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学农基地的小卖部
那深黑色的夜晚,并不是一切的终结。
乡村的夜色看起来黑暗,但时间其实却还早。
鸟儿已经归巢,虫鸣和蛙声的交响曲却才刚刚开始。
此时已经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只要不离开学农基地,学生们就可以随意的四处闲逛。
有人选择洗澡,也有人选择在这如同小镇般的基地里继续闲逛。
每一个房间都有专门的浴室,热水是统一放出来的,如果是在洗澡人多的时间里,那么热水就会变得不那么‘热’,甚至会有些凉。
莫雪遥不想和其他人在同一个时间洗澡,便拽着李婉言一起出来了。
至于抱着她手臂的花银银嘛……那倒不是她拉出来的,只是后者非得跟着,无奈之下只能带上她罢了。
仔细逛起来,会发现学农基地真的不小,说是一个小镇可能夸张了,但算是一个‘乡’绝对没有问题。
“什么是乡?”莫雪遥好奇地问道。
很少回过农村的她对这些一直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乡比村大,大概就像是好几个村合在一起一样吧,但是比镇还要小一点……”花银银嘟嚷着说道,说着说着,自己也迷糊了。
“乡和镇同级。”李婉言显然对这方面更了解一些,“但乡的面积要更小,发展潜力也更小。”
“所以说,乡就像是农村之间联合起来组成的集市?”莫雪遥一知半解地问道。
“应该……差不多吧?”花银银没把话说得太死。
“差不多。”李婉言给了个肯定的回答。
这个学农基地,原本其实就是一个乡。
从县城里开来的大巴车,最多也就抵达到这里,再后面的那些自然村,是绝对不可能到达的了。
如果距离乡比较远的,那就只能走路回去或者让人来接了。
大概也得益于这样特殊的历史意义,这里才会被改造成学农基地吧。
莫雪遥悠然地想着,看到不远处的角落里,摆着几个秋千,那里无人问津,秋千的木架子上都爬满了藤蔓,似乎已经被闲置很久了。
有几个学生路过那里,明明看到了,最终却也还是没有坐上去。
或许是生怕别人看到后觉得他们幼稚吧。
而且这布满灰尘的秋千,看起来也不像是能承重的样子,实用价值几乎没有,只剩下了一些观赏价值。
坐凳上落满的灰尘,和那枯荣过许多次的藤蔓,似乎都在叙说着岁月的变迁。
时间总是最无情的,哪怕只是短短两三年的无人问津,也足以让这里被逐渐埋入历史的尘埃中。
“听说,最近有很多农村都没有人了呢。”花银银触景生情地说道,轻轻摸了摸爬山虎那泛黄了的叶片,“如果不是被改造成了学农基地,这里说不定也会被废弃吧?”
“不太会吧?”莫雪遥摇了摇头,“这里距离大路还挺近的,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被废弃才对。”
“没有利用价值的地方,要么变成成片农田,要么就变成荒地了啦。”花银银轻轻晃了晃秋千,那生锈的锁链传来了‘吱呀呀’的声响,仅仅只是晃动,似乎就已经让它不堪重负了。
如果人坐上去,恐怕真的会塌掉。
“小遥遥有带相机吗?”
“我哪来的相机啊。”
“诶?没有吗……还想在这里拍一张照片的来着,感觉很有意境呢。”
“你觉得很有意境的夕阳还没画吧?”
“哎呀,晚上再画嘛!”花银银捏住了莫雪遥的小脸,“小遥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喜欢抓人把柄啦?”
“你觉得那是把柄吗……唔唔……别、捏……了!”莫雪遥掰开了她的小手,“这里会有小店吗?”
“应该有吧?除了我们学农的学生外,平时或许也是会有游客来玩的。”花银银不太确信地嘟哝道。
整个学农基地,其实有不少乡村风格的建筑物,但因为太过刻意,反而没了那种自然的韵味。
就像是杭州河坊街那些看起来是木屋,其实是水泥浇筑的房子一样。
杭州有不少古建筑被拆除,然后重建了一模一样的新建筑物,再用特殊的装修手段给做旧。
美其名曰保护古建筑,但却让人感觉什么也没保护到。
完完全全就是个面子工程而已。
学农基地也是如此。
过于多的现代化元素,反倒让这里失去了乡村本该有的朴素感。
不过真是那种朴素的乡村,到处就都是一层二层的瓦房了,墙壁都是用泥巴和稻草糊起来的,完全没有美观可言,那样几乎就不可能有游客来了。
毕竟这么大一块地被改造成了学农基地,总得是要赚钱的嘛……
在商业化下,想要保证原汁原味,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唯一看起来原汁原味的,就是学农基地的小卖部了。
小卖部用的是一间真正的磨坊。
头顶那巨大的叶片已经不再转动了,这个风力磨坊也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如今被改造成了一家看起来有些拥挤的小卖部。
狭小的空间里却有足足四排货架。
从食品到用品不一而足。
甚至就连指甲钳或者扳手这种学农基地里游客不怎么用得到的东西,在这里都有出售。
只是这个角落里的废弃磨坊实在太难找了,以至于当莫雪遥她们走进店中的时候,发现这里无比的冷清,除了她们外,其他学生连个影都没见着。
老板是一个年迈的大爷,头发是灰白色的,还有几根依然倔强地保持着黑色,破坏了这原本的统一和协调。
“老板、老板?”
