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拦路者
生活就像是一首诗。
有的人是古代诗,有的人是打油诗,还有的人是如同把一句话分成好几段的现代诗。
如果要莫雪遥来形容自己的人生,她会觉得那像是打油诗和古诗的结合。
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打油诗那充满世俗的气息更多一些。
正月初五,山村中安静了不少,来来往往的车辆也已然不多了。
莫雪遥家的面包车顶上还覆着几许积雪,即使车旁人来人往,也依旧没有惊动那几只站在车顶上的麻雀。
带来的年货早已被卸下,现在装上去的,则是从外婆家带回杭州的土特产。
有整筐整筐的橘子,也有一个个城里菜场根本买不到的超大南瓜和卷心菜……
腊肉和香肠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
就像是做生意的等价交换一样,来的时候是满载而来,回去的时候也是满载而归。
莫雪遥和李婉言坐在了来时的位置上,车窗摇下来了几许。
窗外围着一群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亲戚朋友们,就连老道士都混在其中。
“常来西哇(常来玩哇)!”
“遥遥,宁得吾伐(认得我吧)?”
土话和普通话混杂在一起,听得莫雪遥有些头痛。
父亲和母亲已经在这里和亲戚们聊了快有半个小时了,面包车抖得莫雪遥那张婴儿肥的小脸直颤,却一直未见往前开过几步。
“好了没啊……”她忍不住催促了好几遍,母亲才好像恋恋不舍似的摆了摆手,向最靠近窗边的亲朋好友们道别。
“好了好了,之后再来了哇……”
“哦,路上小心些哇!”
莫雪遥缓缓地摇上了车窗,表示着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了。
免得还有人通过车窗往里头递些什么东西来。
但就算这样,也依旧没能阻止阿光媳妇递来的那三瓶蜂蜜,还有包成赶忙塞进来的一小包年糕。
“喂喂,放不下了啊!”莫雪遥用力推开他们递来的东西想要拒绝,但那些玩意儿却还是落在了车厢里。
“什么啊,这么空,怎么放不下了,随便哪里塞塞哇!”
“就是嘛,阿光说你小时候特别喜欢他家的蜂蜜哩!”
“那是小时候啦……”莫雪遥有些尴尬,因为以前的时候,曾经为了和他抢那一口蜂蜜,还差点大打出手呢……
不知觉间,大家就都已经长大了。
曾经珍视的东西,现在却已经在心中占不了多大的地位了。
“拜拜!”包成用力的挥了挥手,旁边树枝上的积雪落下来,盖在了他的脑袋上,落在了他那煤炭似的脸上……
面包车开始缓缓的前行。
终于,将所有人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蜿蜒的小路上,如蛇一般的前行。
“呼……”莫雪遥刚开始还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之后却又觉得有些空虚和寂寞了。
因为那热闹终究是离自己远去了,在下一个新年到来之前,或许都碰不上那么热闹的节日了。
年味,是其他节日很难复刻的。
而所谓年味,是鞭炮烟花,还是亲朋齐聚?
其实可能都不是。
越是在平常日子生活得艰苦,在过年时,那年味才越是足。
因为年味大抵不是甜的,而是苦涩的,但又如茶一般,苦中还带着几许回甘。
正因为甜得不尽兴,所以这些许的甜,反倒显得弥足珍贵了。
阴云遍布的天空,好像没有个尽头。
等离外婆家远了,车子开过了那黄沙漫天的土路之后,莫雪遥就又将车窗给摇了下来。
坐在车上无聊的时候,她就喜欢转一转那车窗的把手,摇得次数多了,甚至研究出怎样才能把这手摇车窗摇出电动车窗那种平稳的感觉了。
初五虽然不比初八那样繁忙,但返城的车子却也多了起来。
毕竟很多开店的人,无论是要准备过年后的货品,还是要回城中的家里休息休息,又或者是当天就立马开门……
基本都会选择在这个日子。
更别说还有不少返乡回去的大巴车了。
大路拥堵不堪。
倒也不是说开几步路就会停一下,但也就一直是在慢速行驶而已。
四十码的速度,开得父亲昏昏欲睡。
他抽了一口别人送的软壳中华,整个车厢里顿时充斥着烟味,莫雪遥嫌弃的挥了挥手,把车窗摇下来了一大截:“噫,你抽烟的时候好歹把驾驶座的窗户开一下啊?”
