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万圣节
2001年11月4日。
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躯,莫雪遥晃悠悠地回到了水果店里。
已经八点多了。
今天本该直接坐车回家,但父亲说今天提前关店,大家一起坐面包车回去。
至于原因嘛……
大概是他偶尔也会想要休息一天吧?
做生意虽然看似自由,但其实只是从被老板束缚变成了被生意束缚而已。
打工好歹还有休息,但做生意,除了过年那几天,几乎可以说是全年无休的。
所以也只能像这样,偶尔早点关门,来获得稍多一些的休息。
因为要早点关门,所以一些已经不新鲜了的水果就放在一个大箩筐里降价出售。
所有的都是统一价格,里面水果也是杂七杂八的,不能保证好坏。
有全黑了的散香蕉,也有几颗掉落下来的龙眼或者葡萄。
最多的还是碰伤或者烂一块的苹果和梨。
每天晚上都会卖些这样的水果,有时多些,有时少些。
成了习惯后,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买。
价格当然其实都是亏本的,但如果不卖出去,只会亏得更多。
与其如此,还不如减少损失呢。
穿着环卫工服装的女人仔细地挑选着烂处少一些的苹果,和旁边的人说是自己儿子爱吃。
衣服脏兮兮的工人选了几根香蕉和几个干瘪了的橘子,说是今晚通宵干活,买点水果当宵夜。
甚至还有身上散发着馊味的老人,一手拎着个装着塑料瓶和废纸板的蛇皮袋,蹲在边上问莫文利,那几个烂了大半的梨能不能再便宜一点,他嗓子不好,想买点回去熬梨汤喝。
疲惫的莫雪遥感觉自己的生活离他们很远,但再仔细想想,自己家最穷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日子。
他们的生活贫困,或许也并非是不努力。
有时候啊,运气真的很重要。
父亲如果没有遇到金奶奶,恐怕一切也都不会那么顺利吧?
箱子里的水果并没有卖完,总有状态更差的水果无人问津。
父亲也没有再降价,而是选择倒进了店门口的垃圾桶里。
莫雪遥打了个哈欠,把想趁夜色偷偷溜出去的酥糖揪回了店里。
李婉言则是连书包都没放下,就去了小马路对面的便利店里。
潘结香这会儿已经在上班了。
李婉言趴在柜台上,右脚往上抬起又落下,轻轻地敲打着地面那干净的瓷砖。
“妈妈,今天睡得怎么样?”
“还好,睡得挺好的。”
“几点起的?”
“两点吧。”
“才睡了五六个小时,不够吧?”
“没事儿,我自然醒的,有点睡不着。”
李婉言的眉头紧蹙在了一起,她用左手轻轻捏着右手的大拇指:“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就是不困了,精神了。”
“嗯,下次多睡会儿吧。”
“困的话我会再睡的。”潘结香轻抚着李婉言的头发,眼角的笑纹有些明显,“你也多睡会儿。”
“嗯。”
“妈,过段时间可能要离开一趟。”
“离开哪里?”
“离开杭州。”
“去哪里?”李婉言快速地摩挲着自己的拇指,一遍又一遍。
“去北京。”
“怎么去那么远的地方?”
“我一小姐妹和我说的,那边有个工作很赚钱,我多赚点给你上大学。”
“现在的工资不够吗?我会考好大学给你省钱的。”
“嗯,然后那边主要也是学习培训,到时候我回来,可以自己开家店,我们的生活也就安定了。”见李婉言又要开口,潘结香却抢先打断了她的话,“别担心,还早呢,最起码得过完年,嗯……再过段时间,我再去。”
“哦。”李婉言仿佛松了口气,她停下了敲打着瓷砖的脚,站直了身子,“今年就在这过吧。”
“那当然了,我俩……”
“我们一起,我和遥遥说过的。”
“行,也算是一家人嘛。”
“嗯。”
短暂的沉默了十几秒,李婉言正想着再聊一个什么话题,便利店外就传来了莫雪遥的大喊。
她正在用力挥着手:“婉言——!走啦——!回家——!”
