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 Mode
Now you can use the translation tool for free for the first 200 chapters of each novel.

Daughter’s Heart – Chapter 801

Free translation limit for this category has been reached for older posts. Please login or register to translate this post.
Balance: 0 coin

Click here to buy coins


第一四三章 长春

杭州才刚入冬,坐落于北方的长春却已经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
  整片大地都银装素裹,和灰白色的天空连成一片。
  这里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曾是一片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主战场。
  吉林省与朝鲜和俄罗斯接壤,曾经一度被占领过,后来日本人还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扶持了溥仪上台,在此处建立了伪满洲国,而长春就是当时的伪政权首府,那个时候,它还被改名为——新京。
  一直到和平解放后,它才恢复了自己原本的那个名字。
  东北三省,曾经是支撑着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地带,但随着时间推移,产业的转移,这里的人口也开始大量流失,虽说这里是东北的地理中心、东北亚的地理中心城市,但它的繁华程度和上海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
  甚至已经有被杭州赶超的趋势了。
  “呼呼——”莫雪遥刚从飞机上下来,就被这冰天雪地吹来的冷风冻得小脸发红,她哆嗦着搓了搓双手,哈了几口冷气。
  “就说很冷的吧。”父亲缩了缩脖子,将手上拿着的羽绒服披在了她的身上,“快点把衣服穿上。”
  “外……啊不对,奶奶家真是好久没回了呢。”花银银的身上裹着一件皮草大衣,她不仅不觉得冷,反倒暖和得都有些冒汗了。
  她的父母是都一起来了的,而莫雪遥这边只来了父亲一人。
  “这里到底几度啊?”莫雪遥歪着头看向花银银。
  而回答她的则是对方的母亲:“今天最低温度应该只有零下八度呢。”
  “难怪那么冷……”在南方长大的莫雪遥其实不是很适应寒冷的天气,南方的冬天她都有点受不了,更何况是北方的冬天了,而且要知道,此时此刻的杭州最低气温都有九度,最高有二十二度,平均气温都有十五六度的样子。
  杭州最冷的时候都很少有这样低的温度,可在长春,这才不过是冬天的开始而已。
  空气有些干燥,吸了几口后,她就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又过了一会儿才适应。
  然而就算是在这么冷的天气里,也依然能见到有女人穿着一条加绒打底裤走在路上,和上半身那厚实的衣物比起来,显得相当轻薄,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不怕冷的吗……”她小声自语着,被父亲拍了拍后背。
  “走了,我们先出机场。”
  “哦……”
  今天两家人是一块儿来的,也算是路上有伴,父亲是个健谈的人,和花银银的父母相谈甚欢。
  而花银银则是一个不理她也能说很多话的家伙,所以他们几人聚在一块儿,一路上十分热闹,根本就没有冷清下来的时候。
  这也让旅途显得不那么漫长了。
  长春市龙嘉国际机场外,几乎看不到一家店铺,一眼望去,除了路还是路,它们四通八达地向远处延伸,也不知道将会通往何方。
  地上的积雪还不够厚实,踩在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人走得多的地方,积雪已经被踩成黑褐色的了,看起来像是一团掺了水的烂泥。
  众人的目的地是城里,因为丧葬有许多事情需要忙碌,所以没人有空过来接他们,只能自己过去。
  如果只有莫雪遥和父亲俩人,那多半是会选择坐公交车,虽然会多浪费点时间,也会多绕些路,但胜在价格便宜。
  不过花银银的父母在,肯定不会选择坐公交车了,打车是最简单又便捷的方法。
  “去哪儿?”花银银的母亲招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打开了副驾驶的车窗问道。
  “长春市殡仪馆!”
  “不去不去。”司机连忙摆了摆手。
  旁边其他在等车的人见她往后退了几步,似是不打算上车,便赶忙围了过来,向司机询问了一下目的地,而后飞快地坐上了车。
  很显然,他只是不想去殡仪馆而已,或许是怕沾染了晦气。
  “迷信的人还是很多啊……”莫雪遥撇了撇嘴,鄙夷地说道,“这都什么年代了,二十一世纪了好不好。”
  “但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没有太多现代科学的土地呢。”花银银挨在她的身旁,灰色皮草大衣外头的那些绒毛挠得她下巴痒痒的。
