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信仰与完人体系的关系
在虚空的深处。
“亵渎!这简直就是对信仰的亵渎!”
在见识到了“觐献之晶”这种特殊的存在,并且验证过后,虚空之中,很多地方都发出了这样尖锐的爆鸣声!
他们震惊于信仰竟然还能如此玩弄,又不甘于自己却只能依靠这样。
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形容自己的内心,嘴巴之中脱口而出的便是“亵渎”。
毕竟辩证的去思考问题,并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但是觐献之晶的出现,虚空对于它,却有着出乎预料的包容性。
特别是觐献之晶出自于完人魔女之手的特殊原因,让那些学者们暂且放下了对信仰的偏见,去研究这到底是什么原理。
觐献之晶的根本技艺在于“觐献”这种行为如何将诞生的信仰汇聚。
如果觐献的信仰很容易就能出现,那么寻常社会之中,很容易就能塑造出信仰神明,特别是那些社会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建设度极高的世界,应该分分钟的就能塑造出信仰文明来。
但是现实是这样吗?
并非如此。
如果觐献就能塑造信仰神明,那么“拜金神明”应该是最多的,开一场直播,用金钱代为觐献,一场世界性直播,那就能造神了?
那简直是非分之想。
不仅仅这种形式无法塑造出觐献信仰,就连正常的虔诚信仰都很难出现。
所以那些学者才会说: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想法!
这就好像在洞悉了信仰本质,以高屋建瓴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而诞生的一种特殊技艺。
一步跨出了正常发展式的目光,从更长远的视角倒推出它的存在。
此刻的觐献之晶唯一的不完美就是还是太稚嫩了。
并且可以预见,它只能存在于大量且低端的信仰局面之中。
所以,虚空之中很多势力在得到觐献之晶的样本之后,第一时间便想着去复刻。
这些人可以成功吗?
可以,当然可以!
大家都可以成功!
当然…这只是我的美好幻想。
信仰这种东西的研究对它没有足够的认知,是很难有什么进展的。
觐献之晶的实验已经是最基础的实验了,并且我们还没有对它进行任何防破解的手段。
但是这不意味着谁都能复刻它。
哪怕是最简单的“信仰结晶”,这种东西的存在,都是强大的信仰团体才能有资格玩得起的高端操作。
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觐献之晶,只会更加困难。
那些根本就没有信仰秩序配合的学者,拿什么去研究?
那些只懂得玩弄信仰的伪神、伪伪神,又哪来的能力看懂这些技术?
此刻,虚空很多的局部区域确实被“觐献之晶”的出现而震惊了,但是局势却并没有因为各种猜想式的关系而发生什么大事。
毕竟那些妄想,对于虚空来说还是太极端了。
他们还不至于因为这种事情就去主世界找完人魔女理论去。
可别忘了,主世界现在可是有真正世界之主级别战力的存在,这哪是什么伪神可以碰瓷的?
就仅仅因为信仰?
拜托~这些信仰又没有影响到他们,那个魔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给自己找事做什么呢?
而与此同时。
主世界之中。
我于艾伯特还并不清楚觐献之晶引起的暗流。
我们还在进行着特殊的验证。
验证信仰是完人体系之下的分支。
这件事有多么重要呢?
重要到了这个猜想如果被证实,那么从信仰道路晋升的世界之主,或许可以找到摆脱那个“伪”的可能!
艾伯特同样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接受打乱原本的计划,在这段时间陪我一起疯一会儿。
但凡是涉及到世界之主“可能”的任何操作,都能引起艾伯特的极大包容。
包括这次的猜想与验证,甚至还有觐献之晶等等。
如果证实了猜想,那么完人体系就能又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一条道路将系统性的指导走上信仰完人道路的存在,如何理解信仰,如何支配信仰,如何诞生信仰,如何运用信仰!
甚至在理解信仰的同时,还能有手段瓦解对手到信仰!