“妈妈,那我先回去了。”
“嗯,早点睡,你也这么辛苦了。”
“我一点都不感觉辛苦,能安心学习已经很好了。”李婉言认真地看着自己母亲,将她放在自己头上的手掌抱住,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我走了。”
“好。”
走出门,深秋夜晚的风吹冷了李婉言的脸庞。
“哗啦——”
莫文利正将卷闸门猛地拉下来,而后把撬棍丢进了店里,再将这最后一道卷闸门彻底拉到底。
有些生锈的锁慢慢的转动,父亲再试着拉了拉,确定拉不开后才站直身子。
他叼起一根烟,用手遮着,打火机连打了好几下,点燃了它。
烟雾缭绕中的他,脸上写满了满足的表情。
“呼,今天晚上回去早点睡觉!”父亲扭了扭脖子,发出咯嘣咯嘣的声响。
平时下午不忙的时候,他都会睡会儿,让母亲管着店。
但那种睡眠,终究比不了在床上一口气睡足觉的感觉。
母亲正拎着包,站在店门口喝着一包温牛奶。
这是放在开水壶里加热的。
见莫雪遥和李婉言走来,就将另外两包分给了她们。
父亲一口气吸完一根烟,把烟头往下水道里一丢,就撞进了面包车的驾驶座上,将面包车启动了。
他娴熟地将车子倒出来,停在了并不宽敞的小马路上。
母亲坐在了副驾驶,莫雪遥和李婉言则拉开车门,坐进了后头的位置。
面包车里弥漫着鲜花水果的味道,不过感觉并不新鲜,不算好闻,也不算难闻吧。
李婉言摇下窗户,向店里的母亲再次轻轻挥了挥手。
而面包车也随之缓缓开动了起来。
宽敞而无人的街道上,有些空旷。
只有一辆面包车行驶在这么一条大马路上,显得有些浪费。
路边,有几个小孩子穿着自己用纸板和塑料片做成的奇装异服,挨家挨户地向路边店铺讨糖吃。
“不给糖,就捣蛋!”他们这样大喊着。
然而很多店家甚至都不明白这是发生什么了。
毕竟这只是一个在此时中国并不有名的洋节。
“啊,今天是万圣节了。”面包车停在红绿灯口,莫雪遥的目光紧锁在那几个捣蛋的小屁孩身上。
其中有两个,她好像还有点眼熟。
虽然长高了不少,但……
那好像就是姜庭和白浩吧?
有段时间没见了,他们看起来竟然都有了几分成熟的气息,特别是姜庭,五官已经有了棱角,正在朝着青年方向发展。
而白浩倒是变化不大,脸蛋仍旧有些婴儿肥。
“万圣节?”母亲似乎没听过。
“就是小孩子化妆成鬼怪的样子去要糖吃,给了糖的人家就不会有鬼怪再来了,算是一种活动吧。”
“外国的节日真有意思。”母亲笑了起来。
“啧,我觉得只是我们的节日没去开发,或者太死板了而已。”
“或许吧。”母亲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要聊下去的意思。
绿灯亮了,面包车再次缓缓开动。
深夜的秋风拂过莫雪遥的脸庞,冷得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这感觉已经是冬天了啊……”
“没呢,还有几天才立冬。”对节气比较了解的父亲摇了摇头,“冷的时候还早着呢!听说今年冬天是近几年最冷的。”
“哎,今年的物价涨得也快。”
“是呵,以前十块钱能买一大堆菜了,现在得三四十。”
“有那么夸张吗?”莫雪遥托着腮帮问道。
“不然怎么说涨得快啊?阿利要是你明年还阿良钱,那他肯定要亏死了。”
“今年钱确实一下子贬值了好多,唉,货币贬值嘛,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不照样,五毛钱能吃一个星期呢?现在五毛钱哪有那么值钱啊。”
母亲摇了摇头,完全靠在了椅子上:“今年幅度特别大,我看我们啊,得提前备好年货了,不然到时候买的死贵,太亏了。”
“那买呗,要买点啥?”父亲转动着方向盘,依旧目视着远方。
“放得牢的,火腿、腊肉、红枣、瓜子什么的,再买些过年穿的衣服鞋子。”
“哎,那烟花也提前买点呗?”
“到时再说,那又不是必须的,过年了再买,再说了,现在也没处买去。”
“行行行……”
“家里那台缝纫机,装修好后都没拿出来用过了,我看还可以买点布,万一物价涨得太快,到时候还能自己做点衣服。”
“都随你。”父亲懒洋洋地叼起一根没点着的香烟过嘴瘾,“两三千够了吧。”
“不一定,还得看看,最好买够能吃两三个月的年货。”
莫雪遥有点不太想听车厢里的家长里短了。
毕竟很多时候都会重复这种类似的话题。
她打了个哈欠,旁边的李婉言也跟着打了一个。
李婉言将脑袋枕在了莫雪遥的肩膀上,柔软的身子正随着车子轻轻晃动。
“婉言困了啊?”
“有些。”
“回去你先洗吧。”莫雪遥抬起手表,借着车窗外昏黄的路灯看了一眼时间,“说是早点回,但也快九点了啊……”
“是呢。”
“婉言今天洗快点啊,我好像也有点困了。”
“一起洗吗。”
“噫,婉言你也被银银传染了啊?”
李婉言轻轻撩了撩耳后的鬓发,并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