后是要搬回村里去住吗?”

“应该会,但是这个院子我还是会向张老爷佃下来的,在这儿炮制药材更方便。”

“对对对,我也是想这样说的,真的,你住在这镇上更方便,我们送药取药也不麻烦。”赵明华道:“要不然,你也可以不用佃张老爷的这个院子了,直接搬到隔壁我们家的院子去。”

“啥?你说隔壁院子是你们家的?”

“是我们家的我母亲的陪嫁。”

所以,吴妈说感觉对面随时有人在看着自己院子里的情况是真的?
他真的在监视着自己一家人?

一想到有这种可能,春暖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

想问,又没有凭据,再说了,人家在自己的院子里望出来好像也没有犯什么规矩。

“啥事儿,你说呀,别吞吞吐吐的,我都不习惯那是你了。”

春暖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利落风风火火的奇女子,有一说一,很少见她纠结的样子。

“没什么,这几味药卖一些给我。”

“你要拿就拿去呀,不用给钱的,我们家别的不多,药多。”

虽然说的是实在话,但是春暖可不想欠他太多。

很多时候,欠钱容易还,欠人情债就会是永远。

“要给钱的,要不然我就不要,我去外面买。”

“别别别,我就是做生意的人,哪有有钱不赚往外推的道理,我给你报一个价格,你看行不行?”

赵明华的价格那是真正的成本价,春暖表示特别的感谢。

“你们那边村口的院子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目前交给罗大叔在帮忙看着,春宁跟在身边学,倒也没什么可帮忙的地方。”

“你那个罗大叔还真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

赵明华也想去帮衬一下,后一想自己这身板真正是挑也挑不起抬也抬不起,去那里只会丢人现眼。

“那是,罗大叔可好了,教我们种庄稼种菜……”

要不是他帮忙,肖家很多活儿都干不出来。

春宁在干农活这件事上还是有点无奈但又不能排斥,要生存只能这样干下去。

“还有,你弟弟春宁,才短短一年时间,对,就是差不多是一年时间了,没想到也能独扛一面了。”赵明华道:“真的,春宁的优秀衬托了我的笨,千万不要让我爹娘知道春宁的厉害。”

赵明华最不喜欢的就是干这些俗事,这简直是在耽搁时间。

能花钱解决的问题,他绝对不会累着人。

像肖家修房子这件事上,大可不必这样累,只需要找几个工匠告诉他们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就直接交给他们整理了,哪还需要什么包工包饭之类的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苦难逼迫我们长大。”春暖何尝不感慨呢。

肖家的兄弟姐妹们,都是一夜之间被迫长大的。

她们第一次出京城,却是回祖籍蜀地。

回到蜀地被肖氏大族除族后,肖家人都开启了无数个第一。

第一次烧火煮饭,长嫂将厨房付诸一炬。

第一次挖野菜,第一次为了填饱肚子她不管不顾的下河去捉螃蟹。

第一次挖土种地,第一次看着自己种下的菜秧一天天长大,开花结果……

回到蜀地,所有的第一次都是一种经历,这样的经历自然让人长大了。

送走了赵明华,春暖就在围墙那儿站了很久。

“姑娘,您这是……”

奶娘吴妈不解的看向她,莫不是隔壁的登徒子又爬墙了吧。

“吴妈,我记得有一种竹子,好像长得不太高,但是能长到这个围墙那么高?”

“有,我们喊的斑竹,竹子不高,个头也小。”

“上哪儿去弄种子,挨着这个围墙的地方种上。”

“我娘家就有。”

“那你明天就回娘家去挖些来种上。”

吴妈表示行。

吴妈做事也很利落,从来不要人操心。

第二天一大早就给肖沐阳喂了奶,然后就给春暖说要回娘家去挖斑竹。

“吴妈,你等一下。”

春暖快速去了厨房,将早上做出来的糕点包了两包出来。

“吴妈,既然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不能只要东西而不付出,这糕点软糯,很适合老年人吃,你可以带回去给你母亲吃。”

“姑娘,这么贵重的糕点,我不能要。”

吴妈连连推辞。

她是知道春暖的糕点有多金贵,里面不仅有蛋还有一些药材。

“这个吃了对脾胃有好处。”春暖道:“特别适合老年人吃,是有原因的。”

“那我就谢谢姑娘了。”

吴妈真的没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奶娘,但是春暖对自己特别好,连回娘家要拿一些糕点的事儿都提醒了。

吴妈回了娘家,将糕点送给自己的亲娘吃。

“娘,您不是脾胃不太好吗,吃这个糕点试试看。”吴妈道:“这是我们东家姑娘亲手做的,您尝尝。”

老太太一尝,赞不绝口。

“你要是能把这个方子拿回来就好了,我们也可以开一个店……”

说完了还没忘记将闺女说一顿,说她脑子笨。

“娘,您想什么呢?”别人的方子岂是能随便窥探的:“这糕点是我们东家亲手做的,她怎么可能会让我知道方子”

