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去之人的能力,法术效果注意针对的是躯体,依靠躯体为媒介有限度影响生命的本质,即为魂质或者灵魂。
蜕生术法术属于二次衍生法术,一次衍生法术为孵化重生法术。
制造这个法术的主要目的为……创造一种全新体修法的适合体质。
目前这个蜕生术已经达到改造这种体质第一层的阶段性成功……
而那个体修法叫做魔力源体修法。
又是一个没听说过的概念。
看着这些不太明白的概念,不少魔女对此都一阵懵圈,毕竟她们以前并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自然无法理解什么意思。
而且在她们固有思维之中…魔力源不是用来施法的吗?
难道现在都已经进化到可以体修了?
……
体修室内。
经过了这么久的一段时间修炼,我对于体修秘典的掌握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这九种分支领域的体术,我基本上都已经尝试过了一番,但是并不是每一项我都能在数天时间内掌握其武道符文。
所以我在体术方面的天赋,也有所偏向。
但这种偏向并不明显,并且在我强大的自觉醒体修的能力面前,更是将这种差距拉的很近。
与其说这是天赋之间的差距,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喜欢与不喜欢的距离。
我有信心将全部的武道符文全部共鸣成功,最迟也会在开学前期达成这个目标。
这个时候。
我再次挥拳,一招最基础的攻击体术“开天破”,伴随着一拳打出,力量凝聚到极致,拳风没有形成以前挥拳带起的劲气,唯有一拳结束,拳头前方的空气仿佛被一股极致的力量压缩了一半发出了恐怖的气爆。
这只是单纯的体术力量,而非一般的体修劲气。
以前的我不知道如何控制自身的力量,所以挥拳都自带劲气特效,但是现在我明白,这不过是对自身力量支配得不完美所导致的。
并且修行开天破,我越是发现这个体术越是没有固定的招式,它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述攻击的发力,躯体的配合,而进行攻击的招式全看攻击的需求,没有攻击的需求那就是最简单的直拳,而有攻击的需求,那么它基本上可以是任何的一种攻击方式。
难怪白姐姐说体修秘典内的体术没有任何的偏向性,大概指的是就是这种特性吧。
毕竟大多数体术都是从摆架势开始的,从最基础的动作就能看出来这种体术的特性与风格等等。
而代价就是想要学习与理解的门槛也更高一些。
但这些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门槛。
随着我继续出拳,动作连贯得好似进行观赏的武术表演,如果每一拳打出之后,没有那炸裂的空气气爆的话,就更像了。
而随着动作的持续,那近乎没有章法的拳法配合着代表速度的“踏影步”体术,此刻的我就好似翻飞的蝴蝶,在硕大的体修室内,甚至有些施展不开的架势。
而渐渐的,两道虚影逐渐浮现,正是体术所共鸣的武道符文。
这两道虚影所代表的是“攻击”与“速度”的体术符文。
而最近我发现两个不同之间的武道符文,如果在施展之中达成完美配合,那么符文便有可能形成“复合符文”!
当然,这只是我学习符文学之后感觉的“有可能”。
所以我一直在验证。
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是我坚定这是可以实现的猜想。
我之所以还没有成功,主要是没有形成体修思维,毕竟我又不是练武奇才,我只是有自觉醒体修作弊器而已。
在法术领域之中,符文之间组成复合符文,只不过需要符文之间特性同调,就可以通过特殊当时进行复合,但是武道符文的“特殊方式”就是共鸣武道符文的方式,也就是体术之间达成完美的配合。
这肯定不是修行体术这么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的事情,对吧?
在再次尝试失败之后,我也叹了口气,没有再继续下去。
其实探索武道符文进行复合的道路,与自生魔力的研究关系不算很大,所以我才这般浅尝辄止。
毕竟在研究的途中发现了有趣的发现,想要去试试的念头属于天性,但是这种尝试只能当做一种调剂,我现在主要的精力并不能浪费在这上面。
专注于目标才是我需要做的事情。
伴随着“武道体修复合符文”尝试的失败,紧接着更加复杂的纹路伴随着体修符文不断的显现。
这是图腾。
图腾的力量,与其说是力量,倒不如说是一种升华。
最初的时候,图腾的力量蔓延到我的体修领域之中,甚至可以加持到我的五感。
或者说这并不是单纯的“加持”,而是一种更为奇妙的“共鸣”方式。
五感感知属于感知途径,属于体修最原始的能力之一,而这也是一种对体修的一种理解。
最初的自觉醒体修没有任何的能力,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躯体之后,便对躯体有了绝对支配。
这既是自觉醒体修的力量“延伸”,也是对自觉醒体修力量的“理解”。
越是对其理解,图腾越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阐释它。
这就好似正常状态下,我理解了“说话”概念,那么图腾所代表的就是说话所带来的“声音大小”、“语言含义”、“表达语气”、“语言情绪”等等概念。
图腾是在这基础上另外一个纬度的衍生,理解为“加持”、“额外力量”等等,都不是图腾的本质表达形式,而是图腾某一角度下的理解形式。
既然图腾的力量影响的是自觉醒体修及其延生力量,而体术可以获得图腾的加持,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体术的力量直接影响到了体修力量的本质,即为生命本质之上的自觉醒体修。
并且我尝试过了,只有共鸣了武道体修符文的体术,才有被图腾“加持”的可能。
所以武道符文就是体修力量与体术之间产生关系的“桥梁”。
所以……理论上,不断的修行体术,本质上这种影响生命本质的体术,可以在自己生命本质之上架构“自觉醒体修”!
但这无疑需要近乎无尽的体术,并且共鸣武道符文来架构这种能力。
难怪先天自觉醒体修被誉为“站在体修道路巅峰”的能力。
自觉醒体修被称作“起点便是所有体修道路终点”的能力……我似乎有些理解了,当初梅学院长和我讲述自觉醒体修这个能力的逆天之处,到底有多么可怕。
而我竟然通过那种方式,近乎巧合的获得了这种能力,而在别人看来,这只不过是“死”了一次而已。
那时候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即便是超凡魔女愿意体验一次死亡,也要去赌一把几乎不可能再次完成的壮举,现在看起来,哪怕几率再低,代价也不过是死亡一次罢了,但是如果成功了……那可是自觉醒体修!
这种付出与回报比率实在是过于吓人,所以这也不怪梅学院长说死亡代价自负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