  “唔,仔细想想也确实是……现代发展真的很快啊。”莫雪遥向另一边歪了歪脑袋。
  俩人的父亲还在那谈论着过去有关苏联的事情,而花银银的母亲则拦了一辆又一辆的出租车。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不去。
  好不容易有一辆去的,还说要加钱。
  “不打表,一百块。”
  “哪有那么贵好开的?”花银银母亲皱起了眉头,“正常计费,过去也就六十块钱,你这都贵了快一倍的价了。”
  “不去就算,我还不想去那么晦气的地方呢!”司机摆了摆手,招呼其他人过来,“来来来,你们到哪里的?”
  花银银母亲无奈地退到了一旁:“这些人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呢!”
  “那怎么说,我们要不要打车去?或者还是坐公交车得了?”莫文利问道。
  “要不坐三轮摩托车吧!”
  “也行。”
  最后,五人总算是坐上了一辆愿意去殡仪馆的三轮摩托车,按理来说这种车的车费要比出租车便宜许多,但他却开了和出租车差不多的价格。
  但这会儿也没人愿意去,也只能让它的价格高些了。
  花银银的父母并非出不起这个钱,只是不喜欢被当做冤大头来宰而已。
  三轮摩托车的车厢被薄薄的铁皮包裹着,有两扇亚克力的窗户可以打开。
  相比轿车,它的里面一点也不保暖,迎面的冷风吹到车厢上,让里面变得如同冰箱一般寒冷。
  而且即使不开窗户,也总感觉到有哪里正在漏风。
  莫雪遥打了个寒颤,一旁的花银银趴在了她的身上,像是一只大毛绒熊一样,如果不算她那喜欢乱动的小手,那么被她这样抱着还是很暖和的……
  “我们两家的女儿关系真的挺好呢。”
  “哈哈,毕竟也还是血脉相连的嘛!”
  三轮摩托车的速度一直都很快,相比轿车来说,它足够的灵活,可以在各种小巷里穿行。
  避让起行人时也要比轿车灵活得多。
  很快就驶入了城市里,不过并未深入,车子是在城市边缘停下的。
  这里既没有什么高楼,也没有什么车流和行人,显得十分偏僻。
  旁边还有一些未拆除的旧农房——奇怪的是,道路倒是修得挺宽敞的。
  殡仪馆的大门紧闭着,只有一旁的小门开了一条缝,五六十岁的保安大爷捧着一杯热茶坐在门口吹着冷风,那稀疏的雪花似乎根本无法让他感到寒冷。
  殡仪馆的门里门外都种着许多常青树,白雪压弯了它的树枝,但却不能改变它的颜色。
  “到了。”三轮摩托车的车夫停了车,扭头看向车厢里的众人。
  “好。”
  “我来付。”莫文利率先掏出钱来,但却被花银银母亲挡了回去。
  “阿利你就不要客气了。”花银银父亲也笑道,“我们这边人多,理应我们付钱。”
  “那也不是这么算的……”
  “哎呀,那不然你还想怎么算呢?”
  “哈……”
  “外婆他们就在这里吗?”花银银歪着头问道。
  “准确的说应该是太外婆他们。”花银银父亲纠正道。
  “嘛,习惯省略一个字啦。”
  花银银见到自己父亲的父母,是要喊爷爷奶奶的,但见到奶奶的父母,是得喊太外公、太外婆的。
  有时计较这些称呼实在让人头疼,再加上年轻一辈和老一辈几乎不怎么见面,所以大家也经常会出现喊错了的情况。
  这也很正常,或者说大家都习惯了。
  毕竟太爷爷本就非中国人,而且是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并没有什么宗族观念,连带着后代们也对称呼的正确性不太在意,反正叫个差不多的意思就可以了。
  “我们国家的称呼真是太复杂了,像英文一样多好,uncle又可以算是叔叔,又可以算是舅舅……省去好多麻烦了。”莫雪遥嘟嚷着说道,跟着大人们一块儿走进了殡仪馆里。
  她脚踝上的铃铛发出轻微的声响,和人们踩在雪地里的声音相映成趣。
  殡仪馆里分成了一间又一间的小房子,而太爷爷的尸体则被放在最里头的屋子中。
  一路走来,旁边其他的房间里,放的要么是大悲咒,要么是往生咒,又或者请了个道士来做法的、找了神父来送行的……
  通过这些歌声,就可以搞清楚这些人家到底是信仰什么宗教的。
  唯独最里面的这间房间很不一样。
  莫雪遥听到那歌声时,就无比确定这是停放太爷爷尸体的房间了。
  因为这里放的,都是共产国际的歌曲。
  它们都是一群合唱的,恢弘而充满一种向上的力量。
  你能感到其中的坚定,而不会有那种宗教的神神叨叨。
  歌曲中带着的祝福不是希望有来生,也不是希望去了天堂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时能够有幸福的生活——而是有着能够激励他人的力量。
  旁边有国家机构送来的花圈,上面写的是感谢他在中国所做的那么多努力,为建设美好社会而做出的贡献……
  莫雪遥不由地挺直了胸膛,只因为她是太爷爷的后代。
  有谁不为他而感到骄傲呢?
  ……

Daughter’s Heart

Daughter’s Heart

女兒心
Score 7.4
Status: Ongoing Type: Author: Released: 2019 Native Language: Chinese
Year 1999. Ordinary boy. An accident. an operation. Welcome to life as a girl.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Options

not work with dark mode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