那么这样的话,完人体系下的信仰分支,火系可能成为所有信仰神明的克星!
但是这种猜想早就债多不愁了,就连可能颠覆信仰体系的觐献之晶本身都已经出现了,还怕什么呢?
这一日。
接收完那些参与实验的交流者,给我汇报的各种数据。
不得不说,这些交流者在实验方面还是差太多了,大多数据的收集很不规范,还是给他们配合了大知识之种的数据辅助收集之后,才勉强能看。
并且这其中有效数据还很少,毕竟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拿回去之后,是不是在配合我实验都说不准呢。
我也懒得和他们废话。
按照委托任务开始签订的那一份契约,直接终止他们的委托,任务奖励都没有的那种。
没错,我的实验第一阶段确实有保底的结算奖励,但是那也是第一阶段结束,在没有结束之前你违反魔女契约结束委托,一个子也别想拿到。
虽然这对我、对对方似乎都算不得什么,但是能恶心一下还是要恶心一下的。
至于来找我理论的…这些家伙,他们也配?
此刻的艾伯特也简单的扫过这些数据,很明显这些数据并不符合他的预期。
首先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有待验证,其次就是这些实验组的初期表现也很差劲。
数据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准确”描述,以至于很多需要验证的地方,还不能就此下定论。
“把这些数据收起来吧,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也勉强符合我们猜测的预期不是吗?需要时间慢慢磨的实验,也急不来了。”我开口说道。
“说得没错,等我把数据整理一下。”
“那就拜托你了。”
说完之后,我便再一次把精力投放在“猜想验证”之上。
这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在验证这个猜想,而验证的主体,不用怀疑,就是我自己。
初期的实验也没有谁能比我更加合适。
在最初的时候。
我们是从最简单的信仰入手的。
既然信仰诞生于虔诚与信念,那么我便模仿这种状态,打算从完人心感入手。
心感所囊括的东西实在是太过于庞杂,从情绪到欲望,从感觉到亲和…这些诞生于生命的光辉,赋予了生命更加多彩的丰富体验。
所以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心感绝对和信仰有关。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心感与信仰有些关系。
这很好验证,毕竟我本身就有着一股庞大的信仰团体,并且以此诞生了属于自己的信仰秩序。
只不过我从没有去主动的使用这份力量,我对信仰研究最多的概念,竟然是让信仰如何成为力量的媒介,赋予自己的信徒力量。
如果这件事让别的信仰神明知道的,绝对会骂这种行为绝对是本末倒置!
哪有神明是为信徒服务的?
信仰的本质应该是信徒供养神明,而不是神明想着如何把力量分给信徒。
纵然庇护信徒确实是神明该做的事情,但是这种展现神迹的行为本身,就是为了攫取更多的信仰!
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信仰神明”,或者说我从没有把自己当做神明来看待过,信仰之力,我直接暴力编织成为秩序,成为我众多领域之中最不起眼的一份力量。
但是按照罗得里克提供的整合资料,信仰之力本身就是最粗浅的运用,信仰凝聚神力才是正确操作。
而我信仰之力甚至都没有凝聚成神力,就能力大砖飞的塑造信仰秩序,这种操作绝对能亮瞎一群信仰神明。
就连罗得里克在得知了之后,都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这足以见得这件事给罗得里克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其实这在我看来很稀松平常。
它的本质就好像“自生魔力”可以诞生魔力领域,“无限魔力”同样也能诞生魔力领域。
不同的基础,依旧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只是最终呈现的效果有些差别就是了。
在“请教”了罗得里克,获得了神力的高效凝聚法之后,我也逐渐的发现了一件事。