“嗯……?要买什么?”大爷从瞌睡中缓缓醒了过来,一只眼睛睁着,另一只眼睛还是闭着的,看起来随时都会再睡着似的,“……什么时候来了年轻人?”
“今天来的,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来啦,你不知道嘛?”花银银的目光落在了橱窗里的几包姜糖上,那些姜糖的包装上都已经满是灰尘了,让她实在是不敢下决心去买。
谁知道放了多久?
说不定已经过期了呢……
乡村里有些山寨的零食可是连生产日期都不写的。
“哦……又来学农了的,是哪个……学堂?”
“学堂?”花银银看向了李婉言,“是学校的意思吗?”
“大概是。”李婉言的回答表明着她对这里的方言也并不熟悉。
“是雨空高中的啦。”花银银晃了晃自己脑袋上的两股麻花辫,“大爷知道吗?”
“雨空……高中……那个只有尼内的学校?”
“……女孩子?”花银银再一次尝试进行翻译。
“对……普通话是……那个意思。”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吧?”
“哦……很久了吗?”大爷有些恍惚,“我当年还想把我女儿……送去上学呢。”
“雨空高中?”
“对、对。”
“后来呢?”
“后来吗……”大爷陷入了沉思,好像想不起来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时候,门外走进了一个精瘦的大伯,正是莫雪遥她们班的指导员。
“爸,哦……有学生来买东西了啊。”
“诶,指导员?”莫雪遥朝他挥了挥手,“这是你家开的店吗?”
“是啊,哈哈哈,我家以前可是知识分子哩,我爸抗战的时候就是中学生了!”
“哦哦……难怪普通话说得还算标准。”花银银小声地嘀咕道。
“老板,这个怎么卖呀?”莫雪遥晃了晃一个什么标签都没有的散装面包,看起来好像是甜味的,但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馅料。
“那个啊,那个是甜蛋糕,两毛钱一个。”
“唔,好便宜。”
“哈哈,是吧,比城市里的东西要便宜多了。”
“但是连牌子都没有……”莫雪遥有些担忧。
“没事的,这面包我经常吃的,不用担心过期。”大伯说着,自己拆了一包吃了起来,“真的很好吃的,你要尝尝看不?”
“唔,不了不了。”莫雪遥赶忙摇了摇头,她只是想要确认一下大部分商品的均价而已。
实际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很便宜。
像那种不知道什么品牌的可乐糖,一毛钱竟然就可以买十颗,比城市里要便宜得多了。
味道好像要更甜一点,但相对的,可乐味也更加浓郁。
“这个呢?黏黏的,是棉花糖吗?”
“那个,那个是软糖,不是棉花糖,比较甜,你们可能吃不惯。”
花银银犹豫了一下,但看在那便宜的价格上,还是将它一并收了起来。
最终大家七七八八地选了一大堆零食,都能装下一大袋了,竟然只花了十块钱而已。
有很多东西都是一毛两毛的,更便宜一点的,比如那种散装的炒米,一斤竟然只要一块五。
味道还很不错。
要知道,一斤炒米可是很多了,哪怕是三个人吃,都可以吃好几个晚上了。
这绝对是最划算的零食,没有之一了。
最后付钱的是花银银,莫雪遥理所当然地充当了‘苦力’的工作。
回去的路上正巧遇上了高缘他们。
“这么多零食哪里买的啊?我靠,好多啊,多少钱啊?买了五十块钱?”
“……十块钱。”
“真的假的?”高缘后退了半步,皱着眉头问道,“能吃吗?”
“当然能吃啦,别看不起乡村的零食啊!”莫雪遥替老板打抱不平道,“那边的风车小屋就是小卖部,你们可以过去看看。”
可以预见,有高缘这张大嘴巴在,风车小屋就是小卖部这件事,恐怕要传遍整个年级了。
这也不错,最起码可以让老板多赚点钱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