至于说开店的事儿,吴氏是一点儿也不参与了,而且她很有先见之名,先早早的拒绝了亲娘的要求。

“你这孩子,事在人为,只要你想要,又怎么会拿不到?”吴氏的亲娘道:“你去拿回来,我们开个店,以后日子好过了,你也不用受他们的气了。”

“再说吧。”

吴氏很厌烦,只好随口应下。

这会儿,肠子都毁青了,姑娘是对自己好,结果自己的亲娘却想让她当狠。

“对了,娘,我要挖一些竹子回去种。”

吴氏说了自己的来意。

结果,亲娘让她给银子。

“这些东西你眼巴巴的跑回娘家来拿,你蠢不蠢啊?得要钱,要钱才能买到。你胳膊不能往外拐。

“那要多少钱?”

吴氏发现真是太讽刺了,这些竹子不是自己小时候种的,现在连挖一根都没有资格了。

“不多,一根竹子收一两银子就行。”

“你明明可以抢的,怎么做到这么文明了。”吴氏给气笑了,他们还当真是会蹬脖子上脸啊。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吴老太气得又是一顿破口大骂:“娘家好了你才能好,才有人给你撑腰,你这个蠢货,有什么不能拿的,你要挖我的竹子,就是一两银子一根,没得价钱来讲。”

吴氏最后看了一眼屋旁边的斑竹,算了,当年都是自己找到的,现在自己再去找找。

“哎,你上哪儿去?”

吴老太一看闺女走了,就意味着这笔生意没谈成了。

“我回去告诉东家,你要一两银子一根,东家说要买,我就给你们带银子来,如果说不买,我就不来了。”

反正今天是白来不说,还搭上了两盒糕点,巨亏的感觉。

“那行,你快去问,问了就赶紧的来挖,这春头上雨水多,挖回去种下就能活。”

一两银子一根竹子,吴老太仿佛已经看到银子将自己砸死了。

这边,吴氏并没有真正的回家,而是去爬了那座山,小时候一天都要跑两三次,十来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山里,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路了。

但是为了挖春暖要的斑竹,她硬着头边边走边开路。

“咦,是什么草?”吴氏看到路边的野草仔细研究了一下:“好像也是一种药草。我一时半会儿记不上名字了,不行,给春暖扯一些回去。”

吴氏高一脚矮一脚的在已经封路的山里边走边看边扯草药。

最后到了当年挖斑竹的地方,放眼望去,一大片都是竹子。

“我娘还真是……”

就这样烂山岗的东西,她居然以为可以凭这个发一下大财,这是怎么想的呢?
吴氏挥舞着锄头,一根一根的挖了出来。

挖了几十根,吴氏又将它们扛回了镇上。

“姑娘,你要的竹子挖回来了。”

“这么多,你莫不是把你娘家的竹子都挖来了吧?”

“没有,我娘家还很多。”

对娘家人的贪婪吴氏绝口不提,那真正是很丢脸的事儿。

人啊,真的是会变的。

当年亲娘还是为自己考虑的人,结果嫁人了后她眼里就只有儿子没有她这个闺女了。

她要一两银子一根的竹子,她就没想过自己在东家怎么做人?

“那真是太辛苦你了。”

春暖道:“今日先休息,明天来种上。”

“无妨,我不累,可以种的。”

春暖让吴氏围着围墙的地方种了密密麻麻的竹子。

竹子不是很高,但刚好高过了围墙,也就是说,隔壁如果爬上墙头想再偷看什么那还得垫脚,这是风险很的事儿,他们断不会再做了吧。

隔壁的赵明华抬眼一看,傻眼了:啥情况啊?

一夜没回这个小院住,围墙上头长出来了绿油油一片的竹子?

再站在木梯想看看隔壁是几个意思,看不见,根本就看不见一点点。

(本章完)

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The Daily Life of a Down-and-Out Pharmacist Supporting Her Family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Author:

The renowned imperial physician, Doctor Xiao, was embroiled in a case of false pregnancy involving a concubine and was executed. Men over the age of twelve were exiled, while the female relatives and young children were granted the benevolence of the Empress Dowager and returned to their ancestral home in Shu. Unexpectedly, the relatives who had been protected by Doctor Xiao turned away a group of women and children, occupying their ancestral property and expelling them from the family. A group of pampered women and children, having nothing to depend on, found Xiao Chunuan, who loved reading and grinding medicine, to be the pillar of the family. She taught her family to wash clothes and cook to survive; she taught her younger sisters to forage for wild vegetables and prepare medicinal herbs; she taught her younger brother to learn business and practice martial arts to strengthen his body, while ensuring that they studied literature and literacy despite three generations not being able to take the imperial exam; she worked hard to earn money and also wanted to help their exiled relatives; her grandmother arranged a marriage for Chunuan, only for the clan leader's daughter to come knocking and cause trouble. Good people are often bullied, and those who are kind are taken advantage of. Old grudges and new enmities are all accounted for. Xiao Chunuan was never one to go easy on others; she was ready to engage in both literary and martial contests!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