那便是完人心感,可以“支配”信仰之力与神力。
这种支配并不是那种源自于精神力也能驱动的那种“使用”。
而是更深层次,有着“本质”关系到那份联系驱动的“支配力”。
这就是我验证出来的,心感与信仰有关系的结论。
对我来说,我不需要这份理论推导,对完人觉醒来说,“感觉”就是证据,“结果”就是验证。
前沿的开辟是发现未知,理论验证就留给后来者吧。
毕竟从结果推验证过程,也算是前沿开辟的一大特色了。
但是心感只是与信仰之间有着关系,并不代表心感就是塑造信仰的本质。
我探寻信仰,本质上是探索是“生命”的什么与“能量”的什么相结合,成就了信仰。
信仰可以被完人感知所支配,只是在另外一个层面验证了它确实与生命有关罢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我。
结合之前提到的“信仰分化”,信仰也有纯洁与玷污之分。
这也就意味着,信仰的纯洁,会被其他概念所干扰。
最简单的,欲望就能干扰信仰,比如带着贪念的信仰,带着暴虐的信仰,这样的信仰甚至会影响接纳这些信仰之人的心绪。
而情绪同样也会影响信仰,但是不一定会玷污。
比如在绝境之中诞生的希望,是对信仰最极致的显化。
而仅仅是这样,似乎就锚定了信仰的两个“分支”。
情绪干涉信仰的“效率”。
欲望干涉信仰的“纯洁”。
那么以此是否可以推测,心感之中其他的概念,也能对信仰产生不同的影响呢?
比如感觉,再比如亲和……
感觉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对信仰的一种“锚定”,决定了这份信仰我就决定交给你了,这种感觉。
所以感觉干涉信仰的“选择”。
而亲和……这也很抽象。
我知晓超凡元素的亲和,不同种族对不同超凡能量的亲和。
但是信仰也有亲和吗?
可是…如果信仰也有亲和,那么这种亲和所代表的是什么?
决定了一个生命,适合成为神明,还是适合成为信徒?
不过这样想的话,似乎也确实是一个思路。
毕竟有些人自出生便容易信神,也有的人不信神,这似乎就是“信徒”的亲和
而“神明”的亲和,也能找到对应的说法,有些生命诞生之后,容易汇聚信仰,而有的则不适合。
所以亲和干涉信仰的“诞生或接纳”。
它也可能是信徒与神明之间的分化。
换一个角度,这是否意味着,完人觉醒,可以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自由的切换自身的身份,可以成为诞生信仰的信徒,也能成为接纳信仰的神明?
所以,完人心感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也大致的整理出来了:
情绪干涉信仰的“效率”。
欲望干涉信仰的“纯洁”。
感觉干涉信仰的“选择”。
亲和干涉信仰的“诞生或接纳”。
或许心感还包括更多的概念,但是我也不好再一一这样列举出来了。
因为我觉得这样的意义不算太大。
在整理出来这些之后,原本我还想着把这份“结论”推向更高更精简的一种描绘方式。
但是我脑海里忽然冒出来的一个念头,让我放弃了这个想法。
完人心感的描述依旧不准确。
信仰同样也能一定程度上脱离完人心感而诞生。
而这个“特例”也是我一手促成的。
觐献之晶——行为信仰!
这也就意味着信仰的诞生,源自于生命本质更深层次的概念。
这样才能在生命本质之上如此多的表象之上呈现出来。
牵扯情绪与欲望的虔诚,牵扯认知与感觉的信念,还有更加复杂的觐献行为。
如此“混乱”而没有规律的干扰,让我很头疼。
我很清楚这是片面的探索带来的误导,但是想要搞“明白”,片面必然是所有学者的一生之敌。
看来,这一次也不得不使用生命感这种更高层次的感知,来统合生命本质的一切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生命感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它所代表的不再是单纯的“感知”,还有“生命本身”。
这是对自我生命的绝对感知与支配才能诞生的能力。
而我一但动用了生命感来强行验证,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
最终这个答案就算获取了,也只有拥有生命感的我自己才能明白,因为它无法用作解释,别人也无法理解。
这就好像我很清楚:自己没有死,但是别人无法理解,也没有理解,他们只是接受了我没有死这一事实。