“哈哈,太困了,赶紧抽根烟,不然都要趴在方向盘上睡着咯。”父亲一边说着,一边将头探出了窗外,莫雪遥顺着他望向外头,发现在那阴暗的天空下,闪烁着不少星星点点的火光。
看来有很多人都因为开得太慢而犯困了。
“要不抄近道得了。”莫雪遥随口说道。
“也好……干脆直接走小路,车又少,速度还快点。”
“不好吧。”母亲有些犹豫。
“没事,大过年的,不至于。”
“什么东西啊?”莫雪遥感觉她俩就像是在打哑谜。
趴在她大腿上的酥糖跟着‘喵’了两声,就像是在和她一同发出疑惑似的。
在外婆家待了几天的酥糖,整只猫又胖了一圈,有时看到它,莫雪遥就会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吃太多了……
所以不仅没有在这个春节长胖,甚至还瘦了一点。
然而外婆外公却不知道她和李婉言是为了保持身材,还觉得她是吃不惯这里的菜,这几天变着花样做各种各样的菜来吃,反倒让她俩有些尴尬。
面包车总算是缓缓的驶到了接近入口的地方,父亲尝试向旁边变道了半天,终于碰到个素质高的,或者说是技术菜的,反正总算是拐到了右转车道,又磨了好一会儿,才真正的转了过去。
这条小路虽然狭窄,但却一辆车也没有,空旷到让人有些讶异。
“总不可能就我们知道这条近路吧?”莫雪遥有些好奇地问道,“会不会里面不和大路连通啊?”
“怎么可能,上次过来的时候我在另一边就看到这条路的出口的,肯定是通的,就是里头是村道,估计不大好开。”父亲叼着根烟,语气很轻松,眉头却微皱着,一旁的母亲倾斜了一下身子,好像想问点什么,但终究是什么也没问出口。
一条长长的乡间小路,窗外那不断变换的风景,让莫雪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
李婉言已经尝试在素描板上画了好几张速写,虽说不够精细,但却精准的把握住了应有的韵味。
一路上,只看到对向开来两辆小轿车,后视镜上还挂着红色的彩带,似乎是还刚买来没多久的新车呢。
不远处,已经可以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然后父亲忽然就踩了一个急刹车,让正在发呆的莫雪遥回过头怒目而视:“干嘛啊,突然刹车,差点撞到窗户上了!”
“嘘——”母亲有些忐忑的微微别过头,“遥遥,别说话。”
“什么啊?怎么了?撞上了?”于是她就好奇地抬起头朝前看去。
只见这不远处的乡间土路上,路的正中间摆着三四把座椅,几个老头和老太翘着二郎腿坐着,后头的田边,一些青壮年的男性正拄着锄头抽着烟,看似是在干农活,可注意力却全在这辆带着几许风尘的面包车上。
父亲的车窗摇下,一个老头就眯着眼睛走到了旁边,似乎是觉得他并不面熟,便冷冷的笑了一下。
父亲脸上挤出一个爽朗的笑容,递去了一根香烟:“大伯,怎么回事哇?前面修路?”
大爷旁边的年轻人见父亲的口音像是外地人,便用普通话说道:“这条路是我们村子里出钱修的,要过路,就得先付钱。”
“过路费?”父亲见对方接过了自己递去的烟,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他又拿出一根,递给了那个小伙子。
“对。”
“多少钱?”父亲一副非常配合的模样,也让对方的神情放松了许多,不过同样也因此,而让他们的眼神里多少带上了几许不屑——见面就认怂的家伙,在他们看来,是没什么骨气的。
或许争执个几分,还让他们觉得算个男人呢。
但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对方也没有说什么,只见那个年轻人竖起了五根手指,眉头轻轻一挑:“五百块钱。”
“哈哈哈……不好意思,我没听清?”父亲干笑着又问了一遍。
“五百,过年期间,路难开,这价格不贵,这条路长的很,保你顺畅。”年轻人的另一根眉毛也挑了起来。
父亲一副准备倒车的模样了:“啊……不好意思啊,没带那么多钱,那我们走别的路可以吗?”
“你来的路就是我们的村道,你现在已经走了,还想不付钱?”
“没有没有,我就是问一问。”莫雪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献媚’的父亲,简直就像是电视剧里的太监一样。
可现在那一群隐隐准备围过来的村民们,却让她完全感觉不到丝毫的笑意。
“那我们现在退走,要给多少钱呢?”
“啧。”那年轻人朝地上吐了口痰,像是在表达着自己的极度不屑,竖起的那根手指不是食指,而是中指,“一百!”
“好,好好……呃,便宜点行不?唉,大过年的,回过家一趟了,没啥钱啦。”父亲的表情依旧像是个卑微的‘太监’,但他的语气却依旧平稳无比。
“不行,一分都不能少!”那年轻人立马瞪起了眼睛,朝里头扫了两眼,威胁道,“呵,你家有两个女儿吗?”
“哈哈……”父亲继续大笑着,这次直接递去了一包烟,“小兄弟别着急嘛……”
“要不让你女儿嫁给我们村中的光棍,到时候也算是亲家,便是不用收钱了。”他带着几分恶意的讥讽说道。
天空中的云愈发的阴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